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青春在基层司法舞台上绽放光彩

2019-08-26尹众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小华邻里男孩儿

尹众

青春,是春天那一簇最艳丽的花,是夏天那一滴最多情的雨,是秋天那一片最火红的枫叶,是冬天那一朵最圣洁的雪花,我的青春如同这四季风景在基层司法工作舞台上绽放出绚烂光彩。

2016年夏天,我被选派到乡镇司法所工作,想象着司法警察庄严威武的形象,满怀憧憬地准备大干一番。可当我第一次走进司法所,面对简陋冷清的办公室,面对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对嘲讽谩骂的纠纷人,一股莫名的失落涌上心头。这就是我今后要面对的工作吗?内心感到无限迷茫,甚至产生了逃离的冲动。可想到自己来这里的初衷,我决定坚持下去。

转眼3个月过去了,随着与当地百姓的慢慢接触,随着对基层司法工作的深入了解,我的内心不再彷徨,取而代之的是感动,是敬佩,是力量。曾经翻阅了老同志的工作日志:调解张王两家的合同纠纷、为老李提供司法援助、去村学校开展普法宣传,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每一页都写满了责任和担当。一天天汗湿衣衫奔走邻里之间,一点点于无声处无私奉献。他们常对我说:基层司法工作点多面广,职权虽小责任重大,要淡泊名利,恪尽职守,用心用情让百姓沐浴法治的春风。老同志的谆谆教诲坚定了我奋斗的信念,让我全身心投入了工作。随着接手的案件越来越多,服务对象越来越广,慢慢地跟这里的百姓越来越熟络,我成了他们口中的好后生。每次听到这亲切的称呼,看着他们问题解决后露出的笑脸,我的心里总是暖暖的。

记得两年前的一天下午,我正在所里值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小心翼翼地推开办公室的门,身后跟着一个泪眼婆娑的男孩儿,我连忙请他们进来坐下,耐心倾听他们的讲述。男孩儿小华是老人的孙子,今年16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跟爷爷长大,原本品学兼优的他因长期缺少父母的陪伴,误入歧途结识了当地不良青年,之后辍学在家,被诱骗参与团伙抢劫,获有期徒刑一年,缓期一年,今天是他接受社区矫正的第一天。看着那紧张而迷茫的稚气脸庞,我暗下决心要尽最大努力帮助他。认真的思想教育,细致的心理疏导,每周都会抽时间到他家中走访,帮助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半年多过去了,我和小华成了朋友,他也变得越来越开朗。他曾多次对我说希望重返校园,学门技术,赚钱赡养爷爷。征求他父母同意后,我们多方奔走、几经辗转,终于为他争取到上学的机会。在结束了一年的司法矫正后,小华重新回到校园,开始崭新的生活。入学当天,我送小华来到学校门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眼中泛起幸福的泪花。那一刻,我深切体会到司法为民的真正含义,决心将一直走下去。

如今,我已在这里工作了3年。3年里有汗水、有泪水,有辛酸、有感动,虽然平凡忙碌,但却幸福充实。多少次,趟风冒雪深入百姓家中化解矛盾,只为邻里和睦,地區安定;多少次,顶着酷暑严寒奔走乡间小道,只为让寻求帮助的老人少跑一次腿;多少次,披星戴月,呕心沥血,只为农民工兄弟能早点拿到工钱回家过年。3年间我用双脚丈量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用心感知着千家万户的悲喜冷暖。我们的事业谈不上惊天动地,我们的故事也未必催人泪下,但却用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满赋激情的青春力量实现着维护群众利益、守护地区平安的司法梦。

虽然工作在平凡的基层岗位,但我愿成为燃烧的钢铁,用执着和坚韧将自己锻造成一把利剑,成长为让党和人民放心的忠诚卫士,将青春献给无上光荣的司法事业。我坚信,用无悔青春铸就的司法梦终将成为华夏大地最炙热的情感,最忠诚的礼赞。

猜你喜欢

小华邻里男孩儿
蓝衣小男孩儿
“邻里+”铸就崇川社会治理“小康梦”
看事
邻里图书馆
邻里之间
“邻里党建”增强居民幸福感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诚实汤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