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象助力科尔沁绿色生态建设

2019-08-26赵宇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通辽通辽市防沙

赵宇

科尔沁草原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直到20世纪中后期,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河流干涸、草原退化、沙尘肆虐,昔日连绵不绝的茫茫草原逐渐退变成连绵起伏的片片沙海。生态急剧恶化让当地人民饱受风沙之苦。沙进人退,道路、农田和草原被掩埋,农田低产甚至颗粒无收,牛羊被流沙围堵无草可吃。这就是40多年前通辽大地上演的悲歌。

风沙的无情逼近,激起通辽人民抗风沙的决心,全市打响了一场防沙治沙保卫家园的大会战。通辽气象人肩负起生态保护先锋队重任,几十年来,从三北防护林工程到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再到2017年实施的“四个千万亩”生态保护工程,每一项国家和地方重大战略,气象助力发展始终贯穿其中,保障着生态文明建设顺利实施。

如今,按照“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通辽市建立起以11个生态气象监测站、4部多普勒雷达以及卫星数据为基础的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监测体系,组建起一支以专业技术人才为核心的生态气象服务决策专家团队,逐步形成一套生态修复治理气象保障服务的技术路线和分析方法。围绕着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工程,综合应用地面观测、高分数据和卫星遥感技术,开展专项生态服务,科尔沁沙地、森林草原、湖泊湿地、植被变化等一系列生态评估报告被政府采纳,成为生态环境治理的科学依据。

十年九旱的气候环境,进一步坚定了向天要水的决心。早在2008年,通辽市政府便购置了全区首批人工增雨飞机。随着业务技术装备和作业体系逐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也从早期单一服务农牧业生产拓展到增加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森林草原扑火等领域。近年来,通辽市实施生态修复型人工增雨专项行动,飞机、地面作业频次逐年提升,2018年全市飞机、地面增雨作业已达200余次,影响面积达到5.95万平方公里。

防沙治沙同时,气象部门积极适应全市经济转型发展,做活“沙经济”,实现沙里“淘金”。针对沙漠水稻、锦绣海棠等干旱地区高附加值农产品,开展全程精细化气象服务。针对库伦旗、奈曼旗沙漠旅游产业,开发专题气象服务产品,重大旅游活动气象服务保障广受好评。

经过多年努力,全市累计综合防沙治理200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6%,90%以上典型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青山绿水的科尔沁底色得以恢复,通辽人民将绿色梦想变成了现实。

随着“新时代草原名城”壮美画卷的徐徐铺开,在自治区气象局与通辽市政府共同勾勒的新时期气象助力绿色发展轮廓上,围绕“四个千万亩”生态恢复保护工程,通辽气象人决心将生态气象服务体系刻画得更加细腻,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加坚实的气象保障,让茫茫科尔沁草原一碧千里,更加生機盎然。

猜你喜欢

通辽通辽市防沙
王舒作品
通辽地区辽代文化遗产现状
刍议通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新时代视阈下城镇化发展道路刍议
数万市民逛展会感受“内蒙古风情”
改革开放以来通辽民族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