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2019-08-27黄志峰

世界家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自主探索实效性

黄志峰

摘要:教育要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创新,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秩序,提倡多元化包容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采用相应的合理教學模式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增强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不断激发起学习兴趣。

关键词:平等和谐;多元包容;实效性;自主探索

创新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新课程教学中我们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己任,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是创新落实到教学的始终。实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发学生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使学生具有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相关素质与能力。

我们面对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性的个性品质的现实,反思我们的教学中,过于注重对知识的接收而忽视对知识的转化;过于注重物理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学生个体内在潜能的开发;过于注重传统理论知识的建立而忽视实践活动的参与;过于注重思维的敏捷性而忽视思维的深刻性。由于传统教学强调掌握知识的系统性,重继承、模仿而缺乏对新知识进行质疑和批判、继承的能力。改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模式,我们应该做到。

1 积极营造创新的教育教学环境

教师要在教学中鼓励创新,营造允许失败的教育民主氛围,创设轻松活泼的,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教学环境。

1.1 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秩序

师生关系是实施教育的基础,是教育环境的集中反映。老师应当首先转换“师道尊严”的传统心态,尊重和平等的对待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完成教学任务。其次,教师要由教育的操纵者、主宰者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激发者和指导者;学生则由信息的接受者转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和信息的处理者。

1.2 提倡多元化包容的课堂氛围

首先要淡化课本权威和教师权威,鼓励学生自由思考,自主发现,培养学生质疑提问和批评争议的习惯;其次要克服思维的求同性,鼓励个性的独创,允许思维多元化的合理存在,宽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培养敢为人先的勇气。

2 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教育教学中我们要强发展、突出能力,学习知识、突出结构,教会学习、授以方法。课堂教学模式由原来的“接受--理解--巩固--解题”转变为“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和现代化”的新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在启发下接受、在活动中探究;重视学科渗透、重视情感体验,培养创新意识;在合作中学习,在交流中分享,在互动中深化;面向社会学习,重视整合方法,培养问题意识。

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绝不是培养物理学家,而是要培养学生终身探究科学的兴趣和愿望,为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必要的保障,所以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采用相应的合理教学模式来提高物理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压强”概念教学中采用“演示试验—归纳”模式;在“胡克定律”规律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模式;在“牛顿第三定律”习题教学中采用“讨论--引导”模式等。教学中既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又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同时,课堂教学不是面对一个人的教学,而是面向全班同学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注意到个体差异,例如:在“加速度”习题教学中采用“竞赛--讨论”的模式;在“求解浮力”复习课中采用“目标掌握--复习”的模式等,就是为了面向全体学生,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他们都在不断向前发展变化,都能拥有成功的喜悦和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

3 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尽可能的增加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量,不断激发起学习兴趣。

要善于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小组内相互讨论、启发、评价,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教学中要善于抓住一切机会,组织开放式讨论和辩论会讨论的话题,用新颖别致引起学生的共鸣。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和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启发学生方位、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强化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以自己的感染力去影响学生,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主体,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应注重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大胆肯定,及时表扬,委婉指出不足,不伤及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4 以实验教学为抓手,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

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角度看,必须充分利用物理实验教学,具体做法有:

(1)增加学生动手机会,把一部分简单易行的演示实验下放给学生作为随堂实验独立完成。

(2)把一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

(3)把实验教学扩展到课外,不局限于课本儿要求。

(4)在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中,增加物理实验的内容。

物理学科的实验教学决不是只让学生学会做几个实验和学会一些简单的仪器使用方法,或者加深一下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领会方法、体验过程,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充分体现物理实验对于创新教育培养的独特作用。

总之,新课程理念倡导多元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激活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实现学生真正自主学习,进而获得主动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管生.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7(04).

[2] 冯蕊娟.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与能力[J].好家长,2017(56).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自主探索实效性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让数学课堂成为探索能力的训练场
创新教育发现数学——以小学数学为例
有效创设数学情境促进幼儿自主探索的研究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