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于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共享经济
2019-08-26张松
张松
一、供给侧改革与共享经济综述及内在联系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经济学中,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分析中不可拆分的一对。经济发展应该既强调供给也关注需求,必须稳妥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许多的问题,最主要的还是供给侧结构性问题,这是国内外众多因素造成的,但其主要原因是我国经济體制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改革指的是在适度扩大需求总量的同时,通过对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调整与优化供给侧结构,矫正供需关系结构错配与生产要素配置扭曲,在短板上扩大有效和高端供给,实现供需平衡高水平发展,促进经济发展平稳且高效。
(二)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最早以分享经济出现在1978年的一篇论文中,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及2008年的经济危机推波助澜下,共享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已经渗透到多个行业,是经济繁荣的重要力量。共享经济是依托互联网技术,集合有价值的闲置资源,通过共享平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达到闲置资源的最大利用,其本质是资源占有者有偿的让渡资源使用权,提倡不求拥有,但求使用。它是以社会信用为核心,重新建构了社会生产协作关系,催生了以数据驱动的经济模式。
(三)两者的内在联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目标是利用改革方法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与共享经济的发展内涵与方向高度契合。第一由于产能过剩,出现了大量的闲置资源,共享经济可以让这些闲置或过剩的资源通过有偿让渡使用权,暂时出租给资源需求者,获得收益并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利用基于互联网的共享平台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信息错误的问题,能够直接匹配供给和需求两侧,并能减少交易的中间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生产交易的成本,提高顾客的购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为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帮助。第二在去产能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我国就业形势一直以来都比较严峻,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去产能的下岗职工就业困难也很大,而共享经济就提供了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让下岗职工以自我雇佣的形式加入到共享经济就业市场中,分享他们的体力或者脑力劳动以及其他们拥有的其他闲置资源,既创新了行业发展,增加他们的收入,又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第三共享经济能够减缓资源消耗,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共享经济减缓了资源的使用和浪费,促进了我国生态文明健康发展,这也是供给侧改革中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的需求。
二、供给侧改革下共享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困扰
(一)我国共享经济发展现状
1.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渗透深度不断增加。根据《中国共享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19》显示,2018年我国共享经济相比上年增长41.6%,交易总额达到2.94万亿元。其中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的交易规模位居前三甲,而其增长速度分别比上年增加97.5%、87.3%和70.3%。2018年共享经济飞速发展,为社会特定的群体提供了大量广泛的就业机会,推动了以网约车、共享住宿、共享外卖、共享物流等为代表的服务新业态的结构优化和快速增长。推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也为共享经济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
2.共享经济渗透产业越来越广,对整体经济影响巨大。我国共享经济经过高速发展,共享经济参与者约有7.6亿人,其中参与服务的人数有7500多万人,同比增长7.1%。截止2018年底,全球305家独角兽企业中中国占了83家,其中共享经济独角兽企业占比为41%。目前为止共享经济已经渗透到交通、物流、住宿、知识技能、制造业、生活服务、医疗、办公以及生产能力等多方面,从单纯的物品共享延伸到服务、知识、制造业等产业,不久的将来共享经济的热潮必将快速蔓延,共享经济的触角将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市场规模也将逐年增长。
(二)我国共享经济发展困扰
1.法律缺位、监管失效。共享经济为法律法规及监督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共享经济产生了产销者,模糊了消费者与供给者的界限,打破了雇主与雇员的关系,对传统的经济结构、劳动关系、社会关系、利益分配都有巨大冲击,使得现行的法律法规根本无法应对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共享经济发展中问题频频发生,比如ofo共享单车押金久久不退的问题。再比如滴滴在2019年一季度收到司乘双方车内纠纷冲突投诉8万余次,如何来厘清近8万余次纠纷的责任?如何来保障供需双方的权益,这对法律提出了新的挑战。另外,共享经济倡导人人参与,为监管也带来了困难。一方面共享经济门槛低、参与成本小,因此任何有闲置资源的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参与人数量巨大,政府监管也常常有心无力。
2.信任体制有挑战。我国是一个熟人社会,对陌生人信任程度低。我国的信用体制建设比较落后,居民信用意识薄弱,信用环境亟须培养和加强。而共享经济是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没有信任就没有共享。虽然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有一定的提升,正如淘宝的成功,也是充分利用了信用体制。但是目前得分制的信用评级体系是有漏洞的,许多商机通过非正常手段获得高分,误导消费者,也破坏了信用体制的可信程度。共享经济中也是如此,比如网约车连续发生几起命案事情,下车前要求乘客打5分好评,或者雇人刷单等等这些都会造成信任流失,会制约共享经济健康发展。
3.信息安全有漏洞。互联网是共享经济发展重要支撑。共享经济平台每天都会收集、处理大量的数据,并相应作出决策,达到快速的供需匹配。由于互联网及共享平台本身的不健壮性,存在安全漏洞,因此不法分子利用黑客技术对共享平台进行网络攻击,或者一些不法共享平台利用倒卖个人信息而获取收益等等,都会造成个人的隐私信息和财产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共享经济在信息安全上还有大的挑战。
三、供给侧改革下持续发展共享经济
(一)完善体制机制,给共享经济营造适宜的环境
共享经济对传统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经济、法律各種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从其根本点入手,完善共享经济的体制机制,让共享经济合法、合理、合情。首先,在法律上必须确保共享经济地位的合法性。共享经济颠覆性、创新性的发展会对原有的生产体系和技术造成冲击,一定会遭到现行经济产业、行业的阻碍和打击,因此对共享经济立法可以确立它是我国经济发展一部分的地位,也可以防止那些打着“共享”旗号的违法犯罪行为。其次,建立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共享经济治理体系。以互联网大数据为基础,建立现代化的监管策略,通过对共享平台数据监测,掌握共享经济活动的态势。要促进政府角色的转变,从控制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要建立平台、企业行业及个人多方参与的治理体系,发挥行业组织的专业优势,达到共建共治共享。最后,要完善社会信用体制建设,为共享经济繁荣提供富有的土壤。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入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结合信用体制制度的完善,才能杜绝和打击滥用信用体系的行为。
(二)利用共享经济扩大资源供给
化解产能过剩是供给侧改革重点之一,去掉产能过剩更有利于去杠杆的实施。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下,企业很难对产品的社会需求进行预估计,错误的需求估计导致产能过剩、库存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共享经济的出现为去产能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经济模式,共享经济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能够对市场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利用人工智能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让企业有针对性的设计生产计划及生产产品,达到供需两端信息对称,联系紧密,从而减少产能过剩、库存增加等问题。另外,对于目前已经产能过剩、库存的企业还能通过共享经济,充分利用闲置的过剩产能、库存,把这些资源整合到共享平台上去,重新对资源进行配置,提高经济效益,最大化利用资源。因此,供给侧改革下的共享经济能够在减少资源消耗的情况下,扩大资源的供给,既保护生态环境、去产能去库存,及时高效的运行模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利用共享经济实施供给侧结构变革
1.现代农业的共享经济路径。我国农业发展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当前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且单位成本高、竞争力弱,农民增收困难。要补足短板,只有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在产品质量和数量上保障有效的供给,要能契合消费者的需要。通过共享经济,能使农村闲置的土地得以流转,可以实行规模生产经营;可以让乡村旅游更具个性特色,更能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可以让农产品通过共享平台,以订单农业的方式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当然,还可以共享劳动力、农业技术、甚至农具农机等等,因此共享经济是现代农业发展中必定是不可缺少的一种经济模式,也是助推农业现代化重要力量。
2.为制造业赋能。传统的制造业可以通过共享平台,以车间、厂房、制造技术、设备、服务等为资源,相互共享交流,努力实现资源的有效流动,降低产品的成本,提高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并且通过互联网、共享平台、大数据等技术,能够比较准确的掌握市场的需求,促使供需双方平衡配置,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共享经济能为传统的制造业激发创新活力。
3.让服务业创新。我国的共享经济在服务领域发展最为迅速,在交通、住宿,教育服务以及生活服务方面比重很大。比如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美团外卖等等都耳熟能详共享服务业。共享经济为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提升了服务业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激发了大量的服务业新模式。在供给侧改变背景下,共享经济正不断向各种服务业渗透,势必能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消费需求增长。共享经济将成为服务业创新的一股最重要的力量。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