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生学习数学不良习惯的成因和矫正

2019-08-27倪明昌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9期
关键词:不良习惯错题运算

倪明昌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我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数学时,由学习知识到运用知识、由练习巩固到检测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许多不良习惯,这些不良习惯的形成和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数学学习,阻碍了学生数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应帮助学生尽快分析其原因,找出矫正及防范对策,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一丝不苟、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思想等习惯。以下是学生学习数学时的一些常见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及矫正对策。

一、学习新知过程中的三种不良习惯

1.公式死记硬背,忽视推导理解

我们知道,数学公式重在理解,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才得心应手,小学生却认识不到这一点。第一,认为只要记住公式就万事大吉,忽视公式的推导过程,即理解公式,造成运用公式困难,遗忘也快的原因;第二,只注重表现感知,不追求深化理解,这是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根本原因。如学习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只背公式不理解公式间的相互推导,将会造成公式混淆,公式中除以2的部分常常忘记,或者张冠李戴,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要改变这一不良习惯,教师应从公式之间的联系对学生加以引导,重视公式的形成过程。

2.概念一知半解,条件模糊不清

数学概念的特点是条件与结论之间紧密相联,不注意条件的掌握,常常形成错误的概念。学生这一不良习惯的形成,是由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简单、片面,掌握知识不准确,特别缺乏对“限制条件”,“隐含条件”的正确认知。比如: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往往忽略了“平均分”造成概念错误判断。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数学概念的结构及数学条件的认识,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概念的准确表述。

3.学一点丢一点,首尾不顾

学生由于学习负担和压力大,往往对已学过的知识因没有及时复习和巩固而遗忘,缺少对知识加深理解的过程,这是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不良习惯,尤其中低年级学更加明显,教师在这个环节上除了正常的复习课和练习课外,还应使学生明白温故而知新的道理,提醒学生适度的检查也很必要。

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三种不良习惯

1.解题书写不规范,简单完成了事

有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书写潦草,常常抄错题,点错小数点也时常发生。另外,平时学习中一些不规范表述的影响,加之对自己要求不严,导致作业和检测中出现明显的书写格式不规范和自由化,如字母乱写,徒手画几何图形,作答只图简略等,简单完成了事。要改变这一不良习惯,教师应该加强推理规范化训练,对作业和检测中不规范的问题及时批评纠正,教师在常规教学中也应做好表率。

2.运算求速不求准,失误太多成灾

数学离不开计算,运算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然而,相当大部分学生不具备这种能力。如学生常常看题而不是算题,自以为能看出得数,特别是一些口算能力差的学生也不用笔算,往往得数错误成灾。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计算能力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也有些教师只讲题而不算题,重分析轻运算,也影响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运算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彻底改变看题不算题的思想,形成运算习惯;其次,应加强运算的定时训练,教师做好示范,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好的运算习惯,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3.遇新遇难不动脑,缺乏探索精神

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除了把握一些经典题型的方法外,还需要在长时间实践中进行探索。新的问题自始至终无处不有,大部分学生怕困难过分依赖教师,依赖现在答案,甚至个别基础差的学生抄袭他人作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积极钻研的习惯,这是造成学习中学生解决新问题能力差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过细的教学方法,缺少对学生探索新问题的引导,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这也是造成这一不良习惯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该放心学生,放手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积极钻研,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面对新问题时有足够的信心,相信经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能够解决,现在倡导的是先做后讲的教学思想,这对培养的探索精神大有益处。

三、练习巩固中的三种不良习惯

1.以题海代替理解,事倍功半

学好數学需要一定量的巩固练习。但只练不想不思不总结,未必有好的结果。学生由于受到认知方法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往往只会埋头做题,不会思考总结,虽然做了大量的习题,以前所学的知识也不一定记住,不一定能全面掌握书中的要求。另外,有的教师和家长也大搞题海战术,特别临近期末时,各种习题集、测试卷一股脑儿加在学生作业量上,这不仅对学生是一个误导,也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复习中的练习应加强学生的针对性练习,引导学生分析做题用到的知识和方法。

2.知识零散不系统,顾此失彼

数学知识联系紧密、系统性和逻辑性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了单一知识的掌握,缺乏对知识相互联系系统性的认识,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认识肤浅、综合运用能力差。

3.屡做屡错不总结,痛心疾首

发现错误,纠正错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犯同样的错误,也是复习中的重要环节。部分学生对教师批改的作业,常停留在√和×或者等,对检测就只问津得分的多少 ,从不关心或很少关心哪些题错了、为什么错了。教师批改作业走马观花,忽略了对作业的讲评,也造成了学生不良习惯的形成。因此,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及时改正以前的错题,并分析总结错误的原因,及时在纠错本上改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纠错能力,又减少以后再错的可能。

以上是学生学习数学时自觉或不自觉存在的不良习惯。要改变这些不良习惯,教师应该因人而异,针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错题加以引导。另外,教师本身要做好表率,只有师生共同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猜你喜欢

不良习惯错题运算
养蚕消毒防病的不良习惯及应对
重视运算与推理,解决数列求和题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有趣的运算
警惕伤肾的不良习惯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饭后不良习惯有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