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及有效途径分析

2019-08-27贺浩宁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进行阐述,从关注力度不深入、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方式不合理等方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滲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作用;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在新课标提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根据当前新课标改革要求,重视对学生素质修养的建设、爱国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人格,完善学生价值理念和人生观。为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如果仅仅采用说教方式将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需要采取对学生更具吸引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把德育教学贯彻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从而引导教学育人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作用

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在当前小学教学工作中,小学德育教学没有得到教师的高度关注,并且在教育活动中所处的位置不高。因为教师和家长把重心放置在提升学生学习成绩方面,使得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会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使得德育教学理念在小学教育活动中的渗透不深入,应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学生情感、价值理念的重要因素,承载着引导学生树立良好思想意识和得到素养的重要使命,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思想贯彻其中,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让学生能够综合发展。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存在的问题

(一)关注力度不深入

在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家长以及教师,都过于关注学生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成绩的提高。即便素质教育已经推行有一段时间,但是在大部分人员的眼中,合格率以及升学率是衡量一个学校教学情况以及师资力量的重要标准。所以,大部分学校为了能够广收生源,在学生招收过程中,过于注重学生学习情况,而忽略学生德育教育。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学校在开展德育教学活动之后,过少地关注德育教学效果,针对小学行为是否合理和规范,以及学生综合素养和水平是否实现提高,还有学生价值理念是否得到科学树立,教师都没有给予高度关注。

(三)教学方式不合理

在小学义务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激发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并把德育教学理念贯彻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可以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掌握充足的专业知识,还能在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然而,当前教师过于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升,采用的教学方式比较滞后,无法迎合当前学生学习需求,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力,最终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

(一)注重创设情境,渗透德育实践教学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特性在于艺术形象鲜明,教师不单单以说教为主,或者采用知识灌输方式,而是通过创建对应的教学情境,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德育教学。在此过程中,小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营造迎合教学需求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秋天的图画》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在上课之前安排学生采集一些关于秋天方面的图片或者视频。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收集的图片或者视频,让学生进行介绍,这样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性,同时也能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意识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一同到游乐园或者植物园进行观察,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领悟大自然的魅力,加深对教学内容的了解,让整个教学更具灵活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道德能力和素养。

(二)深度挖掘教材,渗透德育实践教学

小学语文材料编写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德育方面的内容,教师需要认真钻研教学材料,在确保学生掌握教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研读和分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意识,从而实现对学生德育素养的培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例如,在进行《纸船和风筝》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安排学生小组学习,让学生准备一些手工工具和材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纸船和风筝的制作。在此过程中,即便一些学生制作的作品不是很理想,但是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能够在制作过程中感受快乐,同时还能加深学生对合作意义的了解,明白团队力量远远大于个人力量。通过挖掘教材,把德育理念渗透其中,将德育作用充分发挥,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受到德育熏陶,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格。

(三)结合实践活动,渗透德育实践教学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安排学生参与一些和语文有关的课外活动,通过实践学习,扩展学生眼界,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将育人教育目标顺利落实。只有学生亲身感受和经历,才能明确文化的意义和魅力,便于抵触和消除滞后及腐朽文化,真正把德育理念贯彻到每个学生的脑海中。教师在此环节中,能够根据语文教学内容选择对应的文章或者阅读材料,通过组织学生阅读文章,安排选择小组竞赛,在比赛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并让其感受知识的价值。通过开展类似的活动,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让自身能力充分得到培养,将小学语文中的育人目标顺利落实。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活动的实操性,并且综合思考小学各个年级的层次性,在一些基础年级中,采取播放、录音等方式,利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德育教育。对于高年级学生,则通过开展红歌比赛、革命诗词朗诵等,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实现德育教育,将德育理念贯彻到每一个环节中。

(四)注意言传身教的影响,在生活作风中渗透德育

行为影响通常高于语言影响,所以,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身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贯彻小学德育教学。教师是小学阶段学生在学校接触最频繁的人,教师在道德素养上存在问题,必将会给学生德育形成带来直接影响。所以,教师需要以身作则,深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细节方面,将“尊老爱幼”“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品德渗透到实际生活中,利用自身行动感染学生,提升小学语文德育渗透教学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把德育教学理念贯彻其中,对小学今后发展有着直接影响。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并做好德育渗透工作,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方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把德育理念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将小学语文育人目标顺利实现,引导学生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同语,杨增宏.语文课堂评价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7(2).

作者简介:贺浩宁,1970年生,大专,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教育。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有效途径小学语文教学
对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探讨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