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关于如何提高体育考生升学率的研究

2019-08-27刘桥科

世界家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升学率高中体育

刘桥科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伴随着师范类院校、体育院校的不断扩招,为我国储备了大量的体育人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普通高中的升学率。然就目前而言,我国普通高中体育考生文化成绩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受到体育专业训练时间较短、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训练经费投入不多等因素的影响,严重降低了我国体育考生的升学率。为了进一步加强研究,本论文以十所高中体育考生为研究对象,并利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数据统计等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体育;考生;升学率

在学校教育中,“德、智、体”三方面缺一不可,智育做的不到位,学生可能成为废品;德育做好不到位,学生可能成为危险品;体育做不好,学成更可能成为残次品。可以说,体育已经成为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当前新的形势下,随着师范类院校、体院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和扩招,体育考生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考生群体。体育考生的升学率也逐渐成为普通高中升学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 体育考生升学率研究目的分析

在所有的普通高中中,体育生的升学率尤为重要,直接影响了学校的总升学率。根据以往的调查资料显示:每年约有50%-60%左右的体育考生,因为文化成绩不达标而落榜。也有一部分体育考生,因为专业水平不达标而被大学所拒绝。

导致体育考生升学率低的因素归结起来,可分为两方面:

1.1 文化课成绩较差

根据以往的调查资料显示:在所有的体育考生中,约有八成左右的学生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单纯地通过文化课考试,无法进入到大学中进一步学习。因此,这一个特殊的群体,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进入到理想的大学学习,不得不选择体育高考。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体育考生的文化课成绩相对较差,且基础薄弱,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困难重重。另一方面,体育考生在接受文化课学习的同时,还必须要接受学校的专业训练,在这种双重训练压力下,体育考生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1.2 专业技能不达标

一部分高中在对体育生进行专业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还存在明显不足之处。本人结合所调查的十所高中体育考生训练的现状发现,在100米训练、立定跳远、铅球、专项等四项训练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

100米训练中,发现对训练过程中的各个技术环节重视程度不够,其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如:起跑器使用程度较低、重点冲刺技术不到位等;立定跳远中,学生的专项弹跳、力量不足,以及相关跳的技术和能力不足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考试成绩;在铅球中,约有超一半的考生分数低于平均值,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技术不到位、身体各个位置的力量训练和方法不正确、专项训练紧密结合比例有误等;专项项目技术性较强、对考生身体素质要求相对较高,以至于考生在训练过程中,积极性较低,成绩难以提高。

2 体育考生升学率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针对体育考生升学率低的因素,将自己所在城市的十所高中的体育考生,以及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

2.2 研究方法

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本人采取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教师访谈、数据统计等方法。

2.3 文献资料

为了更好地进行研究,本人特意在查阅了与该研究项目相关的书籍、科研论文,并访问了相关的网站,一共查阅了将近30篇文章,并对所有文献中所涉及的资料进行了整理,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依据,并未其做了一定的参考。

2.4 问卷调查

本人所在城市的十所高中的体育考生、体育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分为教师问卷调查、学生调查问卷两种形式,并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电子问卷调查两种方式,共发放调查问卷845份,收回有效问卷800份,有效问卷率为94.67%,可以真实反映调查问卷的主题,该问卷研究结果具有研究价值。

2.5 教师访谈

结合本次研究的需求,本人对十所高中体育考生,以及体育教师进行了相关的访谈工作,并将访谈的内容进行整理、记录。

2.6 数据统计

将所有研究数据输入到Excel软件中,进行统计分类,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

3 体育考生升学率低研究结果

3.1 广东省体育高考和体育考试教学分析

根据十所高中体育考生人数调查结果显示: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广东省体育考生数量出现了逐年递增的趋势,但体育考生的质量却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这种不平衡的现象,给高中体育考生的训练和教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接影响了体育高升的升学率。

3.2 十所高中体育考生文化成绩不佳

根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20份学生调查问卷中,约有336名学生的文化课成绩处于中下等,约占46.67%;约有355名学生的文化成绩徘徊于及格线左右,约占49.31;仅有29名学生文化课成绩处于80分左右,约占4.03%;

3.3 十所高中体育考生训练不科学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十所学校中,几乎所有的管理者都将体育考生训练直接交由给体育教师,由学校的体育教师单独操办,学校的请他部门并未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根据720名体育考生调查结果显示:有422名学生表示未经过教师系统化的训练,约占58.61%;仅有298名体育考生表示经过系统化训练,仅占41.39%。这种不科学、不系统的训练方式,直接影响了体育考生的升学率。

3.4 十所高中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状态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720名体育考生中,仅有46.53%(335/720)表示考前心理状态良好,多数体育考生表示考前心理状态十分紧张,对考试没有信心。

4 体育考生升学率低研究结果分析和相关建议

4.1 结果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导致中学体育考生升学率低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体育考生数量与质量不成正比

根据目前体育考生数量多、质量差的不平衡现状。导致体育考生数量增多的众多因素中,多数体育考生是为了升学,而非兴趣和爱好。同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考生的质量。

另一方面,一部分体育考生在训练的过程中,没有注重营养的加强,以至于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了体力不支、营养跟不上等现象,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考生的升学率。

第二、体育考生文化成绩较差

对于体育考生来说,文化课成绩至关重要,只有体育、文化课双上线才能被录取。但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体育考生文化课成绩不佳,一少部分体育考生成绩根本不达标,一部分体育考生则在及格线徘徊。从而严重影响了体育考生的升学率。

导致体育考生文化成绩差的因素主要有:一、基础知识薄弱。多数体育考生文化课知识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随着高中知识的学习,体育考生出现了文化衔接断层,使其感到文化课越来越差,甚至出现厌恶学习、害怕学习的现象;二、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体育考生都存在学习习惯不良好的现状,经常出现学生在课堂上看课外书、玩手机的现象;三、教师教学方式不当。体育考生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一直遵循落后的教学观念,且方式陈旧老套,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高中体育考生训练方式有误

对体育考生进行科学、系统化训练,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训练结果,提升体育考生的升学率。但根据目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高中体育教师在对体育考生进行训练的过程中,并未制定一定科学的、系统的和针对性的训练计划,直接影响了体育考生的训练结果。并且在具体的训练过程中,训练方法缺乏一定的趣味性,以至于学生在训练中产生疲惫、抵触等情绪,影响了训练效果和考生的升学率。

同时,学校在训练体育考生的过程中,由于学校相关部门的缺失,造成了体育教师单打独斗的训练方式。这就使得体育教师在训练的过程中,出现训练内容不确定、工作态度消极怠慢的现象,从而影响了体育考生的升学率。

第四、体育考生考前心理状态不佳

在研究中发现,大多数体育考生在考前没有信心,或者信心不足,在这种状态的影响下,学生常常出现情绪低落、反应迟钝、动作怠慢、意志消沉等情绪,严重的学生还会产生弃考的念头。

4.2 建议参考

第一、不断提高体育考生的质量

体育考生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其升学率。随着体育考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必须要不断提升体育考生的质量。首先,培养体育考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对有体育运动天赋的学生进行深挖掘,充分发挥其体育潜力,以有效增加体育考生升学率;其次,加强体育考生的后期营养支持,不断提高体育考生的身体素质和质量,进一步提高体育考生的升学率;最后,还要提高学生坚强的意志力,以促使学生能够周而复始、反复进行枯燥的训练。

第二、提高体育考生文化课成绩。

针对体育考生文化课成绩不佳的现状,应从以下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以提高其升学率。

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立足于教材,还要在此基础上将其与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同时,还要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吸引学生,提高体育考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知道体育考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养成课前准备、课中配合、课后复习的习惯,并培养体育考生自主学习能力;最后,根据最近的教育政策,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教师在具体教学活动中,要以最新的体育生高考信息作为标准,对陈旧、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并在新的观念下,及时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

第三、对体育考生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并加强训练管理。

针对目前体育考生体育训练的现状,必须要根据体育考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水平,进行系统化、科学化的训练计划,并将训练计划与训练目标有机结合到一起,并紧紧围绕训练目标,安排训练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引领学生根据所制定的训练计划,明确每个训练阶段所应达到的目标。同时,在具体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佳的训练方法,通过亲自示范、团队训练等方式,指导学生进行体育训练,以有效提高体育考生的升学率。

另一方面,学校其他部门还应积极参与到体育考生的训练管理中,成立校、年纪管理人员、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在内的体育训练管理团队,明确体育教师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管理人团队成员应明确自己的职业和分工,共同和协助管理,以进一步提高体育考生的升学率。

第四、加强体育考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针对体育考生心理状态不佳的现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体育考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一方面,强化平时训练,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指导血生化采用心理暗示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并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整至最佳的状态;另一方面,采用高考模拟训练,尤其是针对高考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和情况,从而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本人通过十所高中体育考生的调查,详细分析了目前体育考生升学率低的现状,对体育考生升学率低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彤.开封市体育高考生学训现状调查研究[D].河南大学,2016.

[2] 孔令锐.山东省德州市普通高中体育高考学生现状与对策研究[D].延安大学,2013.

[3] 王晓雨.吉林省扶余第一中学体育类考生升学率变化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

[4] 庸焕刚,孟凡江.浅谈如何提高普体考生的升学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2(S5).

(作者單位: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升学率高中体育
基于ARIMA模型对我国升学率的研究
我们的“体育梦”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实现升学率与素质教育的辩证统一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