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2019-08-27刘雅
刘雅
内容摘要:百度百科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诗词歌赋也只是博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关键词:传统文化 文化沃土 热情 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各大高校总会组织各类素质教育活动,也会参考电视上比较热门的节目,如:“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中国诗词大会”等,各大高校也经常组织开展各种跟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等,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这些都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学生认可也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但也有学生会问:“背那么多的诗词歌赋、认识那么多稀奇古怪还不常用的汉字,现代生活中真的有必要吗?我想请个假,难不成还要说一句:‘吾今日有大恙起床不得,故请夫子准假数日,待弟子病势稍减必复至座下聆听教诲?大学考试难不成还会考犇(bēn)羴(shān)鱻(xiān)?”当然这只是一个笑话,现实生活中的对话,当然不会存在那么多的古文、古语。
百度百科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定义是[2]: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诗词歌赋也只是博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冰山一角。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实现“中国梦”必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获取精神滋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每一名大学生的职责与使命。作为高校辅导员,我们是大学生政治教育的主力军,要在日常的工作中树立新理念,开拓新思路,运用新媒体,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积极探索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一.发挥课堂主要阵地,打好传统文化教育基础
每一名辅导员都承担一定学时的思政课,要利用好、发挥好思政课堂的作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思政课堂。要在课堂充分挖掘和学习传统文化中的各种优秀成果及历史,打好传统文化教育基础,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给他们的人生奠定、注入坚实、长足的发展基础和动力,最终达到传统文化融入他们的精神世界的目的。
在课堂上采取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这样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氛围,缓解枯燥的状态;另一方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感受及观点,切实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的课堂吸收率。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堂上引入古典故事、古人的名人轶事,从而学习了解古人的精神、文化等,这样不仅了解了相关的文化还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传统文化的积淀。
二.发挥学校主要阵地,加强校园传统文化建设
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的主要阵地,所以学校这样的育人环境,要坚持从校园传统文化的建设[3],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传统文化建设,从而能够真正发挥校园传统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学校可以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比方说走廊、教室、宣传栏等来布置传统文化内容,从而营造多角度、多方位、立体化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零距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在很多学校都会有“井盖文化”,通过在井盖上绘制图画来体现校园传统文化,譬如井盖上画上一把古典乐器、写上一首古诗、描摹古人的山水画等,使学生低头的不经意间就能看到、知道、学习到,得到文化的熏陶。
学校还可以把传统教育寓于整个校园文化、学校环境之中,每天利用校园广播等平台播放关于传统文化的诗词歌赋。学校积极开展相关的素质教育,学生可以利用早自习、课余时间等,广泛开展传统文化活动,例如:“汉字听写大赛”、“古诗词背诵大赛”等,同事可以同学学校宣传栏、橱窗等宣传橱窗等布置有关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片、警句、诗词歌赋等,以此来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4],让学生在这样的文化氛围内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及内涵。
三.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延伸传统文化教育思路
高校教师、辅导员可以结合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工作实际,在中国的传统节日、纪念日中开展一系列具有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如进行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社会考察、公益劳动等,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自觉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加强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最終达到提升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增强传统文化教育效果,使高校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具生命力和感染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川老师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中有一个专栏叫:“节日谈”。例如:助残日里谈尊重、端午节里谈文化等,借助了文章讲传统文化,这样的方式得到了广大同学的认可,在“刷朋友圈”的过程中就学到了知识。
其他院校也要注重实践活动,也可以借助各种节日开展对应主题的教育活动,坚持寓教于乐和知行统一,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式、参与式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所以通过开展各种校园素质文化活动,让学生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通过再继续深挖以往的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的深厚文化内涵,更深入展开相关的文化育人活动,增强广大高校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的同感,坚定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例如:“雷锋月”里助人为乐,开展“雷锋伴我成长”、“雷锋与我同行”[5]等活动;“端午节”里爱国教育,开展“包粽子送温暖”、“一抹粽香情”等活动;“母亲节”里要敬老,“我送母亲一首诗”、“我为母亲唱首歌”等活动。这些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把继承传统美德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精神相结合,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同时以节日为主线,扩大教育的形式;以传统文化为主线,延伸教育的思路;以文化教育为主线,扩宽教育方式。
四.运用网络作为载体,拓宽传统文化教育视野
现在进入了网络媒体的新时代,辅导员作为跟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领路人”,更要跟上学生的步伐,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点与优势,把握在网络中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将QQ、微信等作为教育学生的辅助工具,发挥其最大的优势的同时,也要紧跟时代潮流,使用学生热衷的上网方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现在网络盛行直播、抖音小视频,其实学生的这些爱好在合法合理范围内并不会对周围产生不良影响,可以不用抱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中的“网红”,不要去制止他们的行为,反而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对学生进行教育。
辅导员也可以开直播,也可以利用这样的平台宣传传统文化,但前提是你所录制、直播的内容确实能够吸引广大学生,用网络流行的一句话,你确实能够“吸粉”。这种形式其实就是网络课堂的另一种形式,“海天考研教育机构”的一位老师,现在的“网红达人”张雪峰,他为什么能火,很多学生说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忽悠”,说他“忽悠”,其实是对他的一种称赞,因为他能够通过各种吸引学生的幽默语言将考研需要注意的事项、问题,结合各类段子讲出来,用最生动的方式记住你该知道的内容,让你听的过程中捧腹大笑,笑的同时记住了重点。这样受学生欢迎的“段子”,学生们利用发达的忘了传到网上,从而一传十十传百,自然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认可。他这种运用 “快乐学习法”的方式让学生去学习、接受知识、内容,势必会事半功倍。所以,现在的媒介很多,就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挖掘,通过更有效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6]也曾在多个场合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从在孔子故乡曲阜参观孔府和孔子研究院,到“五四”探望国学泰斗汤一介;从政治局集体学习纵论传统文化与国家软实力,到在北师大考察时明确反对“去中国化”;从外事活动中阐释中华文明与海外文明的交流互鉴,到万米高空的专机上倡导学古诗文经典……处处展现出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今天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新时代呼唤着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理论家,文艺创作、学术创新拥有无比广阔的空间,要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就更要求我们作为高校思政教师、辅导员---大学生思想的引路人,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大学生的熏陶和引领作用,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深入领会传统文化内涵,充分发挥传统文化渲染作用,在工作中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当代大学生,去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传统文化视域下創新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育人模式[J].老士翠.职业技术2017(05)
[2]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J].杨汉民.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03)
[3]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姚家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6)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教育传承的途径简析[J].李燮.四川戏剧.2016(01)
[5]试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过程[J].方依依.法制与社会.2016(09)
[6]高校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J].韩建华.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
(作者单位:天津职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