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谱写新时代审计工作新篇章
——十堰市审计局争先创优侧记

2019-08-24十堰市审计局

审计月刊 2019年7期
关键词:十堰十堰市审计局

◆刘 斌 龚 勇/十堰市审计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市审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依法有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维护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促进反腐倡廉、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贡献,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两届被评为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获评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三次获得全国优秀审计项目和表彰项目,连续三年争得全省市州审计局考核第一名。湖北省政协副主席、十堰市委书记张维国对该局工作批示:“市审计局围绕中心服务改革发展,充分发挥审计作用,为市直各部门树立了榜样。”湖北省审计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德刚称:“十堰市审计局不愧为全省审计系统的一面旗帜。”

一、争创一流,打造十堰审计品牌

十堰市审计局审计干部赴竹溪县鄂坪乡小汇村开展精准扶贫系列活动

十堰市审计局坚持对标一流、争创一流,将品牌创建作为争先创优抓手,打造了一系列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审计品牌,彰显了十堰审计特色,扩大了十堰审计影响力。

(一)“一核三化”管理机制:让管理更科学更高效。

从审计机关科学管理破题,探索实施了以审计质量为核心,责任激励绩效化、市县统筹一体化、精神引领人文化“一核三化”管理模式。坚持全员覆盖的责任激励。建立目标清晰、标准量化、考核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做到一张清单明责、一套系统考核、一个硬杠运用。坚持强力一体的统筹发展。加快一体化统筹发展,形成了责任共担、资源共享、上下共进的市县一体化发展格局。坚持正心暖心的精神引领。将文化作为凝聚价值共识、增强价值认同、推动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丰富了“奋发敢为、激浊扬清”的十堰审计精神内涵。省审计厅向全省转发十堰“一核三化”审计管理经验,肯定“一核三化”将内在的“十堰模式”外化为一种可喜的“十堰现象”。

(二)“一线三维”质量控制体系:全过程守住审计生命线。

借鉴质量管理体系,围绕审计质量“中轴线”,细化建立了全过程项目监管、全链条责任落实和全环节廉政监督的“一线三维”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突出过程监管。完善方案讨论会、情况分析会和业务办公会“三会”制度,审前集思广益,审中查缺补漏,审后集体决策。突出责任落实。推进审计项目第三方复审和质量责任追究,做到责任在目标中找、任务用目标来推、成绩用目标去评。突出廉政监督。推行“六线三关”管控制度,实现质量与风险“双控”。2015年以来,作为审计领域最高奖项的全国优秀审计项目两度花落十堰。《中国审计》杂志以《审计质量管理创新之路》为题作为封面文章长篇刊载。

(三)集约化民生审计模式:攥指成拳服务民生。

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整合资源要素攥指成拳,探索集约化民生审计模式。坚持多要素统筹,将审计目标、地域、资源和成果等内容有机整合,优化资源供给质效,放大民生审计社会效应。坚持大数据引领审计,推动审计项目靠数据分析,审计疑点靠数据制导,审计成果靠数据挖掘,审计绩效靠数据体现。坚持全流程管控,将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和见缝插针打好“组合拳”有机结合起来。坚持高标准考核,配套建立目标清晰、标准量化、考核科学的集约化民生审计绩效管理办法。省审计厅高度评价十堰集约化民生审计模式的经验做法,厅党组书记、厅长周德刚在十堰调研时给予了批示肯定,并要求在全省推广。

二、担当作为,服务十堰高质量发展

十堰市审计局始终围绕服务改革发展大局,主动担当作为,在推动十堰高质量发展中贡献了审计力量。在市委对市管领导班子履职尽责考核中连续四年被评为优秀单位,还被评为“五城联创”先进集体,局长陈勇获“三大攻坚战”先进个人荣誉。

(一)解放思想创新思路,让服务理念入脑入心。

紧跟时代发展,不断解放思想,以新理念推进审计工作新发展。一是树立“四转型三升级”理念。推动审计理念向开放前瞻转型、审计内容向效益责任转型、审计手段向现代高效转型、审计管理向科学精细转型,促进审计成果开发力度升级、审计问题整改升级、审计参谋服务水平升级,用审计转型服务好经济转型。二是树立“四化”理念。实施集约化审计、数字化建设、科学化管理、成果化服务,统筹计划项目、大数据、机关管理和成果运用等审计要素,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是树立“三创三有”理念。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提出创新、创优、创业和审计有力度、执法有尺度、服务有高度的审计新思路,更好地服务地方改革发展大局。

(二)紧跟中心拓展审计,把服务举措做深做实。

围绕市委推动高质量发展部署,认真落实省审计厅《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切实做深做实服务举措。在脱贫攻坚上,连续6年开展全市扶贫资金审计、农民合作社审计、部分重点乡镇财政绩效审计等,点面结合,深入剖析。在生态建设上,在全省率先启动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查出了问题,提出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将债务举借、偿还作为审计重点,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在征迁、决(结)算环节的矛盾纠纷开展排查化解。在从严治党上,加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关注群众身边“微腐败”,积极参与各级巡视巡察、专项检查。在改进作风上,以政策跟踪审计为重点,促进减费降负、简政放权,优化营商环境。

(三)实事求是审慎区分,使服务成效治标治本。

将看得见的整改与看不见的治理有机结合,深耕审计“最后一公里”。紧盯成果深化运用,加强综合分析提炼,2018年报送审计情况27份,市以上领导批示52人次。紧盯问题推动整改,推动市人大和市政府出台《关于对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的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整改工作的意见》,让审计问题查得出,更整改得实。2018年整改审计查出违纪违规资金38.4亿元。紧盯案件查办追责,与市纪委监委等建立协作办案机制,2018年查出并移送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案件线索23件,被追究党纪政纪和刑事责任48人。紧盯政府投资建设成本,探索建立与市场接轨的绿化苗木、土石方、边坡治理等5大审计价格信息库,引导行业逐步规范;针对PPP、EPC等建设新模式,从设计环节前置审计,降低建设成本。紧盯制度促进规范,积极建议和促进出台《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等40余项制度办法。

三、建好堡垒,强化党建引领

十堰市审计局党组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第一位的政治责任,以党建为引领,建设一流的领导班子,锻造“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保障审计事业健康发展。

(一)坚持党建引领,把讲政治体现到“做”。

对标政治机关建设标准,将政治建设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将意识形态作为党建工作压舱石,把补足精神之“钙”作为与每一位审计干部终身相伴的必修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被确定为全市首批意识形态工作示范点。突出党建与业务工作融合,选准结合点和切入点,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作用,推动党建和审计业务“双促进、双提升”落到实处。

(二)建强基层堡垒,把规范化落实到“点”。

高度重视基层党支部工作规范,形成党建工作计划、执行、总结、检查的闭环模式。强化党建同频同步。出台《审计组临时党支部管理办法》,加强流动党员管理。这一做法,成为全市组织工作创新5个案例之一,并向省委组织部重点推荐。坚持常态化督导检查。综合运用专项督导、定期巡查、交叉检查等形式,推动基层支部党建工作自觉对照检查、主动改进提升。创新机关党建新路径。打造党建“五日活动”品牌、党员数码积分管理等创新项目,被市直机关工委确定为全市“六化”管理联创联建牵头单位。

(三)压实一岗双责,把干什么具体到“人”。

开展三级联述联评联考,把机关党建、党风廉政建设等7大类59项重点工作,细化为1325项考核指标,分解到每一名班子成员和22个责任科室(单位),详细制定班子成员及科室工作责任清单,定期述职测评,真正使党建工作由“软任务”变成“硬指标”。建立起党组、机关党委、党支部三级党建责任清单体系,大家比着清单抓问题解决、对着清单抓督察考核、照着清单抓责任落实,实现了工作再细都有标准、责任再小都有人担。

(四)廉洁从政从审,把守底线精确到“事”。

加强廉政教育。建设全省首家审计廉政文化数字馆,被省纪委、省审计厅授予“湖北省廉政文化示范点”和“湖北省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严扣廉政小节。制定廉洁从审“十个不”,完善“四记录三协议双公开一反馈”廉政体系,以经费公开和监督反馈切实防控廉政风险。注重常态监督。不定时到审计组抽查和了解廉政纪律执行情况,实行政府投资审计中介机构用、选、费三权分离制度,让清正廉洁成为审计的最硬底牌和最亮名片。

四、文化铸魂,激扬奋进力量

十堰市审计局把审计文化作为滋养审计人员的精神沃土,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打造审计特色文化,以文化育人管人,为审计事业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

(一)创建全国文明单位润物化人。

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契机,不断丰富审计文化建设内涵。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庆等时机,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充分发挥网络优势,组织文明创建志愿者参与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共同倡导文明风尚;认真落实社会责任,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微志愿倡新风”、关爱留守儿童等主题实践活动,动员审计干部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无偿献血、义务植树等社会公益活动,丰富文明创建内涵,树立了文明审计的社会形象,增强了文明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建设“四个文化”立德育人。

着力加强法治文化、廉政文化、审计文化和传统文化“四个文化”建设。搭建以“道德讲堂”、“审计论坛”、“廉政数字馆”为基础的文化引领平台,一月一讲堂,用身边人讲身边事、从小讲堂中传递正能量;一旬一论坛,聚焦前沿热点,探讨人生哲理,拓展审计视野;一周一教育,发挥“一馆四室两廊”廉政特色文化的教育作用,将精神层面的不想腐、不愿贪,与制度层面的不能腐、不敢腐形成互补,增强文化合力。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以武当山道家文化为媒,传承其“崇德向善”思想精髓,让做人做事的审计之“道”深入人心。连续三年承办全市道德讲堂总堂第一讲,2018年被确定为市直唯一一家“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

(三)做实思想政治工作用情管人。

将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人文关怀润物无声作用。加强思想引导,将每年12月固定为“交心谈心”月,通过心连心、面对面、实打实谈心交心,消除认识“疑点”,解开思想“疙瘩”;发挥群团作用,主动对接干部个人思想与家庭困难,用组织温暖消除负面情绪和精神压力;注重典型激励,总结推广“湖北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社保审计局等先进典型。文化建设小有成果:音乐情景剧《审计金花展芳华》作为市州唯一参演的节目在全省妇联表彰庆祝大会上演出,引起了强烈反响;《家风》小视频被审计署评为全国30件优秀作品之一。

猜你喜欢

十堰十堰市审计局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61小学五(5)中队
持续做好“后半篇文章:!
——赣州市审计局这样让困难群众感受温暖
九江市审计局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庆“七一”
《宝藏》通联站展示之窗 湖北省 十堰市
“先劝后罚”,该赞!
中职体育教学训练中的饮食指导
第二十一届全国涂料涂装及表面保护技术会议将在湖北十堰举行
理财杂志社2019年度优秀通讯员
八一、赏石
"竹溪物语,问漆武当"漆乡十堰首届当代漆画展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