教育与“破窗效应”
2019-08-27黄翰玲
黄翰玲
“一所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他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墙上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整个墙面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们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了垃圾之后,人们就会毫不犹疑地在此丢弃垃圾。” 这就是破窗理论描述“破窗效应”,“破窗效应”原属犯罪心理学理论,现如今已被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细枝末节有故事
新学期,教室里有学生书包堆放乱七八糟,班主任如果没有及时纠正并提要求与标准,教室里就会越来越乱,学生习惯与班风就会越来越成问题;上课时,有学生睡觉,老师听之任之,用不了多久,上课睡觉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所以“破窗效应”也是一种趋众心理的体现,是集体无意识行为的衍变和推波助澜。“破窗效应”更多是负面心理的暗示,由此引发一系列负面连锁反应,需要积极应对。
在教育教学中,杜绝“破窗效应”,需要教育者摒弃小问题无须在意的思维定律。首先,要做到眼中有学生,善于发现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细枝末节,细枝末节也有故事;从细小异常端倪中捕捉到问题的源头。莫泊桑说:“极细小的一件事情,既可以成就你,也可以败坏你。”小事不处理,就会导致大问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必须时刻防止破窗行为的发生,并做出应对措施。学生中出现第一个不做作业的行为,不管多忙,也要及时了解原因,问清缘由,并采取相应措施,学生因此势必受到警觉,这种不良学习行为自然就会得到改正。其次,要坚持传播正能量,不让负面现象抬头,这也是杜绝“破窗效应”的关键所在。
“修窗”的自觉性
杜绝“破窗效应”还得有强有力措施,如果教室脏乱不堪,桌上课本与学习用品零乱,课间大声嬉笑打闹、讲脏话等,针对这些只是简单训斥和口头说教,像蜻蜓点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对“破窗”,应做出合理惩罚,促使之得到反思,并对其错误行为给予纠正,从灵魂深处得到触动;同时,教师要及时发现与表扬那些讲秩序、懂规矩的学生,树立榜样,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破窗者受到感染而自觉去“修窗”,养成“修窗”的自觉性。
由此可见,“破窗效应”带给教育的启示,首先,及时修复“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做到“防微杜渐”,学生中出现不良现象,如果视而不见,任其发展,很快就会发展到无法收拾的局面;然后,既然乱班可能是因為没有及时修复“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而形成的,杜绝这个问题,该谁去修复第一个被打破的窗户,该用什么方法去修复,该谁去监督修复,就成为问题的关键。
以班级管理为例,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学生个体成长具有重大作用。在班级管理中,不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有“教育无小事”的认知,谨防“破窗效应”出现。 一次课堂讲话,一次抄作业,一场打闹,都可能产生“破窗”效应。例如,在讲课中,如果遇到有学生讲话,教师不能熟视无睹,而应该停止讲课,看着讲话学生,这时讲话学生一般会因周围的突然安静而有所察觉。反之,如有一个学生课堂讲话得不到制止,其他学生就会认为是得到默许,越来越多的学生会加入课堂讲话之中,违纪者众多;这时,如果老师一人再去面对一群人,教育难度就大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避免“破窗效应”蔓延。
春风化雨的本领
营造积极向上的教育环境,强调的是利用外在环境教育人,因为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作用。一般来说,当进入干净整洁的机场候机厅或五星级酒店,就不会随意吐痰、丢纸屑,这是因为周围良好环境在暗示人们不忍心去破坏;如果走到垃圾场,或是嘈杂脏乱的集贸市场,有些人就会自然地将不要的东西也丢弃其中。“破窗效应”运用于班级管理,能让学生在良好氛围的熏陶下积极转变,当班级拥有诸多荣誉,师生自然会团结共进,处处维护班级荣誉;相反,如果出现脏乱差班级,老师没干劲,学生不学习就成为自然而然的现象。
所以,善于及时发现与纠正学生错误现象应成为教师应有的一项基本功,具有春风化雨的本领;对待问题不要认为只是个别现象,不会影响全局而放任自流;这样,就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一种暗示,各种各样的坏习惯就会接踵而来。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学生总会有缺点,也总会犯错误,不能因为学生某一次“破窗”而放弃了教育与改变,多采用鼓舞与激励的方法及时修复“破窗”行为;作为教师,更应该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寻觅每一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激发学生自信,增强学习动力,让教育的过程成为一道感人的风景。
(作者系广西钦州市浦北县第六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