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使初中学生作文深入立意

2019-08-27罗海萍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学生有效策略

【摘要】初中学生在中学阶段语文课程的学习中,最害怕的就是写作文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学生们没有抓住作文的立意,并且对立意的理解不透彻。初中语文的写作作文质量的好坏,都在于学生的立意是否明确以及是否新颖独特。为了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水平,初中语文教师要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新颖的作文素材以及最新的新闻趣事。培养学生的作文立意是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可以操之过急,多注重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角度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学生;作文立意;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作文在初中语文科目的分值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如果学生写好作文,那么语文成绩也自然是名列前茅。但是初中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确实是不高。这与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关系。初中学生如果能在初中语文阶段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语文写作基础,那么应对中考和高考的考试自然也是不费吹灰之力了。所以初中学生一定要把握好初中阶段写作能力的锻炼机会。本文针对初中学生普遍的写作能力差的话题,探究了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写作立意更加深入的措施。

一、初中写作作文立意深入创新的必要性

提高初中生语文写作的能力一直是语文教师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在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结果显示看来,初中的写作教学的效果并没有很大影响。学生在面对写作作文的任务时,并没有相当大的兴趣和积极性,甚至有些学生十分厌倦写作。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写作质量水平自然就不高了,作文内容千篇一律、写作手法生搬硬套,没有任何价值与意义。

学生往往会被写作范文和一些优秀范文的例子限制了思维。在进行模仿时,脑海里总是浮现出范文中的例子和思维,学生进而根据范文寻找自己相同的经历,再换个句子或者顺序进行陈述。这样的作文自然也就没有了新颖的想法,也无法凸显出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反而思维和创造力被束缚了。从现阶段初中生的写作作文中能够看出学生在写作时没有投入过多的精力与时间去琢磨作文立意。从作文的内容反映出了学生的应付心理,许多的作文内容涉及举例、引用的手法时反而能够看出学生是在自编自造,没有真实情感的流露,文章充满了夸张与死板。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也失去了耐心与认真,没有对学生的作文进行逻辑、手法、立意等方面的思考与指正,批改时仅仅是挑出个别学生的应付和实在看不下去的作文进行批评。这种方式根本不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任何的提高。久而久之,学生发现了教师的这种行为,反而会有更多的应付行为与想法,对写作文失去了期待与兴趣。教师的这种行为更应该得到批评与惩罚。教师不能首先对学生产生应付与放弃的心理,要时刻保持认真严谨的态度,对学生一视同仁。

学生作文缺乏立意,教师就要针对这个方面深入研究。务必让学生认识到写作作文有立意的重要性,有了立意还要再进一步创新立意。所谓立意,就是要学生的作文能够有灵魂,文章的内容不能东拉西扯,杂乱无序,在此基础上又能够突出学生的逻辑思维与作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与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让学生误会立意的重要性与作用,写作手法、内容新颖和立意是不同的,不能让学生混淆对这三者的归类。教师不可以过多地注重学生写作内容的新颖和写作手法的应用,更不能让学生产生作文就是要独特、标新立异的想法。提高学生写作作文立意的深入,首先就要让学生对立意的定义与理解清晰透彻。

二、教师必须引领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

学生要学会发现生活中的乐趣与意义,真正地从生活的角度去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与感受。学生的作文不能过于浮夸,而缺少了真实情感的流露。在生活中要多注意与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以及身边所发生的大小事情,从事情的本质看待问题,进而产生不一样的体会与启示,也能够为我们写作提供丰富、新颖的作文素材。学生的作文素材积累并不是非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现实生活中才能获得,而是学生在语文课本的文章材料、教师在课堂上分享新闻以及自身的亲身体验中等等。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与角度,也能够冲破生活环境范围的限制。教师在写作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从哪些角度去观察生活的乐趣,并且将这些体会如何转化成属于自己的知识和语言。举个例子,初中的时候,我们都学过《藏羚羊的跪拜》。在课本上有藏羚羊跪拜的插图。观察这个插图,我们能够深深地体会到动物与动物之间的亲情。我们知道藏羚羊跪拜是为了乞求狩猎人可以放过自己,为了自己肚中还未出生的小藏羚羊。藏羚羊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在插图中我们看到它眼中无助的、哀求的泪水。如果我们身临其境,就能够感觉到藏羚羊的痛苦与绝望。泪水与跪拜是它唯一可以做的,只有这样才能有一线生机。尽管最后的结局是悲痛的。学生在观察图片的时候,加上自己的感情与思考,换位思考和同理比较。动物尚且可以用跪拜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的亲人,那么人类呢?教师带领着学生深入观察图片,便可以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生活与处境。学生对学习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意义也有了清晰的体会和顿悟。慢慢的,就可以总结出一套自己适用的确定写作立意的方法和技巧了。

三、掌握基本的写作立意方法和框架

大部分的写作内容都是写人、写景以及叙事。所以学生在拿到一个题目的时候,可以快速对题目进行分类,是属于写人、写景还是叙事。通过确定写作内容,缩小作文立意的范围和确定立意方向。作文中描写人物都是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其他描写方法。学生要知道自己一开始的提纲关于描写人物的哪个方面和事情,之后再慢慢地拓展延伸,最后再加上自己的感悟与体验。举个例子:写外貌是为了突出人物特点,不能只为介绍长相而描写,那么如何写好外貌?先看一个例子,有一位同学在写一位热情的姥姥:“我的姥姥中等身材,有一点胖,有着一头短发和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在这句话中,他说到了姥姥四个特点,却没能突出姥姥的热情。王老师指导他:试着去掉文中的“有”,将人物特点刻画出来。这位同学修改为:我的姥姥中等个儿,身体微微发胖,一头略显花白的短发,看起来很精神,姥姥说起来话滔滔不绝,总会带着爽朗的笑声,一看就是个热情的人。不用“有……”这样的句式,表达更加自然,人物特点也明显起来了。写景的作文最有效的描写方法就是细节描写了。但是风景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述风景一般都是从景物的形状、姿态、颜色等着力点进行展开,作者可以加上自身看景的感慨和景物带给观景人的启示结合写景手法展开陈述。例如时移写景法:在优秀作文《家乡的四季》中作者运用了“时移写景法”,抓住了早春、暮夏、初秋和隆冬四季景物的特征,对家乡不同时令的景物描写突出了它们不同的特色。往往大多数的景物能够带给人精神上的震撼。

四、结束语

在初中阶段培养好写作能力能够为后期的中考和高考发挥最大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得优异的成绩,从作文的分值上拉開与其他同学的距离。写作能力不是不能提高的,学生要结合着学生与教师的两个角度去欣赏作文和升华作文。在熟练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对写作手法、立意加以勤奋的练习,从实践中发现写作的快乐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朱湘铭,吴巧云.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也谈中学生作文真情缺失现象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2(21).

[2]张静.以文化立意,提升中学生作文的文化内涵[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2).

[3]吴蜜蜜.试论新语境下中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学刊,2015(19).

作者简介:罗海萍,女,1979年生,浙江省乐清市人,中教一级,本科。

猜你喜欢

初中学生有效策略
初中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体育技能评价能力发展的实验研究
初中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培养初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尝试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