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2019-08-24付芬

文教资料 2019年16期
关键词:翻译能力基础英语应用型本科院校

付芬

摘    要: 应用型本科院校肩负着为社会培养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随着英语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国内英语普及度极大提高,英语专业面临新要求。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的重要课程,基础英语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更专业化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基础英语教学中培养和提升翻译能力的必要性与途径,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培养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基础英语    翻译能力

应用型本科院校担负起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任,以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强调人才的技能型和应用型,以满足社会的需求,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自从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的国际化日益增强,走出去的步伐加快,翻译服务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高潮。其中既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着良好外语实践能力的人才深受企业和市场的欢迎。尽管20年来,参加翻译资格考试的考生近200万人次,其中约20万人获得了证书,翻译市场仍然感到优秀译员缺乏,高层次应用型翻译人才短缺。这就给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英语专业发展面临着新情况:如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作为英语专业跨时最长、课时最多的专业课程,基础英语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翻译能力概述

迄今为止,中外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界定一直处于探索之中,从早期双语能力自然观,到20世纪90年代翻译“文化转向”时的翻译能力要素研究,到学者从认知和心理学角度对翻译的属性进行多维度研究等。虽未有定论,但人们对翻译和翻译能力的界定随着社会与学科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完善,因而有利于在实践中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译者的翻译能力。

刘和平将翻译能力培养划分为两个阶段,即以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的1阶段和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的2—3—4阶段。并认为翻译专业本科阶段以语言能力培养为核心,辅之以翻译机能的基础训练[1]。根据此翻译能力发展阶段划分,在本科一、二年级的基础英语教学中,对学生的翻译能力培养应注重其语言能力,辅之以翻译机能训练,而不是一味地将高年级翻译课程内容照搬到基础英语教学中,越俎代庖,揠苗助长。

二、基础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和“一带一路”框架下,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专业开设的课程包括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听力、口语、语音、写作、翻译等,基础英语是其中课时最多、密度最大的一门课,为专业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专业知识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技能课。《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指出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要求。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五种技能教学和培养难以均顾。综合的技能课程并不意味着对五种技能的学习要均等对待。在以往教学模式中,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重点更多的是新词汇讲解、语法知识点的解释、课文翻译和课后习题操练。其次是学生难以抓住课程学习重点,学习目的不明,动力不足,主动性不够。

在笔者看来,基础英语应当在综合听说读写的基础之上强化“译”的功能和能力的培养。因为翻译能力的培养过程实际就是深化英语学习能力的过程。翻译是与其他四项技能紧密相关的技能。只有在语音、词汇、语法、跨文化意识基础之上才能有效地掌握翻译这一技能。翻译有效地促进其他技能学习和强化。在大一、大二的基础阶段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和翻译能力,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高年级专业化课程,更积极地参与翻译专业课程学习。

三、基础英语教学中翻译能力培养方法与途径

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既要考虑课程的目的与需要,使学生从语音、词汇、语法上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又要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翻译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加强跨文化意识,加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

1.加强英汉双语基本功

翻译时,译者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使用恰当的语言把源语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这就要求译者有良好的英汉双语能力。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一点,许多学生認为汉语是母语,可以满足翻译的需要,因此忽视汉语学习。缺少良好的汉语知识储备和表达水平等问题导致他们在基础英语翻译学习中出现很多问题,或理解有误,不能准确传达原文意思,或翻译词汇贫乏,句式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等。

要提高翻译水平,就要注重汉语学习和积累。首先是增强学习意识,认识到自身汉语水平的不足之处,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其次加强汉语文本阅读,包括文学作品、新闻报道等,积累词汇,关注中英文使用的差异。此外还可以多看译文,多比较,学习不同译本在词汇、句式处理上的不同,从而理解语言的使用有效性与多样性。

2.翻译训练与课文讲解有机结合

基础英语教学不能变为翻译专业课程教学,但是翻译训练可以与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锻炼翻译实践能力。

例1:When he came over I saw a seriousness in him that I had never seen before. (选自《教程1》 Dealing with AIDS)

译文:他到了之后,我发现他病得很严重,这一点我之前从未注意到。

本例翻译涉及两个翻译点。第一是句子的拆分,原文有一个时间状语从句和定语从句,句中没有标点符号。但是中文译文不能按照英文句式结构进行,必须拆分。而这正是中英文翻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因此,在上课过程中,笔者就此翻译处理提醒学生,并进行相应的翻译练习。第二是介词的使用和翻译,其中介词的使用是该课的语法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讲解介词的主要使用规则外,还加入中英文中介词使用的差异及翻译过程中的处理技巧,并举例说明。

翻译训练与课文的有机结合,不是单个内容的生硬插入,也不是泛泛而谈。这就要求教师首先非常熟悉授课内容,就地取材,选取有代表性的课文段落进行翻译,再就某个翻译技巧进行操练。其次任课教师应该有良好的翻译基础,熟悉翻译理论与技巧,能准确点评学生的译文并给出意见。此外,还要增强翻译材料的多样性,就特定词汇、句式或文本的特殊性引入不同专业、行业的材料,开阔学生的翻譯视野。

3.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历史背景、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社会风俗等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2]。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翻译能力培养,教师在基础英语授课过程中应根据授课内容加入相应的跨文化知识,介绍文化差异。

例2:In the beginning of the ceremony, the father is asked who gives the bride away and he answers, “I do.” (选自《教程1》 Gender Bias in Language)

译文:在婚礼开始的时候,父亲被问到是谁要嫁女,他回答:“是我。”

该课文是关于语言中的性别歧视,涉及中国与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结婚仪式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要求学生查询相关资料,并就中西方婚姻观和结婚仪式进行对比分析。

跨文化意识培养不仅使学生了解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使他们了解历史、地理等各种差异,有利于在翻译中处理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各种问题。

四、结语

英语专业正处于变革创新时期,高校和教师应当根据时代和社会需要,总结具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培养应用型人才。在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学习阶段,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翻译学习态度。特别在基础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中英双语能力,将翻译技巧练习与课文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促进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翻译教学,2011(1):37-45.

[2]卢红梅.华夏文化与英汉翻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8-10.

基金项目:邵阳学院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7 JG11)。

猜你喜欢

翻译能力基础英语应用型本科院校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PACTE翻译能力模型视角下的工程设计翻译
微课在中职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