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精准课堂教学方略构建

2019-08-27留慧欣

课外语文·下 2019年7期

【摘要】随着以学生为本教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改革也成为新的亮点。为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不断提升,营造一个质简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本文以小学语文精准教学为例,结合小学语文课程《陶罐与铁罐》《女娲补天》,以案例分析的方法,阐述了小学语文精准课堂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构筑精准、简约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小学语文;精准课堂;《陶罐与铁罐》;《女娲补天》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按照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文字的学习与应用,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围绕语言文字应用为原点,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精准教学环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灵活运用的能力。语文教学本是一个简单、简约的课程,但是由于教学素材的多样化、教学言论及内容的繁多,导致语文教学呈现出复杂性的教学态势,但构建精准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精准化、目标化,进而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提高学习成绩。

一、细读文本,精准而教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以“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营造简约、高效的课堂氛围,使得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准化,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语文教学素养和语文意识,按构建精准课堂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实现精准课堂教学应先从细读文本开始,下面就依照《陶罐与铁罐》和《女娲补天》两课程为例,分析如何通过细读文本,挖掘文本内涵,进而制定精准教学策略。

教学文本中的导语、课中提示语和课后的提问等都只关注了课文的本身含义,即内容、学习方法和理解语句等,但是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联系不紧密,没有进行精准讲述,造成文本内涵及内容的分析过于空洞。因此做到以下几点:

(一)《陶罐与铁罐》一课为例

《陶罐与铁罐》一课内容主要涉及童话故事,言简意赅,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对表达的特色难以进行把控,有些甚至直接对对话描写的表达特色略过,造成学生难以理解对话描写的教学内容真实含义。在本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如果对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把握不精确,难以对教学内容进行重难点划分,课堂讲授的过程中,仅仅会围绕“文中讲述的是一只什么样的铁罐和陶罐,是从哪些文章介绍中看出的呢?”在进行课堂朗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精准地挖掘文本对话描写的作用及意图,那么会失去整个课程的教学意义。其一,可结合本课程中的对话描写内容,对故事情节展开分析,使得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而精确地找出故事情节中的对话内容,能够为童话故事的阅读提供范例。其二,教学过程中可以精准地找出文中描写情感神态和动作的词汇,例如通过细读铁罐的对话,找出描写其傲慢无礼的情感词汇,例如傲慢、轻蔑、恼怒等,进而描述出一条情感暗线,同时可以精确找出描写陶罐动作的词汇,来表示他的谦逊和友善,这样精确提炼有关描写情感的词汇,对其进行辨析,进而聯系上下文的内容进行理解,并通过反复的揣摩,将文本的情感主线进行精准把握,从而感受作者写作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学生语言运用与实践。其三,应精确地找出文本中的遣词造句特点,分析标点符号的应用,例如,为了烘托铁罐傲慢的神情,前后相关语句用到了五个感叹号,因此精确地找出文中标点利用特殊的段落,结合前后语境及含义,有助于理解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进而拓展文本理解范围。此外,继续细读文本,会在有关描写铁罐的语言中找到“相提并论、什么东西”等短语,从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精准的把握文章的创作思路,有利于学生进行品读。还可以从文章中精确摘录出关联词,例如“说到……不见得……;的确……但是……等”,教师可以摘录出来,并让学生进行补充完整,开展言语训练。细读可以继续,依据课标教学要求,精确找出文章言语运用的规律及重要知识点,让学生可以灵活进行学习。

(二)以《女娲补天》一课为例

分析如何实现细读文本、精准而教。《女娲补天》是一则著名的神话故事,主要通过赞美女娲的勇敢、善良等精神,而本课教学的重点则是学习文章中的叠音字、写作手法等内容。例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字词教学是重点,应在课堂教学中加以训练,因此精确查找到“补天的经过”是言语表达形式突出,且容易被学生理解的段落,可为培养学生概括理解课文内容能力提供借鉴。同时,可以直接精准地找到“补天”相关内容为切入点,结合文本描述的情境及表达的手法进行推敲,找到本文学习的重点内容,即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学会运用叠音字。

二、整体设计,精准实效

现阶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的课件新意足,内容较全面,但是很多情况都是结合以往素材进行拼凑的,缺乏教学的精准性,造成课堂教学内容不丰厚,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鉴于此,应以精准教学为目的,开展整体式教学设计。仍以《女娲补天》一课为例,分别从精准抓住文本写作特点、借助小标题精准概括两方面分析如何实现整体设计,打造精准实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一)精准抓住文本写作特点

以《女娲补天》一课课堂教学设计为例,首先以图片的形式介绍女娲,并进行板书“女娲”,然后板书“补天”,组织学生齐读文章,感受传奇意味。这样的课堂引导设计,可以让学生精准地找到文章描述的主体,即“女娲”,描述的主要事件,即“补天”。通过抓住介绍文体大致特征的过程,让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随后,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组织学生自读课文,熟悉文章的学习要求,重点的字词句能够自行找出,例如重点的字词有“熄灭、寻找、燃烧、挣扎、窟窿”。可以引导学生精准找出类似的语句,感受女娲补天的奥秘,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二)借助小标题精准概括主旨大意

课文中的小标题往往与主旨大意紧密相关,因此在课堂精准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小标题这一教学重点,直接出示段落中的句子,并对需要学生自行填写的地方进行留白,并圈圈画画。例如“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   )。”让学生继续进行填写,运用学习到的写作手法,尝试填写前后事件的发生经过,从而借助标题,概括主要内容。本课程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充分地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并能够将教学的重点转向对语言文字的灵活应用。本教学设计中,对于识字教学精准,并能够通过精准提炼,抓住汉字的特点和构造的规律,有助于学生开展识记。

其次,可以借助提问的方式,精准的找出课文教学的重点,例如,提问:“本文中的叠词有几个,分别是哪些?”这样学生可以根据提问的内容,精准地查找文章的内容,并出示相关的句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对比研读,学习叠词的应用语境及应用方法等。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精准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效率提升的重要方式,也是优化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措施,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中,应以此为基点,不断扩充。本文以《陶罐与铁罐》和《女娲补天》为课程教学案例,分别从细读文本,精准而教、整体设计,精准实效两方面,以教学内容设计为重点,分析了如何高效开展小学语文精准课堂教学,并提供了相关教学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赵凤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精准化在课堂中的运用[J].散文百家旬刊,2016(2).

[2]徐彦来.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从实践创新与语言特点角度进行探讨[J].好家长,2017(66).

[3]王华.小学语文简约型课堂教学构筑方略——以《陶罐与铁罐》《女娲补天》教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9).

[4]方敏.精确制导,个性设问见精神——语文课堂教学提问设计探微[J].小学教学参考,2017(5).

作者简介:留慧欣,女,1992年生,浙江青田人,大学本科,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