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lan-jalan”雅加达初体验
2019-08-26朱贝特
朱贝特
雅加达,道路上交通拥堵
初到雅加达时是中午,空气中弥漫着东南亚国家不变的湿热。
等行李的时候发现,行李转盘上方的屏幕播有监控录像,可以清楚地看到行李是如何被运输人员转移到行李转盘上的。屏幕上还标有每个航班从运输第一件行李到最后一件行李所需的时间,这套人性化的设计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而当我从横悬在空中的桥梁走出机场时,头顶上方不规则形状的玻璃,因为阳光的折射熠熠生辉,营造出了无比豪华的恢弘感。
整座機场的恢弘气势、机场内人性化的设计、崭新舒适的内装,让我惊讶于印度尼西亚这个国家的现代化程度。一个全新的世界也由此在我面前展开。
人口是北京1.5倍的雅加达至今只有一条地铁。
拥挤的交通
踏出异国机场的第一步总是让人感到惶恐的,出租车就是第一道选择题。这里除了Grab和Go-Jek(印尼版“滴滴”)外,还有Blue Bird可以安心乘坐—它是印尼本地价格最公道的出租车公司,也有高级别的Silver Bird和Golden Bird以供乘客选择。
从机场出发去市区,在某一刻,若你发现远处突然出现了高楼群,又或者车速开始变慢,那么就已经到达雅加达市区了。
对于生活在雅加达的人来说,塞车是人生的一部分,雅加达市内的交通在高峰时段几乎是停滞的。这是由于雅加达人多,但市内主要交通仍旧是平面的。
虽然建设多年的地铁在今年3月终于开通,有助于缓解一部分交通压力,但2018年年末北京的常住人口是2154万,有22条地铁线路都显得拥堵而脆弱,人口是北京1.5倍的雅加达至今只有一条地铁线路,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曾经的一个傍晚,我在会议结束后赶赴另一个饭局,眼看着出租车即将到达目的地,却因为司机一个失误转错了路口;本想着回转就好了,却发现我们眼前是一条笔直的、车水马龙的主干道,车道中间被绿化隔离带分割,两边高楼林立却没有一个岔路口。在被堵了近30分钟后,我选择下车,穿高跟鞋徒步2公里前往最后的会面地点。
若你不想在高峰期被堵在路上,也不想和我一样穿高跟鞋长途跋涉,东南亚特色的摩的服务可以一试。摩托车的灵活性大,搭乘的价格也便宜,也更能让人体会什么是“炎炎烈日”。
Grab和Go-Jek作为印尼的两大出行巨头,都提供摩的服务。通过APP叫车后不久,你的骑士就会骑着一辆摩托车出现。他们通常会身着统一的绿色制服,头戴有Logo的安全帽,手拿一只手机左顾右盼,在和你眼神交汇的一瞬间确认彼此身份。然后,他会拿出为你准备的另一顶安全帽,载你前往目的地。
有一次我从雅加达火车站走出来,抬头就看到了在广场上排列整齐的摩托车,以及淡漠地坐在车上低头滑手机的司机群。这时候的我,倒是有点怀念起没有网约车的时代,出站时被司机一拥而上,紧张又刺激。如今只能在站台上落寞地打开APP,寻找离我最近的骑士。
交通问题一直是压在印尼政府身上的重担,雅加达除了一些街道逢特定日期对单/双数车牌号限行外,每周日的早上也是雅加达的无日。
那日清晨,各大主要路段都不准车辆行驶。于是,无数的运动社团(慢跑、骑行,甚至街舞),都在这个时候“攻占”雅加达的各大交通主干道。人们在运动的同时,也能呼吸清晨的新鲜空气。
缤纷的头巾
印尼官方承认的宗教共有6个(伊斯兰教、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印度教、佛教和孔教)。大部分印尼人需要从中选出一个填在身份证上,虽然也可以不填,但会因此惹来一些麻烦。2017年,印尼宪法法院废除了身份证上只能填这6大宗教的规定,允许其他信仰的存在。
2019年4月1日,雅加达,地铁线路首次商业运营
不过,印尼的穆斯林大概占总人口的90%以上,大部分属于逊尼派。作为全球人口排名第四的国家,印尼穆斯林人口成为世界之最。不过,印尼并非政教合一的国家,并致力于各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处。
雅加达的独立清真寺对外国友人非常友善。
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听说穆斯林需要每天做5次礼拜,我就在想:一个人如何在早上太阳还未升起的时候,就要起床向着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呢?每天5次礼拜,岂不是日常生活都要被打断?直到渐渐去了好多个国家,遇见了不同的穆斯林,才发现他们虽然信仰同一个宗教,但是对宗教的理解乃至虔诚度,都是因人而异的。
以穆斯林女性最明显的服装标志来说,要不要在日常生活中佩戴头巾,戴什么样的头巾,按照每个人的虔诚度不同,都可以自由选择。不同于一身黑、包住口鼻的中东穆斯林女性形象,在雅加达,大部分的穆斯林女性会在出门时佩戴一种叫Hijab的头巾(其他还有Al-Amira、Shayla等头巾样式)。
Hijab不是纯黑的,而是色彩缤纷的,印尼女性会根据当天的服装,去搭配不同颜色、款式的头巾;头巾的佩戴方式也是千变万化的。她们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态度,都通过这一小小的头巾展现出来了。
雅加达的小孩子
也有专业的设计师来设计符合伊斯兰教义规范、又能充分显现自己个性的服装。大家都很熟悉的优衣库,就在东南亚国家贩售Hijab,而且由于受到了非穆斯林消费者的欢迎,已开始扩大到全球的店铺。
在YouTube上搜寻,更是可以轻松找到很多穆斯林女性开设的专门教人如何打扮、化妆、戴头巾的频道,有些频道甚至有上百万的粉丝。和人分享美好的事物还能赚钱,怪不得YouTuber一直是近几年印尼青少年票选的理想工作前三名。
来到雅加达,你会发现穆斯林妇女可以很现代,会打扮,会在婚前和男生约会,会独自出门,有自己的工作,更有自己的理想。我有一个印尼朋友刚大学毕业,她一边经营着自己的Instagram账号,记录生活,一边积极努力做着出国留学的准备。
她跟我说,宗教从没有禁锢她们,反而带给她们心灵上的支持。
独立清真寺
穆斯林最重要的集会场所就是清真寺了。近代清真寺的标志性特点,是白色的圆顶和四周的宣礼塔。虽然很多清真寺都有明显的相似特征,但在不同地方,这白色建筑对于外来人的态度却是不一样的。位于雅加达的独立清真寺对外国友人非常友善,不但可以自由参观,还设有专门的工作人员负责讲解导览。
雅加达独立清真寺(Masjid a1—Istiqla1 fi Djakarta)建成于1979年,是印尼为了纪念独立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所建。有趣的是,清真寺的对面就是雅加达天主教大教堂,体现了印尼的宗教包容性。全印尼有超过80万个大大小小的清真寺,它是其中最大也最著名的一个。
不同于其他的清真寺,独立清真寺的圆顶被埋在四周的长方形建筑中。作为清真寺明显标志的宣礼塔,在第一眼看到的时候也常因为视觉落差被忽视,整个建筑乍看之下给人一种办公大楼的感觉。我第一次看到雅加达独立清真寺的时候,还怀疑,这真的是我要找的地方吗?
在节日时期,雅加达独立清真寺能容纳10万人同时做礼拜
不过,待我光脚走进清真寺,我便知道,这就是我要找的地方。大厅的地面铺满了大理石,穆斯林小孩和妈妈们三三两两在回廊下休憩。再向里走,可见5层楼高的附属楼堂和中心大厅,这里在节日时期能容纳10万人同时做礼拜。直径45米的清真寺圆顶和大厅内高耸的石柱,都让人不自觉地感到自身的渺小。
等到做礼拜的时候,整个清真寺内外响彻了《古兰经》的诵读声。来做礼拜的人,依次把原本空旷的空间整齐地排满,所有人平等地跪在安拉面前,感受这“距离安拉最近的时刻”。
每周五的主麻日,是伊斯兰教聚礼日。这一天,穆斯林男子被要求在午间前往清真寺做礼拜,女性则是被鼓励前往。快到做礼拜的时间,清真寺的宣礼塔便会传出唤拜的诵读,以提醒穆斯林按时礼拜。
早期唤拜的人,会登上宣礼塔朝着四方大声呼喊,而今则多是通过扩音设备放送。若你住在清真寺附近,总会有一个清晨,在午后或傍晚被清真寺传出的唤拜聲吸引,在很平常的某个时刻,深切地感受到那韵律的庄严之美。
根据伊斯兰教的规定,穆斯林每天应当进行5次礼拜,分别在黎明、中午、下午、黄昏和夜晚,叫作晨礼、晌礼、晡礼、昏礼以及宵礼。每天5次礼拜的跪拜次数也是不同的。
礼拜是伊斯兰教最基本的功课,可以在清真寺,或者任何方便的地方进行。因此在大部分穆斯林国家,礼拜室是必不可少的存在。不论在大型商场、酒店还是机场,都能看到礼拜室的身影。
虔诚的穆斯林会遵守每日5次的礼拜。我曾在雅加达和当地朋友出行,临近傍晚时她突然下车要去路边的商场,后来才知道她是为了寻找距离最近的礼拜室。
任何国家都无法用一个单独的侧面去描绘。作为全球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印尼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显出伊斯兰教的痕迹;与此同时,印尼开放了其他宗教信仰,并致力于各个宗教之间的和平共处,这都体现了印尼的开放和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