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2019-08-26范美娟于剑光
范美娟 于剑光
一、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实践性和应用性非常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用人单位对畢业生快速适应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今后高校越来越多的专业都将采用工程认证的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对现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进一步修订,结合工程认证的标准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出一条高等教育和企业生产经营相互结合的办学之路,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2011年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物联网大会上,中国科学院姚建锉院士就明确提出有必要对物联网专业教学进行改革,需要探索新的适合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社会对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我国已把物联网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至2015年底,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达到7500亿元,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物联网行业将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30%左右,到2018年,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超过1.5万亿元,物联网在制造、物流、交通、电力、安防、医疗、环保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已有近250余所高校设置了物联网工程本科专业,有些学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已招收了四届本科生,物联网发展的战略需求及人才培养需求,使得专业应用型培养模式设计非常必要。物联网技术构成主要由三层:感知控制层、网络传输层、应用服务层。涉及到的关键技术有传感器技术、传感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嵌入式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社会对“物联网工程”专门人才的要求是:具备在物联网工程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物联网系统综合设计能力,掌握信息获取(传感器和信号检测相关知识)、信息传输(通信、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数据融合、云计算等知识)、应用层(应用软件开发、嵌入式系统开发)相关知识,能从事物联网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工作。
三、应用型高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
物联网工程专业具有鲜明的综合性、交叉性、应用性特点,以夯实学科基础,注重专业交叉,强化工程实践,培养创新能力为思路,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核心,以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为两条主线,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综合利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电子、通信、计算机等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应用型学科,针对该专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我校在培养方式上以合作的企业为实践基地,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势为立足点,以项目教学为途径,以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为目标,兼顾学生创新能力,强调多层次协同培养,利用校企合作,交叉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二)扩大交流,注重校企合作,走开放办学之路
应用型高校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物联网企业以及兄弟院校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交流,走开放办学之路。目前许多高校的物联网工程专业教学方式和课程设置相对比较独立,缺乏全国范围的教学沟通平台,阻碍了新学科的发展。物联网工程专业作为新学科有必要建立全国性的统一教学网络教学平台实现政府、学校、企业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此外,积极稳妥地开展对外合作办学,借鉴世界先进的专业建设经验,提高我国物联网人才的国际竞争力。物联网专业建设只有走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占领世界物联网人才高地。
(三)建立面向就业、面向生产实际的课程体系
物联网工程专业涉及的学科众多,涵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技术等诸多学科,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就不能仅仅是将多学科的相关课程简单的裁剪或叠加,再补充上和物联网相关的课程,这种做法存在很大弊端,导致课程知识较分散,不论是学生学习过程还是将来的就业都会感到迷茫。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究竟培养什么素质和能力的人才,答案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必须适应当前企业的需求,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企业急需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要努力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企业需要员工具备什么能力,我们就要努力培养学生什么能力。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的时候需要将企业的需求因素考虑进来,要在企业和公司参与的情况下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的设置必须和行业需求接轨,和企业需求接轨。采用一种“强内核,柔外壳”的策略建立柔性课程体系机制,这种课程体系既要将多学科间的知识交叉与渗透反映到教学内容中来,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物联网专业涉及的技术和应用的前提,还要不断充实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
(作者单位:哈尔滨华德学院)
课题名称:应用型院校物联网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与人才培养战略研究。
课题编号:GBB1318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