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研究

2019-08-27庄萍萍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记叙文初中语文

庄萍萍

【摘要】写作立意就是学生在语文写作开始之前,就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主题进行明确,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就某一方面内容进行详细叙述,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以及认识。学生文章写作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立意层次的深浅,作文立意其实就是学生思维逻辑能力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本文从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教学实践出发,首先对写作立意的基本要求进行了简要的叙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对语文写作的立意训练策略进行了分析论述,旨在分享教学经验,提升学生记叙文写作质量。

【关键词】初中语文;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写作离不开文章立意的环节,写作立意其实就是学生对写作内容的整体把握与构思。“记叙文写作要求作者把自己亲身感受和经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给读者。究其特点就是通过写生活中的见闻,表达作者对于社会现象和生活事件在进行客观叙述时所渗透其中的主观真切感受。”这里边所说的真切感受其实就是对所描述的对象进行观察分析后所产生的写作立意。初中阶段写作训练是学生语文写作的重要时期,教师要充分把握好这一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从而帮助学生为语文写作打下坚實的基础。

一、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基本要求

(一)立意明确

初中记叙文写作在文章立意上要符合时代发展且与社会主旋律保持一致。在文章中阐述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要旗帜鲜明,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在立意时尽量做到“从头至尾一条线,中心思想贯全篇”。例如,在以“合作”为题的写作中一位同学写道:“合作需要互相鼓励,相互信赖。”这样的文章立意就很鲜明突出,给人以清晰的观念认识。

(二)立意深刻

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成长的发展,逐步深入写作内涵,提升文章的内涵与育人意义。立意深刻就是指学生在进行写作时通过对文章中具体的事件、人物的叙述,从中体验或者感悟出普遍的、规律的东西,使读者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心灵的共鸣,带来一定的感悟、启发和教益。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样:抓住一点,深深开掘。例如在上海某年的中考作文中,在以《我眼中的色彩》为题写作时,一位同学就将红、黄、绿等不同的颜色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作文内容别具一格,给人以深刻的感悟和认识,从而实现了深刻的写作目标,因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三)立意新颖

初中记叙文写作类型大致就那么几种,学生在写作时应当明确写作主题,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看待问题,摒弃传统线性思维的模式,避免写作内容千篇一律。立意新颖就要求学生在文章写作时能够多元化思维方式,用发散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并提出自己不同的主张看法,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千篇一律的写作内容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在写作记叙的人物或者事件中找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或者意义的东西,例如身边发生的时事,能够充分反映出新人新事、新思想精神的材料,给读者以新鲜感与时代感。记叙文写作就像摄影一样,虽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但是总会有一个特别的视角能够呈现出别样的镜头。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同样如此,立意时采用别致新颖的角度总会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立意积极

立意积极主要是指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写作主题应当给人以健康、向上的积极态度,避免文章消极情绪的出现。例如,在以《    也是一种幸福》的主题写作中,一位学生的命题为《放弃也是一种幸福》,文章主题表达了在面对激烈的学习竞争产生的压力,自己选择了放弃,而在放弃后感觉如释重负,文中也透露着这一决定是“正确的”观念。这种情况就属于立意过于消极,无法获得较高的作文评价。

二、初中记叙文写作立意思维训练策略分析

(一)注重发散性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拓宽立意思路

初中阶段正处于学生写作能力以及写作思维的重要发展时期,由于初中学生受年龄与经历的影响,在写作时缺乏明确的方向感,这就需要教师在发散写作思维时注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与纠正,避免学生语文写作立意方向错误。在进行写作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分析与观察,从而发散写作思维,多元化写作立意。例如在以“写一个人”为主题的记叙文写作实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物的外貌特征、语言特征、性格特征等不同方面立意,明确写作方向,避免单一人物描写的方式,突出不同角度的文章立意。对于部分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外貌特征进行立意写作,然后再循序渐进的引导,可以正面刻画人物的外貌形象或者通过一件事或者多件事去侧面刻画人物等等。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在面对一个文章主题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运用发散性的思维模式,跳出传统写作单一外貌特征的写作方式,突出新颖的文章立意,增加文章可读性。

(二)注重立意方式的教学,提高学生立意思维能力

在传统的语文写作训练中,一般都是以教师预留题目,学生按要求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搜集再进行写作。在这样传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明确了写作的方向,并未向学生讲授立意的方式与技巧,学生写作也只是按照要求生搬硬套,缺乏写作技巧与作文质量的提升。对此,在提升学生写作立意思维的训练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明确写作意图后为学生增加文章立意的方式教学,帮助学生通过日常的写作训练,逐步提升文章立意能力,从而为语文写作奠定基础。

在初中记叙文的立意方式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一是以小见大,通过小题材文本反映出大主题的立意方式。例如在朱自清的《背影》一文中,作者通过父亲买橘子这一小事的描述,向读者展现了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情感和儿子对父亲深深的怀念之情。从一件小事就反映出父子之间这种情感的大主题。二是借物喻人,通过本体表现喻体的立意方式。例如在《紫藤萝瀑布》一文中作者就寄情于景,借助紫藤萝蓬勃的生命力向人们展示了花也像人一样在历史的行程中注定要遭遇各种无奈的悲哀,花开花谢如同人命运的起伏一般。三是反向立意,运用逆向思维分析写作的立意方式。在写作构思时从反向的角度去分析构想,然后在写作的过程中将写作的主题合理化。这样的立意方式不同于传统的立意模式,更加的新颖和独特,更有助于学生在写作时逆向思维,从而显露出新的思想,塑造新的形象。

(三)注重日常立意训练,提升实践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明确文章写作立意要求以及立意方式之后,必要的立意训练必不可少。在日常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线上教育资源,为学生搜集近几年中考作文题目,组织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记叙文写作立意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提升语文写作效率与质量。在写作课程前可以为学生列举不同题型的优秀作文题目,例如命题作文《成长路上无捷径》《我的初中生活》,半命题作文《那天我    了》《     的滋味》,等等,根据不同的立意训练目的,为学生选择恰当的作文材料进行针对性的巩固训练。在明确题目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罗列写作大纲,表明立意,促使学生从生活学习的角度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情与文。从而通过日常针对性的训练与教学,逐步提升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避免纸上谈兵,流于形式的教学。

三、总结

初中记叙文立意训练是一项长期系统的教学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与针对性教学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在日常写作训练的点滴积累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语文写作立意能力,优化语文写作,提高作文质量。

参考文獻

[1]茅胜卫.作文立意训练[J].考试(教研版),2008(12).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记叙文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记叙文阅读专练
如何写好记叙文
让记叙文赢在构思
记叙文写作重在“有我”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