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开启中非经贸合作新征程

2019-08-26何报翔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非经贸博览会

何报翔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愿以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在推进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基础上,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中非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动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注入了强劲动力。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对接“一带一路”总体战略,紧扣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举全省之力筹办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务实推动对非经贸合作和地方合作,为将湖南打造成对非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对非投资贸易的重要载体和对非人文交流的重要窗口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成功举办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打造对非合作新平台

在华设立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合作“八大行动”第一项行动的第一条举措,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唯一的经贸活动平台。基于湖南与非洲的深厚传统情谊,以及双方产业契合度高、互补性强等优势,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同意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落户湖南,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和商务部共同主办,每两年一届。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南的高度信任,也是湖南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的重大机遇。中非经贸博览会是湖南首个国家级、国际性、常态化的经贸平台,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倍加珍惜。杜家毫书记、许达哲省长多次强调要举全省之力办好博览会,向党中央、国务院交上满意答卷。6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在湖南长沙成功举办,习近平总书记致贺信,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大会宣读贺信并致辞,53个非洲国家,联合国工发组织、世贸组织等10个国际组织,26个中央部委、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个计划单列市、1500多家境内外企业参会参展,参会人数突破1万人,观展人数突破10万人,累计签署合作协议81项、金额201.2亿美元。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部委、各省区市的大力支持下,非洲各国和国内央企、国企、民企的积极参与下,湖南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规格规模、合作成效、宣传氛围、各方反响都远超预期。

支持非洲培育内生增长能力,探索对非合作新模式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推进对非经贸合作中,湖南积极践行“授人以渔”的理念,以支持非洲培育内生增长能力为重点,创新对非经贸合作模式,与非洲携手努力,推动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展。一是加强经验交流。按照“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征集了245个对非合作成功案例并从中精选了101个对非经贸合作典型案例,以中、英、法三种语言结集出版,为非洲国家发展提供参考借鉴,为中国企业走进非洲、深耕非洲提供生动案例。二是拓宽合作渠道。建立对非经贸合作项目库,收集投资、贸易、产业、旅游等领域项目232个,金额近千亿美元,助推中国企业对接非洲;与非洲国家、友好州省建立紧密合作机制,推动湖南企业深耕非洲。目前,湖南已有120多家企业投资非洲,用优势技术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用优势产能帮助非洲加快工业化进程,用优势产品助推非洲培育内生增长动力。三是强化技能培训。湖南主动承接国家援外培训任务,积极发挥产业契合、技术适用、经验丰富等方面的优势,与非洲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技术交流合作,每年为非洲培训政府官员、技术人才数千人,提升非洲国家“造血”能力。2010年至2018年间,湖南援外培训总人数为7864人,其中非洲地区人数为4002人,占总数的51%。

致力中非贸易综合平衡发展,拓展对非合作新途径

湖南与非洲经贸合作源远流长、历久弥新。近年来,湖南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开展“对接新丝路、推动走出去”专项行动,不断开拓对非贸易新途径,推动湘非贸易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一是聚焦重点。聚焦非洲重点国家、重点领域和骨干平台、龙头企业、重大项目,鼓励省内企业开拓非洲市场,培育和壮大贸易主体,探索推动通信、教育、文体、旅游、环境、金融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合作。二是搭建平台。搭建网上中非经贸博览会对非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湖南高桥非洲商品展销馆、湖南出口产业集聚区,探索建设中非易货贸易平台、中非外贸综合服务平台等新型贸易促进平台,让中非贸易更便捷、更务实、更有效。三是畅通渠道。开通长沙至肯尼亚内罗毕直航航线,架起与肯尼亚等非洲国家人流、物流的快捷通道;支持非洲国家和企业来湘参会参展、设立领事馆和商务代表处等,打造双向驻地服务网络。近年来,湖南与非洲贸易保持快速稳定增长,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增速,2018年达到28亿美元,2019年1-5月达到12.86亿美元,同比增长33.34%。

回首过去中非休戚与共,展望未来中非勠力同行。当前,国际经贸合作中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非洲在我国对外开放大局和改革发展全局中的战略作用更加突出。非洲国家也迫切希望学习和借鉴中国经验,加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中国和非洲国家都希望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深挖合作潜力,激发发展动力,打造新增长点,以更多合作成果,更好地带动各自经济和社会发展。可以预见,中非经贸合作将进入黄金时代,空间广阔,前景可期。特别是非洲自贸区的启动实施,将形成庞大统一的非洲市场,为进一步扩大中非经贸合作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湖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为主线,以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为抓手,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深化中非经贸合作和地方合作,携手非洲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为打造“责任共担、合作共赢、幸福共享、文化共兴、安全共筑、和谐共生”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而不懈努力。

将博览会办出特色、办出品牌。作为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举办地,湖南将坚定不移地按照习近平主席贺信提出的“积极探索合作新路径,开辟合作增长点,推动中非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的总体要求,以支持非洲培育内生增长能力为重点,聚焦地方和企业对非合作,进一步凝聚各方资源和力量,努力将博览会打造成落实中非合作论坛经贸举措的新平台、探索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的新窗口。

助推非洲产业转型升级。继续践行“授人以渔”的理念,深度挖掘和结合中国智慧、湖南优势与非洲禀赋,对接非洲国家的市场、资源、人力等优势,鼓励湖南企业投资非洲、扎根非洲,推动经贸合作由商品贸易向产能合作转变,由注重硬件建设向软件硬件相结合转变,由输血式投资向造血式投资转变。更加重视传播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更加契合非洲禀赋、非洲潜力、非洲特色,共同努力将非洲的人口红利、资源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中非合作提供新的动能和机遇。

促进互联互通。进一步拓展对非合作渠道,打通对非经贸合作客货运通道。空中直航方面,在巩固已开通的长沙至内罗毕、开罗航线的基础上,根据对非经贸合作发展需要,逐步增开长沙至非洲国家的客货运航线,搭建快捷便利的人流、物流通道;水运航线方面,探索開辟长沙、岳阳至非洲主要港口的水运接力航线,打通对非大宗商品贸易的水上通道。推广“政府+友城+企业”合作模式,注重发挥企业和商会的作用,推动企业间资源和信息共享,为扩大湘非投资和贸易提供便利、牵线搭桥。

探索地方对非经贸合作新机制。完善政府层面对话机制,拓宽沟通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基础设施等方面政策和规划的对接。深入推进与乌干达在产业园区、农业、能源电力、矿业、文化旅游五个重点领域的合作,与马达加斯加在农业方面的合作,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地方对非经贸合作经验。整合国际国内和湖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机关团体、市场主体的专家力量,成立中非经贸合作研究院和中非经贸合作促进会,加强对非洲国家的国别研究、区域研究、产业研究和经贸对接,探索对非经贸合作新路径。

“非洲发展不可限量,非洲未来充满希望,中非友好合作前景广阔,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大有可为。”湖南将以举办中非经贸博览会为契机,为贯彻落实中非合作“八大行动”、促进中非双边贸易发展发出湖南声音、贡献湖南力量,推动中非经贸合作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猜你喜欢

中非经贸博览会
SelTrac®CBTC系统中非通信障碍物的设计和处理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
第六届中俄博览会引领中俄经贸合作新趋势
“2.14抢先购”万款情侣对戒博览会盛大开幕
欢迎参加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
深化中非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交往研究
【博览会】
对叶百部中非生物碱化学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