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08-26洪光运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洪光运

摘 要:在引导孩子在教材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教师也要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做出贡献。本文就如何开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關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情景教学

一、情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的数学思维教育中,教师应直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能根据数学思维分析、观察和思考相应的实际问题,进而更深入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帮助他们未来的数学学习。

情景教学的方法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方式,它在课堂导入阶段的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但它不是其他阶段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唯一途径的相关内容。降低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难度,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在小学的阶段,由于学生知识最弱,当他们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如果他们不能从基本的角度理解问题的含义,通常的做法是把它与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不熟悉的事物来解决相应的问题。老师可以利用学生的思维习惯和现有的知识背景,有效地结合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设计相关的数学内容,为学生创造熟悉的情境进行课堂导入。

二、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导图”是学校教育研究者所称的“心智图”,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它最大的特点是借来的词汇和图像,这是记忆材料与图像结合的关键点,利用人体周围大脑的不同功能,促进对学习知识的准确识别,同时开发人脑的潜能。运用思维图教学,是视觉原理在小学课程标准中的体现,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基于现有的小学学生的思维方式,直觉和启发的原则缓慢的发展,还应该避免在数学教育的过程中出错。但严格的教学属性“主题”是教师反映缺乏思考在课堂教学的原则。可以说,老师在运用思维导图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清晰、合理、简单的思维导图。为了能达到教学的效果,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单位转换”课程的长度、时间、体积等转换内容很多,学生容易混淆其概念。合理使用思维图可以获得清晰的知识,如图。

在教学中,无论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和所选择的教学方法的发展,并要适应当时的情况和课堂,从而真正“适应课堂条件”。小学数学的课堂标准明确规定,学生应进一步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探索能力,巩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这一标准的基础上,小学的数学教师应采取更加合理的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实现自主学习,通过课堂学习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从更多的考核方式来看,它将是大量的数学知识呈现。同时提高学生的认识,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

三、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学生学习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简单的验证方法来解答,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动手去操作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兴趣,还能使学生改变对数学公式的固化理解,进而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不断地训练数学思维。

例如,在讲授“不少于”的实际问题时,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肖琳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小红收集了比肖琳多4个的矿泉水瓶,而小青收集的瓶子比肖琳原来少了3个,那么,小青收集了多少瓶?小红收集了多少瓶?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了解小红比肖琳多收4瓶和小青比他少收3个瓶子之间的定量关系。老师可以让学生们拿出刚刚准备好的卡片,先拿出肖琳收集的瓶子的数量,然后把小红收集到的瓶子数量拿出来,通过操作,学生们发现:小红将4瓶的瓶数收集到比4瓶还要多,即超过13瓶,把13瓶和4瓶放在一起,所以再加起来。在同一次操作中,小青的收集瓶子少于13个,其中3个应从13个中删除。因此,通过减法解决了这些问题。老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该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摆动和计算两个数字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际操作中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思维能力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