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老年文化建设

2019-08-27孙红梅

商情 2019年29期
关键词:浅谈

孙红梅

【摘要】分析了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适应老年群体身心特点、注重体现老年文化特色、尊重老年主体地位等方面对加强老年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以期为促进老年文化建設提供参考。

【关键词】老年工作 老年文化建设 浅谈

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用先进文化理念武装老同志头脑,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两项待遇”,实现“六个老有”目标,不断丰富晚年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工作服务水平的必然要求。

一、加强老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强化老年文化建设是提高老同志生活质量,丰富晚年生活的需要。随着社会先进文化的深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能够激发他们的生活热情,提高生命质量,安度美好晚年。因此加强老年文化建设,要本着“抓普及、促提高”的工作方式,积极开展健康活泼、形式多样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动员多方力量,积极创造条件,从创新上下功夫,在结合上做文章,注重老同志们潜能的发挥,努力营造良好的老年文化氛围。

第二,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是提高党性修养,发挥优势,服务社会的需要。离退休老同志受党教育几十年,大都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坚定的政治信念。通过强化老年文化,宣扬先进思想、先进理论、先进典型,不断提高老同志的党性修养和生活技能以及生活情趣,进而提高其老有所为的能力。

第三,强化老年文化建设是维护社会和谐、队伍稳定的需要。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搞好老年工作将对社会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做好老年工作,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行动,是实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由于历史的原因,石油企业离退休职工的子女绝大多数在石油企业内就业,离退休职工和在职职工有着不可割舍的联系,因此老年队伍的思想是否稳定,事关石油企业改革发展大局。

二、加强老年文化建设必须要适应老年群体身心特点

第一,培育老年文化建设要从适应老年群体的特殊心态出发。老同志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由于环境地位、生活节奏、人际关系、作用需求发生了根本变化,容易产生寂寞感、不平衡感、失落感和茫然感,这就需要通过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激发热情和活力,增强生活的信心。他们中的许多人不甘寂寞、渴望更加丰富多彩的晚年生活渴望发挥余热,力所能及地为社会多做贡献,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培育老年文化要从适应老年群体的生理状况出发。人进入了老年,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在不断下降,老年人在生理变化上共同特征是记忆力、视力、听力等相对较差,在接受新事物上的突出特点是重经验、重实用而轻理性。所以老年文化的培育要贴近老年人生活,注重培养和提高老年人生活技能,增强自我服务能力,学习一些实用性、指导性、现实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比如种植养殖、家电维修及保养使用,老年养生保健、烹饪、歌舞、游艺、书画等。让老年人对所学知识充满兴趣和热情,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感染力。

三、加强老年文化建设要注重体现老年文化特色

第一,要根据老年人特点,把宣传思想工作与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帮助老年人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乐。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老年人协会的自我教育功能,发挥老党员和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和老劳模等群体的先锋模范和带动辐射作用,做好新形势下老年人思想工作。要广泛开展群众性老年文化活动,立足基层,坚持小型分散与相对集中相结合,坚持活动内容广泛性与活动形式多样性相结合,发老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作为主要活动场所,要组织开展老年人读书、健身等活动,对老年人自发、健康的文化娱乐健身活动给予支持和指导。有条件的场馆可组织老年人定期开展文化讲座和文化活动,对老年人相对集中的单位和机构提供送书上门等服务。

第二,要大力发展老年教育。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大力发展老年教育,是贯彻终身教育理念、提升全民素质、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要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充分利用企业教育资源,开展适合老年人特点的知识型、休闲型、保健型文化教育活动。要依托老年大学,创新老年教育课程,积极为老年人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内容。要加强老年教育设施建设,推进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培训中心、老年远程教育机构的健康发展。要吸引社会参与发展老年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要探索老年大学教育内容与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普及,开展养生保健、文学艺术和实用技能培训,提高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命健康品质。

四、加强老年文化建设要尊重老年主体地位

第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变化,作为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也必然随之发展变化,在社会转型期这种变化会更加明显。面对这些变化,老年人必须分析思考,认真对待这些变化及变化中所产生的一切新事物、新观点。只有当他们的主体地位被这种文化充分尊重时,他们才有可能接受这种文化,参与这种文化,创造这种文化。

第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老年人接受文化的影响已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为动态,文化传播的方式也由单一传递转为积极的,双向的,多向的交流。老年人接受文化的渠道更多的是隐含在众多文化知识和现代科技信息之中。因此,老年人接受何种文化,接受此种文化的程度都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复杂性、多样性。在这种状态下,按原来那种“控制式”的文化影响显然是行不通的。如果重视了老年的主体地位,从老年人自身的认识能力、辨别能力的培养人手,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三,老年文化只有具有老年特性,以老年人为本,才能对老年人产生特殊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才能被老年人接受和认可。老年人是老年文化的受益者,也是老年文化的参与者、创造者、评判者和推动者,老年人是老年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只有充分尊重老年人在老年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老年人的自主思考,自主选择,才能激发老年人的内在动力,才能打开老年人的思维,放飞他们的心智,收获到老年人独立、平等、自信、创新、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最终完成老年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文化育人、构建和谐。

猜你喜欢

浅谈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浅谈公开不充分的判断与审查实践
浅谈“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之我见
浅谈高中数学中类比推理的“形”与“神”
浅谈虚拟语气
浅谈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浅谈命题
“时尚&建筑”的浅谈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
浅谈四则计算教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