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

2019-08-27薛东波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合作意识阅读理解高中语文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师开展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树立创新意识,结合课堂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学情,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习者的主体意识和合作意识,能够帮助我们在创新能力、理解能力与阅读技巧方面有效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理解;合作探究学习;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作为高中生,应当重视并自觉总结如何在语文课堂和试卷阅读训练中掌握更多阅读思维技巧,并且如何结合阅读材料将这些技巧灵活运用,巧妙变换,实际应用到各种阅读材料的处理中。学习主体在校学习时的各种阅读训练中,应当学会通过携手合作的方式,利用每个人在阅读过程中迸发出的不同的语言思维,在合作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不同的思想火花,使学习主体的思维在阅读过程中高速运转起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十分值得在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和学习主体学习中推广开来。

一、在高中语文阅读授课中应用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理论和现实根据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组内合作讨论阅读文本,能够互相探讨文本内容,从不同的思想碰撞中得到新的启发,从而实现阅读情景的目标。因此,小组成员必须相互沟通以期促成本组达成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而且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小组成员的相互帮助和赞许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自己的最好,努力实现最优的小组目标,才能实现小组成员各自的目标。学习主体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的承担和负责更多的学习任务,学习主体可以自觉意识到,自己属于主动学习者的性质,将自身的学习潜力激发,明确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学习过程的实现,是必须在特定的教学和学习情境中,借助班级教师的指导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协作完成阅读活动和学习任务。在学生协调合作的过程中,构建学生新的知识体系和方式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

学习主体在这个阅读过程中学会解读与反思,修改与被修改,并且养成一定的学习探究精神。阅读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教师备课过程中也是比较注重的一个方面。在核心素质培养的要求下,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阅读的浅层需求上,而是需要深入挖掘内在的文本意境。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科学设置阅读形式,充分利用学生对文本的自我解读和分析建议,从而形成自我的认知体系。它的作用不只是辅助学习主体掌握阅读的要领和步骤,进一步有效的作用是帮助学习主体自身的阅读修养的提高,自行阅读能力的提高,科学的阅读习惯的习得。阅读教学最终使学习主体吸收大量的科学文化素养,对于理解水平、大脑运转、文字整理和编排水平大有裨益,很能培养学生美育水平。在语文素质培养下,语文教学要同时体现交际作用和文化作用,其教学标准中的具体教学目标让学习主体探索高中语文阅读的学习方法,主动寻找相比之下更为创新科学的学习技巧。合作探究性学习是众多阅读教学方法中科学的、重要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

(一)学生主体地位与教师主导性相统一原则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自身的中心地位,让学生在自由阐释个人见解的基础上实现语文阅读目的。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让学生高度参与阅读活动过程,实现真正的课堂深度参与,在课堂中畅所欲言的进行思考发言。在此期间,体现教师水平的引导作用十分重要。由于学习主体语文学习程度和水平不同,在探究阅读和指导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矛盾冲突,遇到问题时就要依靠授课者的科学指导和点拨修正,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在探究语文阅读的问题时,由于小组合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阅读的效果远高于教师传授的效果,这也符合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根本要求。针对阅读材料内容上,教师要专注于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在其他方面要注意扩大知识面。在这种学习形式下,要使学生主体与教师引导相统一,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标。

(二)小组合作阅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

在授课者指导展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将小组合作的形式与带着问题解决问题阅读二者相互贯通,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问题的研究角度,讲授如何科学系统的解决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要教会学生如何从阅读材料中梳理出完整的框架,在这些步骤的基础上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在这种形式下的学习方法中,疑惑和问题的提出,是阅读前必须进行的关键。首先,在疑惑和问题的驱动下阅读。问题作为融会贯通的线索,发挥着激发学习动机的作用;其次,在阅读过程中找到新的问题,促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良性循环。

(三)评价学习过程大于考查学习结果的原则

针对教学,结果和过程都是需要考查和评价的对象。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课上监督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教学目标,并且及时总结每节课的教学评价和教学反馈意见,从而能够及时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一节课的评价,不能单看教学效果,还要看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达到什么程度,学科知识储备多少。

三、小组合作学习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一)合作学习有利于制造整体良好阅读氛围

高中语文阅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由表面通读到深入分析、探究才可以完成阅读。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要求学习主体既能够理解中心思想,也能够在阅读之后完成配套的课后习题或者试卷习题。对于学习主体,完成试题的思考过程需要组织语言,词能达意。想确保高正确率地完成阅读过程和学习任务,平静的心态和静谧的环境是必备的条件,上述条件就能够帮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完成思考和思维运转的过程。在小组案例分析的合作学习中,学生在共同目标的促动下,团结合作一起完成,热闹地讨论疑惑,主动地解决问题,以往阅读文本过程中的散漫和不专注都不见了,良好的阅读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悄然形成。因此,同学们的习得效果和语言运用能力就能够进步。

(二)合作学习促进小组成员阅读水平整体进步

在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主体水平参差不齐,分数基础和阅读水平不同,在阅读进程上会出现不一致这个常见问题。各个小组之间友好合作,相互磨合,小组就会出现相互进步、整体提高的理想情况。语文基础再好、成绩再优秀的同学也不可能在阅读过程中没有疑惑和问题。基础差、成绩一般的同学也会偶尔在合作过程中出现表述独到见解的情况。各位成员在对阅读问题的答案完善和整理后,每位成员都会在不同角度上得到进步和发展。取百家之长来补全自己的短处,通过这种方式的共同学习,才能达到上述的学习效果。

(三)合作学习促进我们确立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和学习方式下,学习主体往往只能自行思考答案,自己解决阅读中产生的疑惑,可能问题还没有得到充分展开、讨论、思考,教师为了教学进度就给出了统一的见解和答案,学习主体在课堂上来不及反应,课堂时间仅仅支撑学习主体将答案详细地抄写到课本上。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种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使得学生题目做了不少,但是个性和创造性没有得到尊重,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因为,学习主体没有真正参与、体会到答案的生成过程,没有思维运转的长度、广度、深度。所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能够使学习主体真正体会到自己的主体作用,在学习过程中畅谈自己的想法并渴望得到组员的认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相关文件再次强调了语文学习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习主体的主体地位,而合作学习恰好能够让学习主体们在学习过程中转化到主体地位,思考问题组织答案具有本我性、独特性,每位同学都能够在阅读中,体验到学习与合作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何强生.语文探究性学习论[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5.

作者简介:薛东波,1977年生,安徽合肥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合作意识阅读理解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