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研究

2019-08-27罗伟

商情 2019年29期
关键词:基层党组织创新研究新时代

【摘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新时期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积极发挥党总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紧紧围绕学校创新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关键词】新时代 基层党组织 创新研究

一、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的必要性

1.党员教育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普遍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学习教育活动,加强了对党章、党规、党纪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党的十九大以来,全面开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等学习。但在党史国史、世情国情、省情市情、时事热点、传统文化等内容的设计有所忽视。虽然也开展了依托韶山、遵义、延安等红色教育基地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活动,但缺乏长期的系统规划,与中共中央、各级党委的教育培训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2.党员发展缺乏标准

党员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看学生成绩、操行、荣誉、表现,但没有制定统一的标准,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通过集体讨论来决定,仍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公正性,且虽说做了详细的会议记录,也会对发展对象进行公示,但仍会导致部分师生有意见,不清楚整个流程,满意度有待提升。

3.党员教育效果有待提升

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基础性和经常性的工作,中國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与它时刻保持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分不开。传统教师和学生党员教育主要通过听党课、集中学习、社会实践、访谈以及民主讨论等途径完成,在新媒体时代这些传统方法依然有其价值,但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不利于实现个性化培养,不利于激发师生党员学习的主动性,也同社会实践有所脱离。这就要求必须改革党员教育的路径,使得新时期教师党员的教育方式方法能够与时俱进,要与中心工作相结合,党建才会迈上新台阶,且怎样有效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开展党员教育成为新时代高校党员教育的最热话题。

二、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实践

1.党建学习常态化、多样化

根据学校党委的总体安排,认真组织制定实施方案和学习计划。以党总支大会、支部大会、工会小组会议等多种形式组织全体党员、员工认真学习了党章党纪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及学校党建工作“八化五实”实施方案、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一年来,共组织二级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党总支4次,党支部5次,上党课4次。通过深入学习,丰富了党员的理论知识,提高了党员的综合素质,强化了广大党员甘于奉献的意识,坚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要求全体党员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和学习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并坚持把统筹推进中心工作作为基本落脚点,引领推动学校的事业发展。根据上级党委的要求和学院行政重点工作,突出围绕行政开展党建工作,有针对性的设置了主题鲜明的主题党日活动。主题党日活动中,有现场参加、系统学习、专家讲座、观看庆祝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宣传片、征文比赛、座谈沟通、分享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极大的促进了重点工作的开展,使党建工作不再是空泛之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落地,全面促进教师发展、促进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2.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制度化

完善党总支部设置,使支部设置标准化。根据学校党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支部建设,贯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要求,根据学院具体情况,党总支对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进行了调整,将原有的一个教师党支部和一个学生党支部均调整为两个,并进行了委员补选、改选,选举出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支部书记,党总支和支部委员进行合理分工。

为了保证广大党员系统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管理党员干部,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为了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制订了学院“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为了更好的发挥双带头人引领作用,制定了“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为了突出党校教学效果,组建了团队,制定了“党校培训授课大纲”;为了确保优秀学生能被发展,制定了“学院推优入党管理办法”。

3.党建教育手段信息化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党的知识学习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系统学习。在学生党员发展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培训以及党务工作者培训中,采用“蓝墨云班课”;利用国家行政学院的大师级师资与优质课程,提升学校党校学员的学习质量;通过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大学生网络党校,对基层党支部书记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开展了为期3个月80个学时的培训,将学员的学习时间在线计时、学习体会实时上传,实现对学员学习情况的量化考核和真实统计,深化“碎片化时间”学习,提高学习的自由度,实现“全天候学习”效能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威.“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支部与教工党支部共建的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23).

[2]侯玉新.基于目标管理的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创新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24).

[3]李东兰.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J].学理论,2017(11).

作者简介:罗伟(1979-),男,湖南株洲人,教授,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机车车辆学院教师。

基金项目:本文属株洲市2018年度社科课题《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创新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ZSK19128)。

猜你喜欢

基层党组织创新研究新时代
基于新形势的高校教育管理的现状及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