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国际化中的外语培训
2019-08-24徐旸
徐旸
摘 要: 全球化推动了产业、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全球流动。职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有职业技能,而且要适应全球产业发展趋势,在国内外使用和传播职业技术标准和技能,这就对职业教育的外语培训提出了要求。本文分析了外语能力在职业教育国际化中的作用,介绍了德国职业教育在外语培训中的状况及面临的问题,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中的外语培训提出了确立适当的目标、适当的教学方式、以输入国语言为主的职业教育培训指导。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国际化 外语培训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未来的大趋势
全球化推动了产业、资本、技术和人才的全球流动。跨国企业的总部和分部需要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企业需要在世界各地寻找合格的职业技术人才。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要与全球化时代的生产相匹配,培养出具有世界精神、熟悉国际技术规则、掌握技术才能的职业技能人才。鉴于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职业技术人才的培训既要与世界同步,又要与时代同步,无疑对职业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各个地区和国家为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纷纷提出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政策。
欧盟将教育国际化理解为通过成员国之间的知识交流提高欧洲经济竞争力的措施。欧盟框架认为教育国际化提高了人们的个人就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并有机会在其他欧洲成员国找到工作。欧盟建议到2020年,欧盟具有初始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格的18岁—34岁年龄段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到国外学习人数增加到最低6%。德国政府的目标是至少有10%的职业教育学生至少花2周时间在国外学习。2012年,德国政府颁布了一项法律,以提高在德国境外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的概率。同年,有10,989人申请认可在国外获得的职业教育与培训资格[1]。为了推广德国的职业教育,赢得国际市场,德国在德国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所(BIBB)下设置了专职机构“职业教育国际营销(iMOVE)”。该机构2001年发起,旨在为德国教育供应商和国际公共及私人组织之间的业务关系提供支持。近期,为提升应用技术大学(HAW)的国际地位,德国提出了HAW.International计划,到2022年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BMBF)计划提供5000万欧元的资金支持[2]。
中国教育部在2016年发布了《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鼓励中国优质职业教育配合高铁、电信运营等行业企业走出去,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境外合作办学,合作设立职业院校、培训中心,合作开发教学资源和项目,开展多层次职业教育和培训,培养当地急需的各类‘一带一路建设者”。国内已经有很多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尝试,比如在泰国大成技术学院建立的鲁班工坊[3],江苏设立的“茉莉花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设在几内亚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韦立船员学院[4]。中国与德国合作的职业培训案例,包括上海巴伐利亚职业培训咨询有限公司、汉诺威中国中心、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等。
综上,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当前职业教育的一大趋势,在政策、实践方面都有相当的推进。以下探讨在职业教育国际化大趋势下如何跨越语言的鸿沟,铺平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道路。
二、外语能力——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桥梁
职业教育国际化首先面临的问题是语言的障碍。职业教育输出国、职业教育输入国在语言上存在差异,在培训课程标准化、规范化后,使用什么语言培训成为一个问题。一般有三种模式,以输出国语言为主、以输入国语言为主、以第三方语言,以英语为主。此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和不同的评价,不论是哪种模式,都存在外语培训的问题。
以输出国语言为主。在实际职业教育国际化过程中有单边主义的情况[5],接受国的学员既要学习语言,又要学习技能,无疑增加了学习的难度。如果输出国的职业技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过程就是输出国语言影响力大增的过程。输入国学员虽然在语言学习上花费了时间,但方便了后续的持续学习。
以输入国语言为主。很多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输出过程中多使用輸入国的语言,这可以大大降低输入国学员学习难度。德国的“职业教育国际营销机构(iMOVE)”的在线网站负责德国职业教育培训的推广宣传,网站使用的语言有中文、德语、英语、阿拉伯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目的是降低输入国学员学习难度。以输入国语言为主是比较省力的方法,但是这样的国际化也是单向的,输入国的学员只是在被动地接受,无法主动应用语言获取最新的知识动态。
以英语为主。英语是目前全世界最通用的语言,各国传统的英语培训都有基础,相对来说语言培训障碍较小。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因为英语对于输出国和输入国而言都是外语,输出国的培训师、输入国的学习者都不能熟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因此,以英语为主的培训被一些欧洲的学者称为英语霸权。因为职业培训不仅是技能的培训,还包括双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共享的社会知识和价值观,信仰和社会规范是通过教育系统和社会化过程塑造的[6]。语言的隔阂最终会阻碍职业技能的传授。
综上,外语培训是职业教育国际化绕不开的话题,合适有效的外语培训是职业教育国际化必须考虑的问题。
三、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中的外语培训
在欧盟内部,教育政策一直是实现既定经济目标的重要工具,职业教育与培训被认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2002年,欧洲发布了哥本哈根宣言,通过跨国承认职业资格和改善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建立真正的欧洲劳动力市场的计划[7]。德国的职业教育系统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因为它为德国经济奇迹作出了重大贡献。德国以相对较低的青年失业率和大量高技能工人而闻名[8]。机械工程或汽车行业往往需要在国外培养出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因此,训练有素的专家为进一步德国经济外向发展铺平了道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正日益成为德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9]。
但是,德國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的Huismann根据欧洲职业发展培训中心在欧洲第一次VET民意调查收集的数据编写的报告显示,在不同国家、地区接受职业教育的受访者中,只有38%的人会说外语,欧盟的平均水平是44%。普通教育受访者与职业教育受访者认知技能发展的最大差异在说外语方面,普通教育受访者87%会说外语,而职业教育受访者仅38%,这些差异在德国比在欧盟平均水平更高[10]。2006年Brandsma和Bruin-Mosch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多数国家的VET流动率低于1%。德国只有0.4%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参加了跨国流动计划;荷兰的这一比例为0.5%。据德国联邦职业教育与培训学院的报告,德国职业教育流动计划参与的学生在2014年达到4%。国际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人数较少的关键原因可能是语言水平。在许多欧盟国家,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学习外语并不常见。如果没有能力说简单的英语,找工作实习就很困难[11]。
德国的职业培训制度强调沟通技巧培训的重要性[12]。沟通能力是以语言为基础的,在就业国际流动趋势加强的情况下,高级技能人才应重视外语培训。但在德国,一般大学入学资格(Allgemeine Hochschulreife)要求对第二外语的知识进行认证,而以职业教育为导向的应用技术大学(特定学科的大学入学资格,fachgebundene Hochschulreife)则不需要[13]。
德国2005年职业培训法规定在国外完成有限期间职业培训的可能性。只要符合教育目的,在国外停留在法律上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部分。2016年9月德国公布了促进职业培训国际化的政策,德国联邦教育和科研部与各伙伴国家合作,支持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实施和改革项目。对职业培训的双边探索性项目等给予资金支持,并保持与希腊、意大利、巴西、中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美国等国家的职业培训合作[14]。
德国的职业教育培训除了联邦教育和研究部、联邦职业培训学院等公共机构,公司的可靠参与是职业培训成功运作的关键要求之一,因为公司为培训提供经费支持。给职业技能人才增加外语培训,势必增加培训时间和经费。德国工会经常抱怨雇主创造和提供的培训名额不足,雇主组织认为培训费用太高。如果职业教育的成本被认为太高而且被认为太不灵活,那么提供的培训名额将不足[15]。此外,外语培训增加了职业技能人才学习难度。
综上,职业教育国际化是大趋势,德国在职业教育国际化方面做了很多推进工作,但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仍然面临外语培训的问题,德国的职业教育多采用输入国的语言进行宣传和推广。
四、对于中国职业教育外语培训的启示
世界各地的教育政策制定者似乎越来越多地试图引进最佳做法和国际标准。德国的职业教育非常成功,成为许多国家的榜样[16]。但是德国职业教育到国外交流学习的人数比例并不高,到2020年欧盟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学生到国外学习人数比例最低为6%,德国的目标是10%。中国的职业教育外语基础较薄弱,有调查表明,中国52.2%的高职院校开设的外语类课程占总课程比例为5%,不包含语言课程的全外语课程占课程总数的比例仅为0.762%[17]。高职院校有海外留学背景的老师相对较少[18]。既深入了解中国职业教育,又有较好外语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实践者和研究者仍然较为缺乏[19]。
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职业技术人才要走出去,将面临外语培训的问题,德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给予一些启示:(1)适当的外语培训目标。德国的经济和教育都属于较高水平,但职业学生的国际化交流比例不算高。中国职业技术人才的基数大,外语基础薄弱,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国外交流的比例难度更高。但实际并不需要对所有普通技能人才进行外语培训,只需培养一批外语水平高的双师型老师,然后由这些老师对普通人才进行培训。(2)适当的培训方式。德国职业培训有五条原则,其中一条是在工作中学习,对于职业教育的外语培训来说,这一条非常合适。外语培训应与工作紧密结合,在工作环境中进行。职业教育中涉及众多专业词汇,普通的外语教学没有这些内容,学生通过自学,可能学了一些不相关的词汇,关键的词汇和交流方式却没有学到,因此,外语能力强的双师应尽量拥有国际交流经验。(3)以输入国的语言为主的职业教育方式在职业教育输出初期采用当地的语言,容易被当地技术人员接受。因此,除了以往的双师型教师外,还需培养一批外语能力强的双师型老师。
参考文献:
[1][11]Kaleja, K. and R.. Egetenmeyer,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Europea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J]. Science & Technology Progress & Policy, 2017,4(1): 153-154.
[2]Mehr internationale Strahlkraft für Fachhochschulen [EB/OL]. https: //www. bmbf. de/de/mehr-internationale-strahlk
raft-fuer-fachhochschulen-7930.html
[3]滕金燕,陈沛酉.鲁班工坊——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天津模式”[J].江苏教育,2018(92):15-18.
[4]黄一波,管丹,贺琼.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内涵、问题及策略[J].职教通讯,2018(21):22-25.
[5]肖凤翔,殷航.职业教育国际化信息不对称治理的现实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18(11):102-108.
[6]Baumeler, C.. Competence-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and Its Cultural Context Sensitivity[J]. European Education, 2017(7):1-15.
[7]Brockmann, M., L. Clarke and C. Winch. Knowledge, skills, competence: European divergenc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VET)-the English, German and Dutch cases[J]. 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 2008,34(5):547-567.
[8][16]Barabasch, A., S. Huang and R. Lawson. Planned policy transfer: The impact of the German model on Chinese vocational education[J].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2009,39(1):5-20.
[9][14]Richtlinie zur F?觟rderung der Internationalisierung der Berufsbildung[R]. Bundesanzeiger vom,2016.
[10]Huismann. Cedefop European Public opinion survey 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ountry overview: Germany[R]. Cedefop ReferNet thematic perspectives series,2018.
[12]Deissinger, T.. Germanys Syste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Challenges and Modernisation Issu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Research, 2004,2(1):76-99.
[13]Powell, J.J.W. and H. Solga. Why are higher education participation rates in Germany so low? Institutional barriers to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J].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 2011,24(1-2):49-68.
[15]Cockrill, A. and P. Scot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germany: Trends and issue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 Training, 1997,49(3):337-350.
[17]柯婧秋,王亚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6):44-47.
[18]李玉萍.职业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职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4):73-75.
[19]李俊.德國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经验与启示——兼谈对我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借鉴[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