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原生家庭视角下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探析
2019-08-26陈佳丽
摘要:本文从原生家庭视角出发,探讨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表现及产生的原因,对原生家庭问题背后的社会、文化等差异性进行分析,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积极面对自己的人生。
关键词:原生家庭;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早已成为学校、社会等重点工作,但尽管各高校在这方面已经加大防治力度,近年来大学生自杀、犯罪等现象仍时有发生,数量只增不减。可见,大学生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的人数正在逐渐增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依然不能松懈。
原生家庭是指子女未婚嫁之前,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家庭,是个体最开始接触的环境。自“原生家庭”一词被热议之后,许多人把自己不好的境遇和行为习惯都归咎于自己的原生家庭,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情绪的发泄口。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是否真的如此之大?我们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原生家庭的问题?
一、大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的具体表现
大学生的情绪丰富且多变,容易受周围环境和事件的影响,但由于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极易产生如焦虑、自卑等消极情绪,更有甚者还会做出自杀、吸毒等极端行为。
(1)情绪情感问题
①孤独心理:部分自我认知不够充分,自尊水平较低的大学生常会感到孤独,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善于人际交往,不断地回避和减少各种社交活动,久而久之他们的交际圈越来越窄,孤独感与日俱增。有研究指出,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的大学生为了宣泄自己焦虑、孤独等负面情绪,会避免与他人接触来让自己保持独立的状态。在他们看来,独自一人的状态更能带给他们安全感。
②自卑心理:存在自卑心理的大学生会在各方面过分低估自己。部分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后发现比自己优秀的人太多,形成了明显的心理落差,从而出现了自卑心理。而一些敏感多疑的大学生则太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总觉得他们在轻视自己,过分放大了自己的缺点,因而渐渐变得自卑。
③逆反心理:具有逆反心理的大学生思考问题时比较感性,处事容易冲动,以自我为中心。部分大学生崇尚个人主义和高消费,容易出现如暴力行为、贿赂行为等不良行为。
(2)人际交往障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上交友,他们更愿意通过网络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而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社交活动。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让许多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功利和自私,他们更多的从利己的角度去寻找交往对象,不追求“志同道合”等精神层面的朋友。一些性格内向、自卑的大学生则怕自己受到伤害,又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评价而常常感到人际交流困难。
(3)考试焦虑、厌学
大学的学习成绩与学位证书和学历证书息息相关,因此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仍是首当其冲的一项任务。部分大学生为了保证每门课程都能合格,常在考前通宵复习,考后又担心成绩因而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而还有部分大学生为了能获得奖学金或争取荣誉,他们对自己的课程成绩要求过高,导致情绪过于紧张,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在面对竞争如此激烈的社会环境,许多大学生选择考研或出国留学来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他们对自己的学业要求极高,容易产生考试焦虑、厌学等负面情绪。
(4)过度沉迷于網络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里,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了大学生的标配,有调查表明,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网瘾。一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不善于言辞,害怕与人面对面交流,于是把个人的情感都投入在网络社交上。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把过多的精力和金钱花费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
(5)不良行为和嗜好
大学生的自控力和认知力还没完全成熟,遇人遇事很容易被周围环境和同伴的不良行为和嗜好影响,产生如不明文的举止和言语、考试作弊、过度消费、抽烟酗酒等问题行为。部分大学生因为结交了不良的社会朋友,最终辍学、吸毒等走上违法道路。还有一些大学生由于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品行紊乱,出现如逃学、偷窃、打架斗殴等行为表现。
二、原生家庭对大学生心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由家庭中每个成员通过语言或行动进行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氛围。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一般而言,成长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其性格较为开朗、乐观积极;而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长期争吵,极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自卑、孤僻等消极情绪。已有研究证实,不和谐的原生家庭氛围会使青少年产生孤独、怪异等性格,严重情况下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以及其他精神疾病[1]。
(2)父母的关爱
父母的关爱在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对孩子投入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那么其子女一般性格开朗、善良正直、善于交际。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过于忽视或过度关注则会产生负面影响。如很多山区父母为了赚钱养家外出打工,把子女留在家乡让家里的老人照顾;在很多大城市存在“周末夫妻”,他们平日为了工作分离两地,只有在周六周日才有时间一起回家陪伴孩子,这些缺失了父母在旁关爱的孩子常会感到孤独,缺乏安全感。心理问题严重的孩子极有可能与社会上的不良分子结交,被诱导做出一些抢劫、吸毒等违法犯罪行为。而许多来自独生子女家庭的大学生,由于长期生活在父母、长辈等人的宠爱和保护下,使他们逐渐变得懒惰、自私、任性。
(3)父母的婚姻关系
Bowen家庭系统理论观点认为,个人过去在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关系模式和亲子关系模式将会持续影响其未来的重要人际关系,在亲密的人际关系中,人们倾向于复制早期原生家庭中所建立的关系模式[2]。成长在父母婚姻关系和谐的家庭中,孩子会有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性格温顺善良,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如果孩子在父母婚姻关系不和谐的家庭中成长,容易变得焦虑、敏感、多疑。而夫妻争吵、家庭暴力等行为更是会造成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使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消极和暴力。除此之外,父母离异也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由于缺少完整的父母关爱以及和谐的家庭氛围,使孩子在内心深处觉得自己是不完整的,因而产生自卑、孤独等消极情绪。
(4)父母的教养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Baumrind把父母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宽容型和专制型。权威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子女有合理的期望,对孩子的成长表示关心和爱护,处事民主。在这种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一般较为自信,懂得为他人考虑,有较好的自控力。而成长在宽容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由于父母的过于溺爱或过于放手,导致他们自私、霸道、独立性差,缺乏责任感。这类子女在进入大学之后便仿佛失去了生活依靠,遇到困难只会逃避,也不善与人交际,从而产生孤独感、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行为问题。而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他们的子女多会因为父母过于强烈的控制欲而产生逆反心理、焦虑等消极情绪和行为问题。
三、如何正确看待原生家庭
无论原生家庭是健康或是存在问题,原生家庭中的婚姻关系、家庭氛围、教养方式等因素的形成并不完全取决于父母,它们是时代作用下的产物,受个体、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社会里成长起来的父母这一代人,比起精神需求,他们更注重物质需求的满足。在物资匮乏的年代里,温饱是生存下去的唯一动力,哪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精神层面的问题。于是在养育下一代时,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受同样的苦,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他们认为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就是爱孩子、对孩子负责,却忽略了孩子精神层面的需求。
传统的中国式教育常伴随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父母对子女的学业、成长、职业等各方面都抱有高期望,导致子女长期承受过高的心理压力,产生焦虑、反抗等心理行为问题。部分父母打着“为你好”的理由,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替孩子选择专业,从而导致孩子产生厌学、逃学、考试焦虑等负面情绪,更严重的还可能产生怨恨、愤怒等逆反心理,使亲子关系越发紧张。
社会的变革,经济的发展,思想的推成出新等促使中国家庭的形式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差异也越发明显。“物质”与“精神”、“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等这些相对立的因素都是横跨在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鸿沟。父母用他们时代的文化来教养已经处在另一个时代的子女,因而很多原生家庭冲突的出现也就有理可寻了。
(2)创伤的代际传递
创伤性事件的影响不会终止于亲身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当事人,也会波及到处于该环境中的重要他人③。一般情况下,创伤性事件可分为两类:一种是集体性重大创伤事件,如严重的自然灾害、战争、大屠杀等,受害群体多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一代人;另一种是对个体而言的创伤,如暴力、虐待、斗殴等。创伤的代际传递主要表现为创伤的影响会在下一代或多代之间进行传递。
在中国,出生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父母,大多数都经历过集体性创伤事件,例如抗日战争、南京大屠杀、唐山大地震等。经历过创伤后的父母,作为那个时代的“幸存者”,大部分存在仇视、焦虑、紧张等情绪问题,在情感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去考虑孩子的情感需要,也就很难与子女产生共情。父母承受的创伤将会伴随子女整个成长过程,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了孩子。除此之外,父母应对创伤的防御方式也会传递到孩子身上,創伤者后代可能更多地采取回避、压抑、隔离的行为方式[3]。
如果我们把父母不合理的言行与他们的时代背景相结合,换个角度看待原生家庭的问题,或许对父母能够多几分理解。
四、结语
原生家庭对个体的影响确实存在,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也并非全部都是负面的,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自己的原生家庭。不要把对现状的不满全部归咎于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也是在社会、家庭、个体相互作用下的产物,他们也是第一次为人父母,也可能经历过伤害和痛苦。因此,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在思考问题或做出决断时都应该站在对方的立场,积极沟通、理性分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打造一个健康的原生家庭。与此同时,大学生必须意识到自己才是决定人生的主体,应该学会积极面对问题,与过去告别,学会爱自己也爱他人,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参考文献:
[1]梁夜伊,张守武.原生家庭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1).
[2]卢婧,曹莉莉.混沌理论视角下原生家庭影响力探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3]林瑶,吴和鸣,施琪嘉.创伤的代际传递[J].心理科学进展.2013(9).
作者简介:陈佳丽(1990.7)女,汉族,浙江绍兴人,本科学历,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