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仿计

2019-08-27于溟慧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访友老桥榕树

于溟慧

亲爱的小星星,阅读《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2018年第12期,我们收获满满。异彩纷呈的佳作,让我们不由得心向往之。如此好文不可错过,非常值得我们模仿。但模仿有讲究,请听于老师细说端详。

仿写就是依照例文的结构、表现手法、语言、立意方法等写作文的一种写作方式。它不是简单的“临摹”,但小学生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裸仿”,即比着葫芦画瓢,有一学一,有二学二,赤裸裸地“照搬”。

如《山中访友》原文: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水中的那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这是网上对《山中访友》进行的仿写文:

走进校园,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榕树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那棵榕树,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榕树,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门口站了上百年了吧?你像一把撑开的巨伞,让多少人在你身下乘凉。你直着腰,守卫着我们美丽的校园。岁月悠悠,唯有你高大挺拔。

《山中访友》出自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之手,在叙述方式上独具匠心。言出于心,而上文的仿写读来是不是感觉有些可笑?每个人都“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都探访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这不就是填空吗?门换成校园,栀子花换成榕树花,老桥换成榕树,涧水换成门口……这是照搬,这是抄袭!只见“字”,不见“心”,这样的仿写失去了“作文”的意义。

模仿的是形式或方法,内容、感受、理解是自己的,因此要立自己的意,说自己的话。追求“拓仿”,要仿得不着痕迹,仿的只是一种结构、一种角度、一种思路、一种手法、一种体例、一种立意。

如读了《我们班的三剑客》,仿写《我们班的四大“皮蛋”》,完全是另一个班另一批不同特点的人的“江湖故事”了,和原版内容不同,但结构思路是一致的。

再看一位三年级同学对《山中访友》的仿写:

“淘气猫”访友

一早,我们乘车去南阳的“淘气猫”游乐园,一路上,我是多么盼望快点到呀!

嘿,“淘气猫”,你好吗?我的老朋友,这段时间过得怎么样?你是不是又交了许多新朋友啊?

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就是“晃桥”。嘿,“晃桥”,你还记得我吗?我可是从你身上成功走过去的一个小朋友哦。我走上横吊着的木桥,桥像秋千一样一前一后晃得非常厉害,我紧张得腿直哆嗦,双手紧紧抓住两边的绳子,心中默念着:勇往直前!勇往直前!我小心翼翼,盯着脚下,一步两步……“耶!”我成功了!终于走过了“晃桥”。

人称转换上是在模仿。但从自然山林来到游乐园,探访的不是老桥、树林、山泉、飞瀑等自然事物,而是孩子们的一些游乐项目。由景到人和事,写的完全是不同的内容和语言。

拓仿是一种灵感触发:由所读范文拓展开来,“此”和“彼”有着游丝般的联系,存在着一根“仿”线,但写出来的作文与范文完全是两个原作者的版本。

把“阅读的范文”当成灵感的触发,由一个点引发一个灵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经验可以写篇什么作文。这个“触点”,可以是一个标题、一幅图、一个词、一句话,也可以是一种体例,没有任何要求和局限,只要能调取自我体验和积累。

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在第12期中有哪些佳作可以带给我们拓仿的灵感。

P1卷首语《小目标,小确幸》是葵花籽姐姐种下了一个美丽的心愿,并为此而努力,感受到自己每一天坚持的力量带来的小确幸。“小确幸”这个词来自村上春树的《朗格汉岛的午后》一书,意思是微小而确实的幸福,也许只有几秒或者几分钟,的的确确有一种小幸福在你心中升起、流淌、氤氲、漫溢。你一定也有这样的小时刻吧?比如课堂上老师微笑着给你一个赞,同桌在你的笔没墨水的时候给你递过一支钢笔,妈妈做的午餐有你最爱吃的糖醋排骨……每天都有无数的小确幸在悄悄发生,你愿意把它们记录下来吗?那就是一篇你自己的《小确幸》啦!你发现了吗?“小确幸”这个词,就是你的灵感源泉。

P9《过山车·心飞扬》和P11《帆船·挑战》,这两篇作文的题目当中都出现了一个间隔号。它可以成为你的灵感起点吗?也写一篇在题目当中运用间隔号的作文。欣赏一下于老师学校的同学们因间隔号而产生的灵感火花吧。《天池·瀑布·地下森林》写到去天山旅游时三处印象深刻的景点;《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写早春时天气的善变,季节的特点;《夜色·星空·草虫的村落》写中秋夜一家人在田野里赏月,别有一番情趣;《女儿·妈妈·小姨》是写人的哟,在不同的人眼里,同一个人是不同的身份,演绎着不同的角色。

P13《我名字的来历》,哈哈,你看这个题目,你可以原题再次原创哦,完全写一篇自己的《我名字的来历》。

P16《“大富翁”炼成记》,小作者第一次走出家门,挣得自己的第一桶金。你有没有类似的经历呢?触发过去你自己的经历和经验,写成一篇自己的佳作。

P17《忐忑》,每个人可能都有自己特别忐忑的那个时刻,还记得我第一次上台演讲时,心里特别的紧张,脸紧绷着,挤不出笑容,嘴上虽然在演讲,腿却悄悄在发抖。如果我把这段经历写成作文的话,那我就命题为“抖音”。哈哈,是不是特别有趣?你的那个忐忑时刻,是因为什么?当时心里在想什么?写下来不就是一篇自己的“忐忑”吗?

P20《家有一狗》,你可以仿写《家有一宝》《家有一老》《家有一师》。

P21《你是什么“座”》,你可以仿写关于性格和星座的作文,自己、同学、一组人、你和老师等都可以呀。

P22《校园无处不“飞花”》,你的校园里在刮着什么样的流行风?《校园处处在“奔跑”》写同学们课间的“奔跑吧,兄弟”游戏;《校园无处不“秋叶”》可以写学校的秋叶狂欢节那难忘的场景。

P23《“抖”起来的班级》,你们班有没有因为流行的“抖音”而引发的妙趣呢?这不就是灵感吗?

P29《驾花咒》,看到第12期封面的时候,于老师就被骑着一枝玫瑰花的小女孩所吸引了,原来就是那篇《驾花咒》啊!太有创意了!如果你能拥有一个神奇的咒语,那会是什么咒呢?能带来什么独特的体验呢?有点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你的大作啦!

P29《行走的表情包》,你们班有没有这样的角色?写出来可以和原作者比拼一下喽!

按照于老师指导的思路,你们是不是可以收获一大批佳作啦?小星星们現在一定懂得了仿写的意义吧?不是临摹,不是照搬,不是抄袭,不是拓印,是拓仿!是灵感的触发,是技法的迁移,是创意的碰撞,是不服气的PK!

这样的拓仿,范文与“仿文”相去甚远,完全是自己的新作。只是我们可能一时没有想到把它写出来,读到范文的时候触到了自己的一些体验和感受,把原本存在过的、经历过的写出来。

学写作文如学书法。学习书法有描红、映摹、移临、对临和背临等临帖的方法,如果初学书法的人不从临摹入手,自己一开始就独创,困难很大。但一直临摹的人必定无法在书法上登峰造极。学写作文都少不了仿写,但仿出“自己”,仿出“个性”,由仿到创,终成“独我”才好。

猜你喜欢

访友老桥榕树
城①西访友人别墅
榕树街121号
乌鸦的警告
老桥
榕树的美髯
榕树
吕居荣
王安石诗谜
胡汉华
榕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