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堂中提升文化素养的有效途径

2019-08-26陈颖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大象素养英语

陈颖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初一的时候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作为起始阶段知识相对来说较为容易,所以这时他们对英语学习往往非常感兴趣。但是经过了一年的学习后,英语这层神秘的面纱已经被层层揭开,并且随着英语词汇量的增加,以及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令这阶段的一些学生望而生畏,久而生累,最终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动力。

曾有一名校长说过,教材不是孩子的世界,世界却可以成为孩子的教材。英语本身就代表着和中国文化存在差异的西方文化,它拥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特有的教育与文化价值,需要学生具有全球化视野,需要学生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中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导向,英语课程的文化价值和意义正是依托于具体的词汇等知识而得以实现。作为英语教师,在理解把握课标的前提下,在课堂中通过融入文化意识,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文化素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一、创设情境,培养文化意识

俗话说的好:“A good beginning is half of success.(良好的开端便成功了一半)”在我们课堂开始之前可以利用各种方式为本堂课的话题创设情境,比如,在初一上教颜色时我带了颜色不同的圆气球,让同学们选他们最喜欢的并告诉我原因,先说出的就可以得到气球,学生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使气氛非常热烈,这时我会及时追问到中国人最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那英美国家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些颜色的?话题也自然而然的围绕颜色谈论起来。除此之外,我们可以传统习俗来帮助我们创设情境。记得在读一篇阅读时,文章涉及了龙舟节,课堂开始我讓学生模仿表演一些端午节的习俗,然后让学生猜测节日,再解释龙舟节的来历,紧接着我会问到英美国家的人也喜欢龙吗,当未知的大洋彼岸的生活和自己熟悉的方式不同的时候,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热情很容易调动起来,这时再适当的拓展一些关于龙的文化,在西方神话传说中,龙是邪恶的象征,是一只巨大的蜥蜴,张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所以在英语中引起的联想与龙在汉语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同,在英语中如果说某一个人像dragon并不是好的意思。

二、巧设疑问,探究文化差异

英语的学习不像母语容易,缺乏语言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差异是大多数学生会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如果问题也就是任务设置得当,那么必然会调动学生对不同文化探究的的积极性。每阅读材料的时候我都会给学生给出一些问题,最大限度的保留他们的好奇心,在思考问题时能尽可能以英美人的角度去理解,激发他们探讨的热情。比如,读到健康和食物的话题时,可以设问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让学生根据所见所闻发表自己的观点,再介绍英美的饮食规律,饮食习惯,餐桌礼仪,再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进行探讨,“你认为哪些礼仪是有趣的?”“跟我们的礼仪有哪些差异”“这些习惯都是健康的吗?”“你认为哪些是健康的?为什么?”。而每当遇上西方节日时,比如圣诞节我会问到“我们可以放鞭炮吗?为什么?”“那我们吃什么过圣诞节呢?”学生们讨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后,课堂效果也会提高不少。读到音乐时可以介绍Beatles,Michael Jackson,Whitney Houston, Taylor Swift等等。最后还可以抛砖引玉地提问“除了教材上获得的有限信息,还有哪些文化差异需要我们注意?”这样学生以后在任何时候都会思考留意到文化的问题。

三、善于倾听,提升文化素养

现在我们的课堂要求让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讲解着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着者;而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逐步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求者。如果我们连学生会什么,不会什么,还能做什么都不去倾听不去了解,那么永远也不可能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再者,现在我们正处于信息量膨胀的时代,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也多种多样,加上他们的思维机具个性,思考问题时天马行空,倾听他们也能使教师“教学相长”。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次习题中出现了dangerous这个单词,当时还没学我随口问了句有同学知道吗但是并不期待有人能答上,就在这时一个较为外向的女生举手回答道“老师我知道是危险的意思,因为有首歌的名字就叫dangerous”我惊讶的点头赞许,她见状马上唱起来“she is dangerous, the girl is so dangerous”全班气氛一下热烈起来还为她打起了拍子虽然她只会这两句,我鼓励道“Its so great.”并让全班学习理解了这两句,也让这个孩子介绍了迈克尔杰克逊相关事迹,这下大家都牢牢记住了这个较复杂的单词。其实每个学生都有他闪耀的地方,需要老师去挖掘去鼓励,课堂才能呈现出无穷的活力。还有一件事,当时我们学习大象在泰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大象现在的濒危处境,联系到生活中屠杀大象的情况,我问学生这些行为正确吗?马上有学生说到象很聪明,我马上问到那怎么让这么聪明可爱的大象远离危险呢,引导学生开始小组讨论,没想到的是学生给出了很多方案,比如“送到大象收保护地”“不用象牙制品”有一个平时不怎么爱发言的学生怯怯地回答道“我们可以学习保护大熊猫的做法一样领养大象”,他在同学们的掌声中不好意思的坐下。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任何伤害动物的行为我们都应该坚决反对和制止,人类必须和自然和谐共存才能繁荣发展。学生们在课堂中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到了多元化的文化,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热爱自己的文化,并逐渐树立具有开阔视野的文化人自信乃至民族文化自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国家意识和民族意识,从宏大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树立正确的理解包容的价值观,具有积极向上、健康生活的心态,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爱尔兰诗人、剧作家和散文家威廉?巴特勒?叶芝曾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学生文化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第一步既非完整的知识结构,也非严密的逻辑论证,而是开启学生的热情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探究根源,自主地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这样才能形成学生自主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大象素养英语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认真的大象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