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预后影响分析
2019-08-26谭越钟万芳赵庆莲颜跃萍
谭越 钟万芳 赵庆莲 颜跃萍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实施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卒中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昏迷量表(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可有效改善患者GCS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效果,故该方案值得推广。
关键词 急性重症脑卒中;护理;卒中单元重症监护;预后影响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脑卒中疾病的最常见原因为患者脑部血管内壁的小栓子发生脱落,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动脉栓塞,即脑卒中。一旦患者发生脑卒中.则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面部、手脚突然性麻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暂时性失明等情况[1]。为了探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护理中实施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其预后的影响,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76例,现将不同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急性重癥脑卒中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观察组给予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卒中常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选取标准:①入选前均经我院CT或MRI检测确诊为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②诊断标准符合《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关于脑卒中的描述[2];③支持本次试验,能够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护理与调查研究。
方法:(l)对照组给予卒中常规护理干预:根据患者的病情,科学合理地进行药物静脉注射,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通风的治疗环境,保持室内光线、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清新,防止患者合并感染的情况发生。(2)观察组给予卒中单元重症监护护理干预:①48 h内属于重症监护时间:在此阶段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控,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理,如持续24 h患者无异常情况发生,则可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间断性监护;②24 - 48 h阶段:根据患者临床指标,检测患者血糖、血脂情况;③采取合理措施控制患者并发症尤其是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3];④早期康复训练:对部分术后恢复良好、生命体征较为平稳的患者可引导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⑤健康宣教:给患者及其家属讲解脑卒中疾病的发生原因及治疗过程,同时向其讲解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及康复锻炼的重要性,纠正患者及其家属的错误认知,使其以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临床工作。此外,及时疏导不良心理,结合患者性格特征及年龄段实施针对性心理干预,消除患者的心理顾虑,使其保持心情愉悦。
观察指标:采用意识障碍程度昏迷量表(GCS)对患者护理后意识恢复程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评定,评分频率为1次/d,至患者评分达15分或出院为止。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软件对本组试验中所有数据进行统一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进行表示,用x2进行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进行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比两组GCS评分情况: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一般情况下,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恢复期在初次发病的3-4周内,而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初期内实行科学有效的卒中单元重症监护能够准确地对患者恢复期内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恢复质量[4]。本组试验中,实施了卒中单元重症监护的观察组患者其临床病证改善程度及各项生命指征恢复情况均好于实施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综上,临床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可有效改善患者GCS评分,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手术效果,该方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郝秀,周亭亭,张翠翠,等.对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进行卒中单元重症监护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5,(16):77-78.
[2]莫美华,林小兰,冯艳玲,等.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应用于急性重症脑卒中的临床优势[J].中国医药科学,2016,(11):121-123.
[3]陈蓉,唐丽,王映华.卒中单元重症监护对急性重症脑卒中的应用效果[J].医药前沿,2018,(6):268-269.
[4]杨焕芝,娄秀娥,李静,等.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在急性重症脑卒中患者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8,(2):275-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