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转型视阀下扬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症结及对策研究

2019-08-27周杨

商情 2019年29期
关键词:经济转型旅游产业扬州

【摘要】经济转型期发展旅游产业是扬州实现经济增速顺利换挡、经济驱动快速转换、经济结构持续优化的必然举措与有效探索。面对当前扬州旅游产业存在的旅游景观同质化严重、城市规划预见性不足、旅游景点协同性偏低三大问题,扬州应该突出景点特质、改善城市配套、加强旅游宣传,从而实现景区品质的提高、旅游口碑的提升以及游客体验的改善,最终实现扬州旅游产业在经济转型期给予国民经济可持续增长注入动力。

【关键词】经济转型 扬州 旅游产业 景区协同

一、前言

古语云:“烟花三月下扬州”。扬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风景旅游城市,拥有着扬州瘦西湖风景区、大明寺、扬州凤凰岛生态旅游区、扬州东关历史文化旅游区、扬州明清古城区等多个高质量的著名旅游景点,旅游产业在扬州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据扬州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扬州接待游客总数突破七千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九百亿人民币,及时的为经济转型期的扬州注入了经济持续发展的活力(具体数据参见表1)。

由于国内旅游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国外旅游日趋便捷,在扬州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与困难,这将严重制约扬州旅游产业的高速、稳健、可持续发展。鉴于此,文章从经济转型的视域来探究扬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困难与对策,以期给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参考。

二、经济转型视阀下扬州旅游产业发展的症结

(一)旅游景观同质化严重,旅游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旅游景观同质化严重是全国旅游城市面临的共同难题,扬州也难以摆脱这个困境。并且,扬州旅游景观的同质化表现在两个层面:一方面,扬州的旅游景观与苏州、南京等周边景区的景观差别不大,这会极大的缩小扬州旅游的游客吸引半径,从而影响游客量,如西湖与瘦西湖、苏州园林与扬州园林景观等;一方面,扬州内部的景区同质更显著,基本都以园林景观与古建筑遗址为核心,这些严重制约了扬州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二)城市规划预见性不足,旅游产业的配套严重滞后

由于历史、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原因,扬州的城市规划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缺乏契合度,这制约了扬州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首先,在交通层面,扬州的交通规划滞后旅游发展需要,对外便捷的交通线路较少,对内公共交通设计欠合理,这严重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其次,扬州的酒店、旅行社、娱乐场所数量严重不足,难以满足现有游客的需要,从而使得游客往往仅在扬州短暂逗留,最后留宿苏州、南京、无锡等地,旅游消费不足。

(三)旅游景点协同性偏低,旅游产业缺乏集聚效应

不可否认,扬州拥有非常多的景点,这是扬州旅游产业的资源优势,但同时也给扬州旅游产业的做大做强带来困扰。第一,旅游景点多,但缺乏突出景点,从而缺乏核心竞争力,且知名度不足,而且还被周边景区制约,形成同质竞争,如西湖与瘦西湖、太湖与高邮湖等;第二,旅游景点多,但缺乏协同,从而给人散、乱、小的旅游体验,从而难以吸引游客来扬州旅游,旅游产业缺乏集聚效应。

三、经济转型视阀下扬州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对策

(一)突出景点特质,坚持求同存异的景区开发原则

突出景点特质是扬州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前提。景点之所以能吸引游客,就是因为具备“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特征,故而扬州的旅游景点开发必须注重特色的打造,如盐商文化的挖掘、运河风光的开发、美食文化(淮扬菜系)的塑造,从而提高扬州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与此同时,要坚持求同存异的景区开发原则,其中的“同”是要求景区的协同,要形成一个旅游景点路线图,吸引游客按照旅游路线游览。

(二)改善城市配套,优化扬州旅游区城市公共服务

改善城市配套是扬州旅游产业转型发展的核心。游客的吃、穿、住、用、行、娱是旅游产业链条中的重要节点,要实现对每个节点经济价值的挖掘,必须完善城市的旅游配套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进一步优化城市的公共服务。例如,改善公共交通,规范出租车与各类网约车运营;又例如增加星级酒店,并且对全市的餐饮卫生情况进行严格督查,改善游客的城市印象,争取留住游客的脚步,实现消费提升。

(三)加强旅游宣传,改善扬州旅游景区割裂的局面

加强旅游宣传是扬州旅游产業转型发展的补充策略。古代,扬州借助运河的交通优势,名扬天下,游客众多。在现代交通体系下,扬州显然已经没有突出的交通优势,故而要加大宣传,要深刻认识到“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状况。与此同时,要快速化解众多景点无规划发展的现状,要加强各景点的文化联系、设计连接等,实现景区协同。

四、研究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扬州,在经济转型期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是经济转型的有效路径与策略。当前,扬州旅游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配套严重滞后、缺乏集聚效应,这制约了扬州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鉴于此,基于扬州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源禀赋,结合其他旅游景区的先进经验,扬州应该加强坚持求同存异的景区开放原则、加速优化扬州旅游区城市公共服务、加快改善扬州旅游景区割裂的局面,最终实现扬州旅游产业高效、稳健、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朦.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7(19):67,69.

[2]赵刘,程琦,王友明.文化创意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研究[J].中国商贸,2014(21):200-201.

[3]杨娇.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18):101-103.

[4]张海涛.产业融合视角下惠州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90-93.

作者简介:周杨(1998—)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16级本科生,金融专业。

猜你喜欢

经济转型旅游产业扬州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扬州绒花”
延安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探析
经济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会计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我国沿海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量化测度
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构性特征、风险与效率提升路径
对旅游产业供应链构建的几点思考
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