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探讨
2019-08-26杨绍安
杨绍安
摘要:红色文化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重要作用,为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增强大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而红色文化是国家和人民“不忘初心”的见证。本文依托“红色文化讲堂”,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弥补红色教育缺乏的现状,增強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想教育;红色文化讲堂
红色文化有重要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在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过程中传承红色文化可以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正确方向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多次强调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针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需要探索以“红色文化讲堂”为依托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将红色资源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1.红色文化内涵
红色文化主要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指的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和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大学生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使命感,通过具备历史和育人意义的红色文化资源的融入,使大学生坚定理念,以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民族精神、革命精神、社会主义价值观及开拓精神。
2.大学生群体特点
大学生群体而言,知识相对丰富,思想相对成熟,但自身特点鲜明。
首先,思想独立,集体观念薄弱。大学生年龄基本在18-22岁之间,他们对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不容易受其他人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和未来发展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除了上课外,一般与宿舍同学比较熟悉,主要以单独活动或小群体活动为主,集体主义观念薄弱。
其次,来源多样,个体差异大。随着大学的扩招,其生源呈现多样化,每个大学生的背景都不同,有专科升本科的,在高中毕业后直接进入大学学习的,有定向培养的,有在职参考的。统考的大学生一直呆在学校环境中,社会经验少;定向培养的大学生是参加工作后再进行继续学习,其就业压力小。
再次,知识层次高。大学生属于高知识层次主体,他们在大学教育期间有自己的想法,能正确处理自己的问题。有的大学生是为在工作后岗位上升而就读,有的是为了实现自己名牌大学梦想而就读,有的是通过大学学习的平台出国进修。
3.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讨
3.1拓展大学生思政课堂数量和内容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对思政课有明确要求,要求学习期间,要修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代史”、“思想道德素养”、“形势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无法增设的基础上,那么建议,在开设上述思想政治课程基础上还要以“红色文化课堂”的形式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请革命后代讲述英雄事迹等,以拓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3.2构建红色文化教育队伍
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主要是教育队伍资源不足。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多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毕业的研究生,他们对红色文化研究的比较少,缺乏系统的红色文化知识储备,他们不擅长研究和开发红色文化资源,很难将红色文化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构建红色文化教育队伍,如聘请从事红色文化的研究专家和学者等进入高校开展“红色文化讲堂”,讲述传统优秀的红色文化知识,以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转化,弥补红色文化教育队伍的不足。
3.3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的感染力
传统的思政课堂的课堂讲授教师擅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的逻辑讲授,这对夯实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基础有重要作用,但课堂会缺乏亲和力和感染力。“红色文化讲堂”是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和学者对革命英雄事迹进行讲授,可以为大学生营造一种亲切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有血有肉的故事提升课堂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如邀请杨得志将军之女杨秋华女士、龙开富将军的女婿赵延平先生等进行生动事迹的讲述,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3.4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
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政教研部、室)—思政课教师—研究生”的单一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会使大学生产生重智育、轻德育的感觉。而以“红色文化讲堂”为依托,可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和模式,符合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使思想政治教育在多元协同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形成一种大思政的教育模式。
总之,以“红色文化讲堂”为依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国家观等,使其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炳林,张泰城.2016——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王淑红.论红色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辽宁大学,2016.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