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的实践

2019-08-26段秋燕王琴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年14期
关键词:成功率标准化流程

段秋燕, 王琴丽

(1. 延安大学咸阳医院 心血管监护室, 陕西 咸阳, 712000;2. 西电集团医院 心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00)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疾病,是由冠状动脉急性或持续性或缺血缺氧所引发的心肌坏死,具有起病迅速、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而早期再灌注治疗是成功救治AMI患者的关键[1]。研究[2]证实AMI患者救治过程中必须争分夺秒地缩短转运、诊断以及治疗等各个流程的时间,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目前, AMI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包含院内延迟以及院外延迟),因此有必要为AMI患者制定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3]。本研究对86例AMI患者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干预,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 ① 入院后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MI, 且具有典型的AMI临床症状; ② AMI初次发病; ③ 本次研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 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 ② 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③ 文盲; ④ 合并有严重精神疾病。参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最终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10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19例,女31例,年龄58~82岁,平均(72.03±3.09)岁,发病到治疗时间1~12 h, 平均(6.02±1.06) h; 观察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60~81岁,平均(71.95±3.13)岁,发病到治疗时间2~11 h, 平均(5.99±1.01) h。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按照常规护理流程进行培训,在AMI患者抢救过程中指导护理人员按医嘱进行抢救操作并全面监测患者生命,整个救治过程处于被动状态。

观察组采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干预[4], 由经过心肌梗死患者抢救护理流程培训的护理人员为患者进行干预,主责护士需全面掌握AMI病因、患者临床症状、病理生理特点等知识以及抢救流程等理论知识。护理人员首先全面评估AMI患者的常见临床症状(如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恶心呕吐、心源性休克等),第一时间通知医生进行抢救; 护理人员应自主为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包含帮助患者改变体位至平卧位、嘱患者绝对卧床、给予患者吸氧与心电监护、同时开放2条以上静脉通道、准备电复律); 明确医嘱并执行(如止痛、心肌再灌注、电复律、强心、利尿等); 即便患者病情平稳,护理人员也需始终保持较高的警惕性,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心率、心律、呼吸、药物并发症等),一旦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应第一时间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并抢救; 对于抢救成功的患者,待其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可确保患者处于相对舒适的治疗环境中,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其制定个体化饮食指导,确保患者的排便通畅,积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病房干净整洁,为患者提供安静环境。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2组护理效果、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② 比较2组心理状况,于治疗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5]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 SAS、SDS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③ 比较2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6], 满分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护理满意度越好。④ 比较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2组护理效果比较 mi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2组心理状况比较

2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2组心理状况比较 分

SAS: 焦虑自评量表; SDS: 抑郁自评量表。与干预前相较, *P<0.05;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2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见表3。

表3 2组抢救成功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4 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见表4。

表4 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 论

AMI是临床常见的急危症,病死率为10%~18%[7], 因其发病较突然且病情进展快,留给医护人员的急救时间窗较短,因而尽早急救对患者生命安全尤为关键,而减少AMI患者抢救时间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AMI的急救流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对AMI患者展开救治[8-9]。传统的急救护理流程往往没有明确的时间规范,加之部分医护人员缺少严格培训,存在抢救行为分散以及无明确目的等情况,导致AMI患者的抢救效果不佳。由于AMI患者就诊时间较为突然,不在医护人员控制范围内,而临床实践中唯有通过缩短急诊处理时间以及规范护理流程等达到降低患者病死率的目的[10]。建立标准化的抢救护理流程,不仅是医院开展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也是摆脱经验管理以及传统管理的一种新挑战[11]。李小峰等[12-14]研究证实,将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应用于ST段抬高AMI患者抢救中,在提高医疗质量、缩短救治时间以及减少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都是可以有效地评估AMI患者救治效果的指标[13], SAS评分和SDS评分是评估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量表[15-17], 而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则可有效地反映患者的护理效果[18-19]。本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首份心电图采集时间、抢救时间明显较短, SAS评分、SDS评分明显较低,而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较低,初步证实了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AMI抢救中有明确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患者诊治时间,缓解不良情绪,在提高救治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对照组仅为患者进行了常规护理干预,整个救治过程处于被动状态[20],而观察组则采用了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较好地弥补传统护理经验不足的缺陷,护理干预前为患者制定有序、科学合理以及时间性的急救护理计划,从而更好地整合并利用急救资源,使整个救治过程科学化、规范化和有序化,有效地缩短患者的诊治时间,同时护理干预期间为患者实施心理疏导,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最终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减少不良事件发生。

猜你喜欢

成功率标准化流程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标准化简述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