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他年寻旧梦,周本湘与湄潭
2019-08-24文丨王珺偲
文丨■ 王珺偲
湄潭文庙:浙江大学西迁贵州时的办学地点之一
在贵州东北部,有“云贵小江南”之称的湄潭,是贵州茶叶第一大县。到湄潭,你会看见茶海在浅丘、山峦上绵延起伏,绿的山、绿的水,深深浅浅的绿一路蔓延,与远处的天际融为一体,绽放的花枝像繁星,点缀在天与地搭建的绿色幕布上,是那样柔美多情,绰约绚丽。彼时,不禁想起一句词:“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
这是20 世纪40 年代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随校西迁的学子周本湘先生所作的《江城子》中的词句,写下的是先生对湄潭的眷恋,道不尽的是那一代浙大人的湄潭情怀。
周本 湘生于1918 年( 卒于2000年),安徽合肥人,是著名李鸿章手下淮军将领周盛传的五代裔孙,于1940年至1946 年在西迁至湄潭的浙江大学求学、任教,是我国著名的动物学家、鸟类学家。周本湘还致力于科普写作,著有儿童百科图谱《生物篇》《动物之谜》《红叶西风白雁秋》等不少科普书籍名篇。
如果认为先生是专注动物学的理科男,那就大错特错了,从那一句《江城子》中就领略到先生深厚的文学底蕴。在20 世纪60 年代,先生在华东师大任教时,曾跨界教授古典诗词鉴赏、创作等课程,在华师大传为佳话。
1985 年10 月, 离 开 湄 潭40 载,先生故地重游。回首当年,在国破家亡的战乱中寻一“桃花源”的求学情景,心中泛起阵阵涟漪,久久不能平静。先生提笔写到“金石沉埋四十年,铿锵又读旧时篇。娄山明月湄江水,曾照寒窗润砚田”的诗句,仿佛又把他带回那段曾在湄潭的“寒窗”旧梦里。
这段“旧梦”要从1937 年开始追溯。当时,全面抗战爆发,东北、华北相继沦陷在日寇之手,浙江大学也被迫西迁。1938 年,周本湘先生当年考入西迁中的浙江大学,就读生物系。1940 年,浙江大学迁至贵州遵义、湄潭两地,其中搬到湄潭的有农学院、理学院。
先生随浙大理学院生物系在1940年夏季迁到湄潭,得到县长严溥泉以及湄潭乡绅大家的鼎立资助,县城唐氏家族的祠堂(今义泉三小)作为生物系的教室、冉家院子的房舍是师生们的宿舍。湄潭丰富的生态资源是他们深入学习生物的野外课堂,他们广泛收集鱼类、两栖爬行类、鸟类、种子植物、低等植物等动植物实验材料,在科学的星空中翱翔。
唐家祠堂内的10 余间生物实验室,十分简陋,窗户是皮纸糊成,木质结构的祠堂隔音效果很差,走在二楼的地板上,脚步重了,地板就会很颤动,还发出“咚咚”的声音。师生们在这里走路必须放轻脚步,说话也是低声细语,生怕影响到别人的工作。
在那时,生物系实验室中常用的就只有几架显微镜和温箱、烘箱。由于没有电,在作显微镜观察时,白天就靠天然的阳光,晚间则借助桐油灯或柏油灯来照明,温箱、烘箱也只能用木炭来加热加温。没有自来水,周本湘先生和他的同学们就在祠堂外边自建一个水塔,上面放置一个大木桶,把湄江水经过净化后一担一担的挑上去,用竹管连到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就连基本的显微镜或者解剖镜也由五六个学生轮流使用,有时候白天轮不到,他们还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油灯下学习和观察。所需的酒精等常用的化学药品也十分匮乏,每次实验大家都十分节约,并把多余的药品回收。
但在这样破旧艰苦的环境中,整个浙大学师生们没有气馁,反而学术氛围十分浓厚,科学研究空前活跃。周本湘以及他的同学们在贝时璋、谈家桢、仲崇信等遗传学、基因学、生态学的世界顶尖生物学家的教导和带领下,以“求是”的精神,在1942 年至1946 年的5 年中,先后在英国、美国等国际生物学术刊物上发表20 多篇文章。1944 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李约瑟教授参观在遵义、湄潭的浙江大学后,将之誉为“东方剑桥”。
在湄潭浙大就读的多数学生都是来自于抗战期间的沦陷区,家里无法经济接济,在校的生活等费用全靠民国政府发放的学贷金,生活极为艰辛,周本湘先生也不例外。先生最好的衣服是学校发放由美国援助的蓝卡其制服;吃的是8人一桌的“公费餐”,早餐经常是稀饭和黄豆,中晚餐是两碗素菜。在逢年过节、伙食有结余时才能“打牙祭”吃顿肉,到在街上吃一碗“脆臊”(猪油渣)绿豆粉,就是无比的美味了。
那时,湄潭是一个仅有3 万人口的小县城,南北一条街约一公里,东西只有半公里,城内没有娱乐场所,只有几家小店和茶馆。先生和他的同学、老师们在这里吟诗结社、品茶论学,自得其乐。这期间,他加入西湖曲社,学习念、唱、做等表演艺术,出演过《凤还巢》《梅龙镇》《探母回令》等名剧,在清苦的日子中给自己和湄潭人民带来了更多的精神食粮。
在课余假日,先生和同学们最喜欢到湄江边上的“湄江茶社”点上一杯茶,在这里看书、复习功课、探讨家国大事,一坐就是一天。湄江茶社的茶座不是设在屋内,而是沿着湄江岸边的树荫下摆列着一排排竹桌竹椅。茶社的老板也知道这些学生生活拮据,时不常的还会给他们添茶送水。
40 年后,周本湘再次来到湄潭,想起昔日年轻的自己在湄江边的茶社里与同学们讨论学习、探讨家国,海阔天空,各抒己见,上下古今,漫无边际的情形。他走到湄江河畔的茶舍里,点一壶春茶,坐在江边欣赏着雨后初晴的翠园秋色,他呷一口香气扑鼻的翠芽和老板交谈了起来,茶舍老板一腔正宗的湄潭话热情亲善,谦和蔼逊,先生心中翻涌起40 年前他们在湄潭感受到的那种朴实纯真的情感,自己年少青春的情怀再次涌上心头,他写下:“雨后秋光映翠园,茶香语热主人谦。重到双湄寻旧梦,弦歌依约似当年”的诗句。
先生虽然寻到了弦歌依约的旧梦,但是当年却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东北、华北、华南等大半河山沦陷在日寇之手,面对山河破碎,狼烟满地,亲人离散的故乡故园,先生和浙江大学一样有苦难诉,有家难回。
1943 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胶着的相持阶段,也是浙江大学西迁至湄潭的第三个年头,在苏步青、钱宝琮等教授的组织倡导下,以感怀时局、抒发感慨、陶冶性情、唱和吟咏而成立了“湄江吟社”。诗社成立时,周本湘先生一边在浙大生物系就读研究生,一边在浙江大学附中任教教书,闲暇之余读诗写词,追随师长砥砺诗词文艺。
那时,先生最喜欢到住处不远的湄江边七星桥附近,或散步、或读书、或沉思。在七星桥下的湄江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长满了树。由于岛上人迹罕至,那里就成了鸟的天堂,成千上万的鸟在树上筑巢。每到傍晚,夕阳西下时,波光涟漪,一群一群的倦鸟飞归来,时而绕个大圈高翔,时而绕个小圈低飞,清风徐徐,鸟语唧唧,被称为“百鸟归林”。
先生每每看到百鸟归林的景致,想到难归的家园故土,触景生情,心中无限惆怅,叹息连连。先生想到自己所教授的浙大附中首届中学生即将毕业,这些学生即将踏入社会,先生希望同学们能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勿忘自己是炎黄子孙,勿忘国仇家恨,要像矫健的鹤鸟一样志在四方,担负起驱除日寇收复疆土、重拾金瓯复兴中华的责任和重担。
然而在湄潭的日子也让先生难以忘怀,他多希望祖国太平繁荣后,也能像倦鸟一样,飞回夕阳下暮色低垂的到湄江,那是先生的第二故乡,于是先生写下:
骊歌一曲别情长,藕丝香,燕飞忙。
回首春风,桃李又成行。
天下兴亡俱有责,愿此去,莫彷徨。
云程健鹤及时翔,应难忘,耀炎黄。
补缺金瓯,重聚在钱塘。
留得他年寻旧梦,随百鸟,到湄江。
这首《江城子》由浙大附中音乐老师袁箴华先生谱曲,成为浙大附中首届毕业生的毕业歌,歌曲悲扬婉转,洗礼勉励着所有的西迁学子,这是周本湘先生心中最深最浓的家国情怀,更是那个时代所有莘莘学子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