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和方法探讨

2019-08-27沙瑞金

世界家苑 2019年7期
关键词:途径与方法资源开发农村小学

沙瑞金

摘要: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思维启迪、能力发展以及素养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学生与世界建立联系的良好途径。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于多元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探寻多样化课程资源获取途径,对有利于学生科学意识养成、科学能力发展以及素养提升的关键教学资源展开深入的开发与教学应用,以全面强化学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与科学文化素养。而这一点对于小学低段学生的科学探索而言尤为重要,低年级学段是学生科学意识养成与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教师要抓住这一教学契机,积极开发与整合课程资源对学生加强教育指导。

关键词:农村小学;科学学科;低年级学段;资源开发;途径与方法

在农村小学的低年级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通过课程资源的有力开发与应用来提升教学质量,需要保证开发的全面性与多元性特性。综合考量农村小学现有的教学条件与设施,教师主要可以从实验室与信息网络资源、家庭实际生活资源与大自然原生态资源等多个方向展开积极的探索,引导学生有效从各类资源中获取关键知识点与内容,以强化其知识吸收效果,全面提升其科学素养能力水平。

1 开发实验室与信息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科学视野与认知

在农村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中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开发,教师首先可从学校这个学生最为熟知的环境入手,展开有力开发。结合低年级科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内容,教师可以向上级反馈为学生准备一些简化的自然实验室,让其能够在课业学习之余,通过在实验室中进行自行操作将理论知识加以实践应用,以此强化知识吸收效率。这样的硬件资源开发方式能够深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其深刻领悟到科学实验的原理。此外便是信息网络资源的开发,教师还可向上级反映为学生提供网络教室、图书室这样的宽广教学资源库,方便学生及时查阅与探索,以此促使学生自主去寻找科学的答案,有力激发其科学探究意识。

比如在学习完三年级教材《地球上的水》这一课内容后,倘若学生的课堂学习无法将知识点进行完全的内化与吸收,而对于其遗留的诸多有关科学自然的疑问,教师便可让其通过图书阅览室或者网络教室展开自主的搜索与探究。以这种方式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以更为直观的方式了解在自然界中水资源的分布,认知到世界各地的淡水资源情况,以此拓宽其认知视野,并提升其节约用水的科学意识。这种硬件资源的开发更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科学视野,让其自己寻求答案,那么他们对于水资源这些话题的认知便会超越话题本身,使其通过更为多样的资源了解,提升科学素养意识。

2 引导学生开发家庭生活资源,有效提升其科学思维与意识

有关低年级科学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路径,教师还可将学生的眼光转移于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根据课程内容的学习从家庭实际生活中开发和利用相关资源,以此培养其科学意识并发展其科学思维,全力为课程教学做好延伸与补充。学生家庭生活中拥有着多项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器件与物品,而在这些器件与物品上,教师可加以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便能使其发现其中所体现出的科学知识。此外,根据这种资源开发放方式,教师还可让学生将已掌握的科学知识进行实践与操作,以深化知识内化效率。

比如在学习完三年级教材《纺织材料》之后,为了深切贴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点与内容的巩固,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家庭资源展开深度的开发与利用,加以操作与实践。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认知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材料,包括棉、丝、毛和人造纤维等,同时还要求其了解这些不同材料的区别、特点和用途。针对这些内容,学生在教师的课程讲解后便会有一定的了解与认知。那么为了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便可为其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家里的一些旧衣服与新衣服整理在一起,并结合所学知识向父母说明每种衣服的构成材料、每种材料的优点与特性以及这种材料的其他用途等内容。以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从家庭生活物品中发现科学知识,并将课堂上所學到的科学知识点加以实践与应用,使其在向他人普及科学内容的同时深化自身科学意识,实现科学思维与素养的全面性提升。

3 积极开发大自然原生态资源,全面强化学生课程学习效果

对于低段学生的科学课程学习来讲,教师要注重对其科学意识的深化以及科学探索兴趣的激发,以此为重要衡量因素展开科学教学资源的路径探索。基于此种思想,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视线转移于大自然中,让学生能够依据农村地大物博的原生态资源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索,以此降低学生的课程学习难度,拓宽其科学认知视野并加强其科学实践与操作能力。

教师带领学生走向大自然进行科学资源的合理开发,可以有效锻炼其科学思维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其他层面的学科能力。以三年级教材《肥沃的土壤》这课教学为例,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避免课本教材的单一化特点带给学生的思维局限,教师可将其带领到农村的大自然原生态环境中展开资源的开发,以更为实践性的方式教授课程内容。例如教师可以目标“探索土壤”带领学生去往室外,指导其进行土层的采集;此外还需依照课本的内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工具,具体带领他们到花圃、树丛或菜地中进行自然资源的采集。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叮嘱学生挖掘的土层中尽量包含到一些细小的昆虫或植物,方便其进行科学观察与探究。之后教师便可展开一系列的教学讲解,指导学生将土层打造成实验的原生态器材,对其进行良好的培育,并定期进行观察,以此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土壤的构成及其内部不同微生物的生活状态。通过此种原生态资源的开发更有助于学生学以致用,强化其知识掌握效率,深化其科学观察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等多元学科关键能力。

4 总结

总的来说,有关农村小学低年级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路径,教师可以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家庭资源与大自然原生态资源等多个方面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探索,同时在此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指导,让其以更为优化的方式对多样课程资源展开学习、探究、内化与反思,以此强化其知识掌握效果与学科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 闫美玲.小学科学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

[2] 吕寒芳.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科普童话,2016.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途径与方法资源开发农村小学
论应用型高校大学生提升职业素养的途径
数字媒体技术介入地方性博物馆资源开发讨论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河南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课程教学中传播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