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
2019-08-27
小天使·六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9年8期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鬼节。此外还有地宫节、瓜节等不同的名字。一个节日为何有这么多名字呢?这得从中元节的来历说起。
三俗合一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有了孟秋七月的祭祀活动(孟秋:秋季的第一个月,即农历七月),又称秋尝祭祖节(秋尝:古代天子与诸侯于秋季举行的宗庙之祭)。《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意思是在这个月,农民开始进献五谷,天子尝食新收获的谷物,首先要奉献给祖庙。
最开始民间的祭祖活动是在七月十四这一天,与道教中的中元节和佛教中的盂兰盆节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它们三者呈并列关系,而非一个节日三个不同的名称。直到唐朝中后期,才将这三个节日合并成一个节日,统一设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并正式定名为中元节。之所以命名为“中元”则是源于道教的说法。道教诸神中有三官大帝分别是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们三位的生辰分别在正月十五的上元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十五的下元节,这三个节日被合称为“三元节”。中元节包含的节俗比较复杂,它既是民间的秋嘗祭祖节,又是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因为民俗、道教、佛教的融合,所以如今的中元节早已成为民间最大的“鬼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