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业4.0”背景下日本高职教育的创新与启示

2019-08-24徐思贤

文教资料 2019年16期
关键词:工业4.0技能日本

徐思贤

摘    要: 面对“工业4.0”带来的产业变革和全新问题,日本作为职业教育体系完善的国家,在精准分析人才需求、劳动力形态等方面发生变化后,顺势提出高职教育应对“工业4.0”的具体方针和措施,包括建立专门职业大学、实施职业实践专门课程、强化文理融合和信息技术教育等。日本产教界的最新理念和措施可为服务“中国制造2025”提供相关参考和启发。

关键词: “工业4.0”    数据    高职教育

“工业4.0”,被誉为人类历史上第4次工业革命,在德国被率先提出以后,全球产业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和产业变革。各国为保持和提升本国制造业的优势和竞争力,在国家、政府、企业各层面都出台了相应的战略和政策。在提升资本、产业附加价值的道路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然成为这场革命浪潮中占领先机、赢得主动的关键要素。

日本高度重视“工业4.0”带来的产业变革和社会影响:2016年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提出了与之相匹配的“Society5.0”构想;2017年以来召开的人才育成大臣恳谈会,商讨应对人工智能(AI)、大数据、IoT、机器人等技术应当进行的教育改革措施;2017年2月,文部科学省在“工业4.0”人才育成推进会议上提出,通过职业院校项目开发,通过实施“超级职业高中计划”等,强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以此培养日本“工业4.0”适需人才;2018年日本经济产业省发布的“日本产业界人才力强化研究报告书”中提出针对“人生100年时代”的到来,提高社会人的基本素养,进行人才培育革命等相关献言和措施。

探究日本产业教育界在高职教育方面应对“工业4.0”提出的新构想和新举措,有助于更好地服务和实现“中国制造2025”战略,为我国实现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在培养技艺精湛、信息处理能力强的技能人才方面提供借鉴和启发。

一、日本“工业4.0”带来的新变化

(一)人才素质的需求变化,对人的数据解读能力、创造力等提出更高的要求。2006年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的3大社会人基础力成为日本社会各界的共识(图1),并据此开展各类教育、培养和研究活动。随着工业4.0的推进,AI技术和大数据将在社会各领域发挥更加广泛的作用,机器人代替人工劳动力趋势日益加强,但“人”依旧是技术革新和价值创造的原动力。为了适应上述变化,更好地挖掘人的潜能和价值,对人能力的培养要与时俱进,尤其关注以下三方面能力。

1.文章、数据的解读能力。

以语言理解能力和数理素养为基础,正确理解相关数据和情报,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分析,并与他人进行加深理解判断的对话,这是开展任何工作的基石。

2.运用科学方法理解事物能力。

未来在人和机器高度融合的大环境下,正确理解各类设备、系统和程序要求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及逻辑性的思考能力不可或缺。

3.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何在AI技术广泛运用的背景下,发挥出人难以被取代的价值,以人独特的智慧创造出新生事物未来将会愈发被重视。增加自然和实践的体验,有助于提升人的独创性和探究精神。

(二)劳动力市场发生变化,雇佣形态日趋多样、人员流动步入加速期。劳动内容:当前无人化、自动化业务的增加与普及,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会招致一些传统附加价值低的职业岗位的消失及失业人员的短暂增多。根据野村综合研究所的研究,未来约有49%的工作将被机器替代。如下表所示,传统的制造流通业、销售业、服务业、企事业行政部门的就业者都将受到相当程度的冲击,如何提高上述行业相关程序化工作的价值,实现从低技能向高技能、高附加价值的跨越式发展,值得深入研究。对于IT技能人才的需求显著增加,势必会将计算机教育提升到战略高度考虑。

注: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新产业构造展望——日本引领工业4.0革命的战略》整理,http://www.meti.go.jp/committee/sankoushin/shin_sangyoukouzou/pdf/008_05_01.pdf。

劳动形式:不再受到时间、场所、契约的限制,除了全职的工作方式外,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人投身于副业、兼职、远程办公(Telework)。行业之间的界线将被弱化,跨行业、跨业种的劳动形式将得到推广和普及(图2),2016年日本的自由契约人数已达到1064万人,并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未来自主创业、跨领域就业必备的技能,都要在高职教育职业规划中得到彰显和实践。

注:根据经济产业省《关于不受雇佣关系限制的工作方式研究会》报告书整理摘录,http://www.meti.go.jp/press/2016/03/20170310005/20170310005-5.pdf。

二、日本高职教育应对“工业4.0”挑战的具体方针和措施

(一)日本专门学校概况。与中国高职院校职能较接近的学校,在日本被称为“专门学校”,是以招收高中毕业生为主的高等教育机构,主要以实践性的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核心内容。目前日本专门学校约有2800所(截至2017年),主要涉及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8大专业领域人才的培养,包括工、农、卫、医疗、教育社会福祉、商业实务、服饰家政、文化教养。每年有超过15%的高中毕业生进入专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它是日本培养职业技术人才的重要机构。

(二)日本职业教育应对“工业4.0”的新举措。

1.開设全新类型的高等教育机构——“专门职业大学”“专门职业短期大学”。

为应对工业4.0的挑战,培养兼具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能力的专门职业人,经过2年多的论证和制度建设,2019年日本正式建立了“专门职业大学”并开始招生,目前东京时尚(流行)专门职大学、山崎动物看护专门职短期大学已经批准设立。专门职业大学首先在学制和入学对象上更加灵活多样,除了高中毕业生外,社会人也可在这里申请接受最新的职业技能教育,学制根据需求分设有2、3、4年制,毕业后可获得等同本科教育的学位。其次,在课程设置方面,所有课程重点强化实践力和创造力的培养,1/3以上的课程为实习和技能修得科目,入学者如要毕业,在所有科目中必须修满不低于30%的实习科目,且在企业的实习时间不少于600小时(以4年制为例)。此外,在师资配置上,要求至少40%的教员须具备企业经验,这当中的一半同时要求具备相当程度的研究能力。通过上述举措,进一步强化专技人员的实践能力,为未来计划进入高等院校深造的人员提供新的选择和可能性。

2.创设“职业实践专门课程”,强化与企业、产业、社会的联系,全面增加学生的实务经验。

2014年开始,为更新日本职业教育的实务知识,提高技能,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始对符合相应标准的专门学校的课程进行认定,目前日本专门学校中的3成,2800多门课程已经得到认定。每一门被认定的课程都有如下要求(图3),要具备完整的闭环流程及制度保障,必须得到文部科学省的认定,以此确保企业、学校、学生的职责和角色的发挥。

注: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职业实践专门课程宣传资料整理而成,http://www.mext.go.jp/a_menu/shougai/senshuu/1358643.htm。

3.逐步改变文、理学科分离的状态,同时将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技能的学习纳入必修课程。

传统文理分离的高等教育体制,在Society5.0时代将阻碍社会全员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和运用。将来,“有效使用数字技术的能力”(DQ:Digital Intelligence Quotient)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职业素养。因此,日本产教界有越来越多的声音开始提倡文科生要具备数理基础,理科生也要懂人文。从2022年开始,学习编程等计算机知识将成为日本高中生的必修科目,未来日本专门学校的“文理融合+信息技术”趋势将进一步凸显和强化。

4.开设面向社会人的短期学习项目——BP项目。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社会挑战的加剧,“循环教育”(recurrent education)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已步入职场的社会人只有持续地吸纳新知识和新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变化。对于职场人来说,时间的限制,经济负担的考量,课程的适用性,都阻碍其进一步接受教育的进程。强化社会人的继续教育,是日本教育界应对“工业4.0”挑战的重要举措。为此,日本文部科学省从2015年开始创设专门面向社会人的短期学习项目——职业实践力育成项目BP(Brush Up Program for professional),专门学校逐步成为这一任务的主要承担主体。不同于传统学校科目,该项目的目标及规划非常明确(图4),并且在课程时间、费用方面都考虑到了社会人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消除社会人继续接受教育的后顾之忧。截止到2018年4月,日本各院校已经有222门课程被认定为BP,在当前劳动力流动性增强、企业内部培训时间不足的背景下,为社会人职业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

注: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职业实践力育成项目BP认定制度整理,http://www.mext.go.jp/a_menu/koutou/bp/index.htm。

三、相关启发

(一)营造尊重职业技能型岗位的社会环境,加强高职院校职能的正面宣传及引导。目前社会上对于高职教育的认识和定位仍旧较模糊,一些人的观念仍停留在职业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是“二流教育”和“次等教育”,“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这种观念会成为未来职业技术人员储备、培养和应用的掣肘。因此,未来要着力提高高职院校的发展能力及政府相关机构的支持,如进高校开展宣讲会;编制高职院校宣传手册及年度报告;向社会公示优秀毕业生事迹、对地方发展的贡献等。通过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崇技能的氛围,有利于吸纳更多潜在人员成为“工业4.0”时代的储备人才,也有利于增强技能从业人员的职业价值和归属感,从而在学校、企业、社会间形成良性循环。

(二)扩大高职院校的服务范畴,调整机制,以适应社会全员生涯职业教育的需求。我国以往的高职教育在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仍有较多的限制,比较封闭。不仅阻碍了高职院校在社会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阻碍了在“持续性学习社会”下,社会人获得技能更新和提升的机会和途径。我们可以借鉴日本教育界的做法,首先打通不同教育层级人员接受职业教育的通道,而不是仅面向应届生;其次在科目设置、课程内容编制等方面,相同行业领域的学校、企业、政府社会机构形成合力,构建一整套规范流程和体系,开发多样化的职业培训课程,在时间、费用等方面适当向社会人倾斜。此外,不同专业的学制设置上也应该根据知识、技能的不同要求灵活调整,避免“一刀切”的情况,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加强课程内容的行业交叉融合,加强知识横向纵向联系,全面提高数据信息解读和运用能力。根据“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未来技能人才要兼具文化素质、信息素质和技术素质,具备复合型知识的储备和创新能力。数据信息的感知和应用能力,技术技能和人文的融合能力,都将成为新时期人才素养的核心。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各学科间相对独立,技能人员相关领域的关联技能较薄弱,信息技术的能力短板尤其突出。今后一段时间,信息技术技能的强化、跨行业交叉学科课程的建设、人文数理素养的提升,应当成为高职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三大要素。

(四)以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强化职业教育的针对性。日本是典型的职业资格社会,据统计,职业资格种类多达1600多种,其中128种职业技能鉴定由厚生劳动省直接管辖,约有1/3的职业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就业。因此,日本高度重视职业技能及与之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围绕职业资格考试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程、技能的设置、教授和培养,以确保学生毕业后迅速投入到特定领域的专业工作中。相较日本完善的职业资格体系,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明显不足,技能与产业脱节、技能无法转化为生产力等情况时有发生。如何有效銜接职业资格考试和高职教育,增加职业教育的含金量,提高竞争力,需要进一步尝试与改革,比如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经明确提出,从2019年开始逐步启动“学历证书+技能证书”试点,完善和贯通职业资格体系建设。

(五)设置和地域特色有关的科目,着重贡献地域经济发展,为地域发展留住人才。日本各地高职院校以服务本地社会经济为己任,学生毕业后进入本地劳动力市场的比例较高,为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持续活力。为了更好地应对地域发展的要求,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会“因地制宜”,如增设和本地特色(优势)产业相关的课程科目,朋针对性地制订本地紧缺型专技人才的培养计划等。当前我国高职教育面临的一大问题在于,专业设置与地区发展需求的契合度低,人才服务本地产业经济的意愿弱。主动服务地区产业和经济,应当成为当代高职教育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这就要求高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务实求真,在此基础上全面深化与企业、社会团体的技术咨询、成果转化等合作,将人才培养、就业和地域贡献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安培.日本“工业4.0”与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7):28.

[2]齐斌.基于“中国制造2025”对高职教育的几点思考[J].高教学刊,2016(14):47.

[3]单天洪.日本职业资格体系中职业教育的作用[J].机械职业教育,2016(1):10-11.

[4]陈东莲,朱宾,肖飞.日本产业大学创新发展职业教育经验对我国的借鉴[J].教育与职业,2016(4).

[5][日]経済団体連合会.Society 5.0[EB/OL]. https://www.keidanren.or.jp/policy/2018/095.html,2018.11.13.

[6][日]文部科学省.未来につながる専門学校[EB/OL]. http: //www.mext.go.jp/a_menu/shougai/senshuu/1404935.htm,2018. 05.

[7][日]文部科学省.未来につながる専門学校[EB/OL].これからの専修学校教育の振興のあり方について(報告案)http: //www. mext. go. jp/b_menu/shingi/chousa/shougai/034/shiryo/__icsFiles/afieldfile/2017/12/11/1384362_1.pdf,2017.03.

[8]王丽燕,庞昊.社会转型期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及启示[J].日本问题研究,2017(5):52-59.

[9]李博.基于“产学官合作”的日本实践型高职教育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7(13):104-108.

[10]刘红梅.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及挑战——以专门学校为例[J].职业教育研究,2017(11):87-91.

猜你喜欢

工业4.0技能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黄金时代》日本版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汉诺威工业展聚焦“工业4.0”
画唇技能轻松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