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安县雷暴日数变化特征分析

2019-08-26董彤邓圣董玲郑劲光

农业与技术 2019年13期
关键词:小波分析雷暴

董彤 邓圣 董玲 郑劲光

摘 要:本研究根据乐安县气象局1960—2017年的逐日雷暴资料,利用线性趋势分析、小波分析和Mann-Kendall突变检验对乐安县近58a的雷暴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安县属雷暴多发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7.8d,近58a间雷暴日数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平均每10a减少5.8d;年雷暴日数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年雷暴日数明显减少,且在1994年发生了突变;夏季雷暴发生最频繁,春季次之,秋冬季雷暴活动最弱,春夏两季共占全年的86.63%,秋冬季仅占13.37%;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与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全年每月都可能出现雷暴,雷暴日数的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峰值为8月,3—9月为雷暴多发月;雷暴变化发生在白天的频次较高;年雷暴日数存在2~3a、8~9a及18~20a周期变化特征,其中,18~20a为第1主周期、2~3a、8~9a为次周期。

关键词:雷暴;小波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气候学;乐安县

中图分类号:S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0715061

雷暴是由发展旺盛的积雨云引起闪电、雷鸣现象的局地风暴,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天气,具有极强的破坏性和杀伤力,直接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1-5]。乐安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处于华南气候区与华中气候区过渡地带,亚热带湿润季风影响明显,也是冷暖空气交汇的地带,雷暴天气偏多,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毁灭性特点,涉及到各行各业与千家万户,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危害,影响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本研究利用抚州市乐安县1960—2017年的雷暴资料,分析雷暴日数的变化特征,为当地雷电灾害防御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1 资料来源和研究方法

本研究雷暴日数据来源于抚州市乐安县气象局1960—2017年的逐日雷暴观测数据。其中,1个雷暴日指的是乐安县气象观测站在某一天记录到1次雷暴,而无论该天的雷暴发生次数和持续时间;年雷暴日数指一年内全部发生雷暴日数的总和[6-7]。四季划分:春季(3—5月)、夏季(6—8月)、秋季(9—11月)、冬季(12月—次年2月)。研究方法包括线性趋势分析、Mann-Kendall 检验、小波分析等方法[8-10]。

2 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分析

2.1 雷暴日数年际变化

1960—2017年间乐安县共出现3353个雷暴日,年平均雷暴日数为57.8d。雷暴日出现最多年份为1975年,有93d,最少的年份为2003年的34d,两者相差2.7倍,从线性趋势变化可知,年雷暴日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8d/10a,即雷暴日每10a减少5.8d,且通过了M=PEC×SEC×TC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1960—2017年间乐安县雷暴日数下降趋势显著。从5a滑动平均变化曲线(图 1)可以看出,雷暴日数的年际波动明显,具体表现为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前,乐安县年雷暴日数呈下降趋势;60年代后期—80年代初期,大致呈增多趋势,80年代中期—2017年则大致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从图1还可知,20世纪60年代—20世纪末期,乐安县年雷暴日数基本都在平均值以上,且数值较高,为雷暴多发期;21世纪初—2016年的年雷暴日数基本在平均值以下,数值较低,说明该阶段内雷暴活动较少。

[HT5.][HJ0][HJ][HT][JZ][HT6.][HJ0][HJ][HT]

2.2 季节变化特征

从乐安县各季节平均雷暴日数及占年的总雷暴日数的百分比来看(表1):乐安县夏季雷暴发生最频繁,春季次之,秋冬季雷暴活动最弱。其中夏季平均雷暴日数占全年的52.59%,春季雷暴日数占全年的34.04%,春夏两季共占全年86.63%,而秋冬季仅占13.37%。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与我国的季风进退的季节性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乐安县的雷暴日数的季节变化还与气温 、降水的季节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大致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时,雷暴日数也随之增加;气温下降,降水减少时,雷暴日数则随之减少。春季,锋面过境前后,槽前、切变线附近冷暖空气交界区存在强烈的辐合和上升运动,易引发雷暴天气,并可能伴随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夏季,乐安县受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副高缘控制,高温高湿的空气积累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当有外系统侵入时易引起雷暴。秋、冬季莘县易受西北气流和冷高压控制,大气层结较为稳定,因此较少出现雷暴天气。

2.3 月变化特征

从图2可知,乐安县全年每月均有可能出现雷暴,雷暴日数的月际变化呈单峰型,峰值为8月,有660d。3—9月为乐安县雷暴的多发月,共有3182个雷暴日,约占全年雷暴日数的76.6%,乐安县各月雷暴日数极端高峰期与气温、降水极端高峰期一致,均出现在8月;7—8 月是雷暴发生的高峰期;3月、4 月、5 月、6 月、9月是雷暴的次多发期;1月、2月 、10月、11月、12月是乐安县的雷暴少发期。

2.4 雷暴的日变化特征

本研究把1d分为白天(08:00—20:00)、夜間(20:00—次日08:00)2个时段,并对1960—2017 年间乐安县逐日雷暴频次进行统计,通过图3发现,近58a间,乐安县白天共出现雷暴日数有2688次,占全天累计出现次数的64.7%;夜间累计出现雷暴日数有1466次,占全天累计出现次数的35.3%。从图3可以看出,乐安县雷暴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即雷暴发生在白天的频次较高。

2.5 雷暴日的突变分析

应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方法,对乐安县年雷暴日数进行突变检测,从年雷暴日数Mann-Kendall突变检验曲线可以看出(图4),20世纪60—80年代中期,UF值在零值上下波动。年雷暴日数变化趋势不明显,从80年代末开始年雷暴日数明显减少,且通过了a=0.05临界线,UF和UB曲线在1994年相交,表明年雷暴日数在1994年发生了突变。

猜你喜欢

小波分析雷暴
新德里雷暴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地域雷暴日数变化规律及特征分析
阜新地区雷暴活动特点研究
广西富川县雷暴气候特征分析
小波分析在桥梁健康检测中的应用探析
韶关市雷暴时空变化的特征分析
罗甸县近50a雷暴气候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