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冬天
2019-08-27陈家怡
陈家怡
梵高说“在灵魂的一角可能有着一座燃烧着炽热火焰的火炉,然而无人前来取暖,过客只是瞥见烟囱的一抹。”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团火,路过的人只看烟。
人的一生确实是孤独的一生,就像张艾嘉在分享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每个人都是孤零零地来,又孤零零地去。没有一个人能陪你度过每一个严冬,也不会有一个人能与你的精神层面永远一致。花开花落,茶浮茶沉,我们需要独自去承担苦难,去独当一面地度过寒冬。
梵高是天才,也是疯子,是一颗陨落的星,更是一块闪耀的金子。他的一生是孤独的一生,更是朝圣者的一生。他在有生之年过得一败涂地,一个又一个痛苦、磨难劈头盖脸地向他袭来,那被断然拒绝的爱情,那被饥饿缠绕的身体,那依賴别人生存的悲凉,那趋近崩溃的癫狂……梵高的贫困潦倒都是个人担当的自主选择。纵使他经历了一个艺术家最为悲哀的无人赏识,无人理解,一副画也卖不出去的挫折,仍然选择独自面对,从不期盼外界过多的帮助。他摒弃了庸俗,也不去看世人的眼光;他梦想绘画,他画他的梦想,“凡心所向,素履往之”。
他看到了夏日的向日葵里氤氲着生命的气息,他在阿尔的夜空中看到了千万颗星球曾经染上的目光;他只身一人,去感受微小的心灵律动,看到猬集辐辏在岁月的情感,用色彩突破了精神的界限!
柴静在《看见》里这样写道:“知道死,和经历它,是不一样的。”
面对他人的苦难,我们永远无法作为主体去感知,我们只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但苦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无法代替他人去接受困难,也无法帮助他人分担苦难。独自担当苦难是一个人成长的必修课;咀嚼困难,担当苦难,是一个人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时机。这时,他人过度的善意可能造成承担苦难的主体的不利。
当然,我们也从不忽略人间的温暖,独自承担苦难并不是将至善至美、人间温情拒之门外,而是在面对困难时的一种个人担当,而不是一味去寻求外界的帮助。
诗人冯至曾写道:“里尔克告诉我们,人到世上来,艰难而孤独。一个个人在世上好似花园里那些排着的树,枝枝叶叶也许有些呼应吧,但是它们的根,它们盘结在地下摄取营养的根却各不相干,又沉静又孤单。”
每一个个体都孤独,我们能做的,就是永远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过好一个人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