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正眼看招牌”为例看小组合作的落实

2019-08-27张婷陈小红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张婷 陈小红

【摘要】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不能是“伪合作”,应该落到实处。本文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中的一个活动——“正眼看招牌”为例,浅谈综合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落实:关注弱势,合理分组;明确任务,细化分工;熟悉规则,掌握技能;适时干预,有效指导;多种方式,合理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组合作;落实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在进行“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渗透乡土文化的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将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中的一个活动——“正眼看招牌”为例,浅谈综合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该如何落实。

一、关注弱势,合理分组

依据课题参照教材“正眼看招牌”的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长沙市望城区境内六大古镇(靖港、乔口、铜官、新康、书堂山和丁字)的招牌进行探究。

有效的分组是小组合作探究成功的起点,教师应在分组前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学生在构建自己的团队时,要综合考量组内成员在兴趣特长、实践行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组织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均衡程度。要以兴趣为导向驱动,以任务为条件调剂,使组内成员都能各得其所,扬其所长。要满足组内学生在“影响力”“归属感”等方面的情感需求,最大程度调动成员的参与感,使学生的个性探究和小组的合作探究有机结合。在小组的初步构建,协调组员,推选组长,直至小组定型的整个过程中,要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目标。

(一)明确任务,细化分工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在于“人人都参与,人人有事干,人人能展示,人人有收获”。明确任务,细化分工是实现有效合作的重要手段。在“正眼看招牌”的四个活动步骤(调查采访;整理资料;設计招牌;成果展示)中,小组必须达成一个目标的共识,即采取不同方式记录搜集资料,为招牌分类、分析招牌语言特点做准备。为了更好地达成活动目标,细化分工,各司其职十分必要。如在调查采访这个步骤,小组成员各有其任务:甲负责用文字记录下所有商店招牌,并留意招牌中有无错别字,是否违反书写、拼音的规范等;乙负责拍摄录制视频;丙负责把认为设计得好的招牌画下来;丁负责调查访问时,提前准备好询问的内容,采访店主人;戊负责采访时的记录。

(二)熟悉规则,掌握技能

明确任务后,老师还要讲清合作规则,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合作技能:如何在合作中进行组织,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小组中如何开展讨论,如何表达自己的见解,如何纠正他人的错误,如何发挥各自的长处,如何汲取他人的长处,如何形成统一的意见,等等。

二、适时干预,有效指导

(一)对活动过程的适时干预与指导

为了避免小组任务异变为组长任务,教师在学生活动中要进行适时干预。各组在各大古镇开展调查采访活动时,各组成员合作愉快,任务完成较好。但在整理资料一环中,有几个组就单纯地变成了组长的任务。此时,教师不能作为一个局外人,对学生在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置之不理,而应该适时干预,提供有效的指导。先教会学生设计表格归类整理,然后在实践中指导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逐步学会讨论交流问题的技能,最后小组间达成共识,归纳出招牌的语言特点,选出最好招牌。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合作氛围。

(二)对学科综合的适时干预与指导

综合性学习的综合不但指资源的综合,还包括学科间的合作。“设计招牌”时不妨和美术老师合作,让美术老师从专业的角度指导学生。小组内成员讨论交流,先确定好招牌名称,然后想好用何种方式呈现更引人注目。有几个小组采用的是实物展示,比如铜官组,他们准备在铜官古镇开一间名为“塑瓷”的玩陶、赏陶、卖陶的陶瓷店。笔者从语文的角度指导他们用小篆字体,美术老师从美术的角度指导他们用陶泥捏成粘在木板上,做好边框。如此,在师师合作、师生合作、生生合作中,学生设计的招牌便达到了形质兼美的效果。

(三)对呈现形式的适时干预与指导

形式的趋同容易形成板式,板式下学生的个性特色被压制。在展示成果时,笔者进行了适时干预。要求各组按抽签顺序上场,后一组不能与前一组展示方式一样。一来活动形式更多样,二来学生的创造性得到凸显。并且要求每位小组成员至少上台一次。只有这样,才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地激发每位小组成员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使全班各小组之间形成大体平衡,可以在横向和纵向进行比较的小组联合体。遇到自信心不足,不敢上台展现自己的学生,教师及组内成员要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和方法上的指导。

三、多种方式,合理评价

1.小组内互相评价。调查采访后,召开小组会议,对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的表现由组长组织进行小组内互相评价。评价时强调小组成员各自任务的完成情况,任何一个组员的任务没有完成好,都会影响到整个小组。还要注重小组成员在活动过程中的配合情况。同时,当组内成员遇到困难时,其他成员是否伸出援手也应该予以讨论评价。

2.听课教师当堂评价。在成果展示过程中,因为是公开课,所以即兴安排了听课老师在环节一“正眼看招牌”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了评价。评价时强调小组成绩,重视小组合作完成展示。

3.上课教师当堂評价。在环节二“慧眼识招牌”展示成果时,笔者对每一个小组进行随堂点评,评价时既有总结又有反思,优点说够,缺点说透,以求下一组展示时做得更好。

4.小组间评价。在环节三“亮眼做招牌”展示成果时,采 取“鱼咬尾”的方式进行小组间评价,小组成员讨论后形成决议派发言人发言。学习他组的优点,指出他组的不足,争取自己组展示时不犯同样的错误。

5.全班讨论评价。整个活动结束后,全班讨论交流,从整体上对各组进行积分统计并评价,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小组评“最佳合作奖”“最具创意奖”;个人评出“配合默契奖”“最佳组织奖”等。

6.学生自我评价。在写活动总结时,学生对自己在此次合作学习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优点有哪些,缺点在哪里,争取下一次活动时做得更好。

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教师既要注重小组学习成果的评价,也注重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和技能方法的评价;既要注重课堂随机评价,也要注重课前和课后的评价;既要注重学生外在行为的评价,也要注重学生学习意识和心灵的评价。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

总的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从而迸发出火花,创造性地解决问 题;它能使小组成员之间建立起积极的互赖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合作学习好处多多,我们要落实到具体活动中,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合作学习的趣味性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黄伟.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小组合作:意义、特征与实效[J].教育科学研究,2003(9).

[2]马月萍.小组合作给学生插上了成长的翅膀——小组合作完成语文综合性学习[J].新课程(中),2016(3).

附  注

本文是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中渗透乡土文化的研究。课题编号为:XJK18BJC03)的终结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婷,女,1977年生,湖南长沙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语文综合性学习;陈小红,女,1973年生,湖南安乡人,中一,研究方向为初中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