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节约型园林背景下的园林材料应用

2019-08-26王晗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8期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景观

王晗

(身份证号码:62052219XXXXXXXX44)

1 引言

资源短缺现在是世界范围内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建设节约型园林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近年来,人们对园林景观的需求度不断增加,园林绿地面积也不断增加。然而我们发现,有园林存在着铺张浪费,一味追求美观而忽视实际造价的不良倾向。节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 节约型园林的含义

节约型园林是“以保护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和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地、节土、节水、节能与节材为主要手段,以实现生态环保与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的园林绿化模式”。节约型园林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念,以资源节约为目的,建设与节约并重。不同于低成本园林,节约型园林为实现长期资源节约,可忍受短期资源的大量投入。

3 我国园林材料应用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材料种类

不仅能继承传统的材料,鹅卵石、瓦片、石板、青板石、青砖等。现在更有结合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如玻璃、金属等现代材料的运用;广场、庭院、人行道等多采用透水砖铺设,或非机动车道则采用彩色陶瓷颗粒防滑材料等,均使雨水能够迅速渗入地下。另外,玻璃钢材料的使用,色彩丰富,形态多样。彩色压印混凝土路面的应用,使道路有了不同图案。

3.2 对自然材料的过度依赖

园林材料大部分源于对自然资源的直接获取。如防腐木、砂石等基层材料。石材即是设计师常用的材料。防腐木来源于杉木、松木等自然林木资源。这些木材的采伐、运输、防腐处理会消耗大量人力物力,且防腐液的毒性也会对自然造成破坏。砂石等基层材料,在园林建设中的消耗量极大。其生产主要是依赖于自然河道沙滩资源的开采,这对水源涵养以及自然环境保护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常规园林建设中材料的选择对于自然资源有太大程度的依赖,这种依赖直接导致了园林行业从业者对于新型材料探索的惰性。

3.3 忽略功能,追求形式

在园林设计中,一些设计师只追求新、奇、贵的材料,忽略乡土材料的应用,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且不具有当地文化气息。此外,一些设计师盲目使用大面积的“木栈道”、木平台、木质化池等。木材本是珍贵的自然资源,在风吹雨淋的室外,再加上疏于管理,很容易“一年新、二年旧、三年就成废木料”,十分浪费。南京森林摩尔商业街区外围以防腐木搭建支架,消耗大量木材,如今却破损严重,没有达到预想效果还造成浪费(见图1、图2)。还有设计师不从实际出发,在郊野公园等地大面积使用花岗岩或规整造型广场砖等作为铺装材料,与郊野的气氛极不协调,曲线园路使用花岗岩,不仅导致施工困难,而且造成材料切割浪费。

3.4 后期管理欠缺、频繁更换材料

园林景观在建成之后,相关部门应有专门人员对使用的材料进行定期清洁、维护等工作,以保证景观效果、延长其使用寿命。但现状相关部门往往不够注重这些工作,导致材料污染、损坏,严重时还要进行更换,产生不必要的浪费。南京南湖公园入口广场地面玻璃有一块破损,然而并没有及时更换,不仅会给周围玻璃造成过大的压力,还有安全隐患。

4 节约型园林材料应用策略

4.1 乡土材料运用

乡土材料可以运用一些现代的、新型的表现方法,赋子其新的风貌和活力。对于沿海城市而言,一些大海特有的材料是营造其独特景观的重要元素。如可以选择质地坚实的贝壳进行粉碎处理,依据需要打磨成一定尺寸的碎片。把这些碎片散铺在铺装广场的局部、园径小路上或者树池中,一方面可以利用贝壳独特的纹理和色泽营造景观效果;另一方面,这些散铺的贝壳造价低廉,若出现破碎或其他损耗进行更换也较为方便,并且散铺的处理方式有助于雨水的渗透,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水分蒸发,具有一定的生态效应[2]。青岛某庭院将贝壳用金属网架装盛,做成景墙,形成现代感十足的海味景观小品。

4.2 废弃材料循环利用

4.2.1 木材再利用

木材使用周期短,需要定期更换。园林材料中拆卸下来的木梁柱等原有大木作材料,可以经过加工改造成较小尺寸的木构架或小木作来使用,其表面裂纹、虫蛀的痕迹,使之成为凝重感的艺术,在美国,被称为“被拯救的木材”[3];若腐蚀较严重,可粉碎成小块木料,用来做树池等覆盖物,保护种植土流失,美化造景。国外有许多这样的做法。

4.2.2 生态墙再利用

砖块与混凝土块是建筑垃圾的组成成分之一,将其循环利用也是园林造景的好材料。如南京河西中央公园中完美利用建筑垃圾的案例:对大块混凝土等进行一些加工(打碎、造型等),填充到铁丝笼中,成为铁丝石笼墙;或者可以将砖块与混凝土块加工成更规整的体块,砌筑成石墙等。将建筑废料通过简单的加工转化为适宜的建筑、园林材料,如建筑的围护结构、挡土墙、园林护岸等,随着时间推移,土壤的附着、植物的生长,逐渐自然形成生态墙体、护岸,也是节约型园林材料的一种良好运用。

4.2.3 铺装再利用

图1 森林摩尔木支架整体效果

图2 木支架细部

在美国费城都市供应商海军总部庭院的设计中,设计师并没有简单地完全清除用地现状的废弃物,而是将难于降解的混凝土、砖石等材料应用于风景园林建造中,将其转变为新的再生材料。首先除去了沥青层,再将建筑垃圾混凝土块分成小块,制成新的铺装材料,并在其缝隙中填充废弃的小块木材和碎石。由于分解后的混凝土块依旧保持着一定的规格,其独特的质感得以完美呈现,并与缝隙中填充的碎屑物形成肌理的对比,产生了出人意料的视觉效果。

4.2.4 装饰小品

建筑垃圾中还包括废钢铁、砖、瓦等材料,均可用来设计成各种各样的、有创意的装饰或小品,增加园林景观的丰富性和趣味性。上海世博会后滩湿地公园利用钢板等废弃材料做成“飘扬的红绸带”景观雕塑,节约又美观。还可以从园林用地的文脉角度出发,以原有的废弃材料为线索,形成讲述与之相关故事的小品或景观,展现“那时那情那景”,使人们在感受现在环境的同时,对过去的情境产生联想与想象,引发观者情感上的共鸣。上海世博会后滩公园“机器的容器体验空间”将工业材料加以艺术处理,与场地结合,承载着工业生产的记忆与文化。遗憾的是,金陵制造局内对于废弃生产设备跟场地结合得就不是很好,只是单纯地留存。遗留锅炉存放在一片停车场区域,很浪费。可结合场地性质,与废弃设施融合造景。园内还有一条小铁轨,也没有很好利用,非常可惜。

4.3 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创新与研发

在园林设计中,随着园林艺术和技术的发展,一些材料新的用途被挖掘出来应用到园林设计中去。如卵石、雨花石等原本用于地面铺装的材料,现在则可用于构筑物的面层装饰或砌筑一些形态各异的景观小品。铺设园林小路时,收边可以用卵石散铺,这样做在满足排水功能的同时方便施工、节约成本,也利于生态环保[5]。

木头易损坏,而木塑复合产品,则具有易造型、不会产生蛀虫、易施工、免维护的特性,而且在生产、使用的过程中不会向周围环境散发有害物质,并且产品本身还可以回收再利用。如彩色透水透气混凝土材料,突破了一般混凝土的局限,能够增加使用位置的透气功能;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景观造型需求设计不同的颜色和图案。智能材料可以按照人们的需求做出自我调整,节省人力物力,并减少材料的用量。如上海世博会伦敦馆零碳馆,设计师将其变成了一种收集机制,其墙体被涂上了特殊的荧光材料,在白天收集存储太阳能,在夜晚则发出光芒代替部分照明材料,有效地减少了照明能耗;而台湾馆的外墙玻璃贴有电子调光薄膜,可以使玻璃在透明与不透明之间进行转换,而且玻璃即使在不透明状态,仍不影响采光,这是目前所有窗帘都无法实现的特殊功能。

5 结语

园林材料的应用需要顺应我国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处理好节材与创造优秀景观的关系,节材与园林绿地生态、社会效益的关系,节材过程中近期措施与远期利益的关系。设计师也应关注社会发展,尽量节约资源,如可将一些乡土材料、废弃物等充分利用到景观设计中。同时,设计需更多的考虑到实际情况,与场地现状结合,与具体施工结合,尽量做到材料不浪费。此外,技术创新也是必须的。一些新型园林材料的研发,材料加工工艺的不断改善,以及旧材料新用法的出现,都将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途径。当然,用好材料之后,我们还需对不同材料进行不同方式的后期维护,延长使用年限。

猜你喜欢

节约型园林景观
景观别墅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民宗局上榜全国首批“节约型机关”
火山塑造景观
清代园林初探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高校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