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减负”不简单

2019-08-24文丨

遵义 2019年16期
关键词:减负官僚主义基层干部

文丨■ 朱 波

中办发出《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明确提出将2019 年作为“基层减负年”。消息一出,迅速点燃舆论激情,广大基层干部拍手叫好,不少人称纠偏的“及时雨”终于来了!为何一纸文件,竟然能够引起广大干部如此热议?原因就在于其点到了基层干部的“痛点”、“累点”和心声。

众所周知,基层对接着最复杂的社情、最广大的群众,“上头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巴掌大的权利却要承担天大的责任”,这些都是基层干部工作的真实写照。其实,基层工作的繁杂和艰苦,绝大多数干部是能够理解的,也是愿意为之付出的。然而他们抱怨的是,干同样的工作,为什么往往非要花大把的时间去做一些无用功?

从某种意义上讲,基层干部的真正“累点”,往往就来自于一些造声势、做样子、花架子,不走心、不担当、不尽责,急功近利、欺上瞒下、不抓落实等“弊病”“歪风”所带来的困扰,开不完的会议、学不完的文件、填不完的报表、报不完的材料、做不完的台账、留不完的痕迹、应付不完的督查检查考核,这些才是基层干部“不可承受之重”。而这些所谓的“忙”,往往是假忙、瞎忙、低效忙,甚至是无用忙,“忙”不出一份心安理得,更“忙”不到老百姓的心里去。

针对这些问题,中央此次动真格出实招,将今年定为“基层减负年”,并拿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体现了要坚决消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决心。然而,需要警惕的是“减负”不能念错了“经”,如果“减负”仅止于发文件、写报告,以文件、会议落实减负要求,那样无异于以形式主义反形式主义、以官僚主义反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不能抱着“一减了之”的态度,不能完全放松甚至取消对基层干部的管理与考核。

基层减负不是一道简单的“减法”题,要想从根源上“减负”,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改进监督管理、增加配套保障、激活基层干部积极性主动性这道“加法”题。拿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督查检查考核来说,为基层减负首先要在厘清不必要的督查检查考核限度和边界上下功夫,要尽可能用最少的次数、最少的时间,管出一个最高效的基层,使基层干部从算数据、编材料、做图表、造典型等繁杂的“留痕管理”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摆正心态、放开手脚、轻装上阵,以便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更好地了解群众的需求,和群众拉近感情,回归基层服务群众的本色。

减负没减负,关键要看成效。基层减负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让干部心无旁骛抓工作,让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不能为了减负而减负,也不能把减负手段当成最终目的,更不能以为减了负就可以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干部管理也是一门艺术,要撑腰鼓劲、关爱宽容,体现组织的温度”。各地在让基层干部从“春眠不觉晓,我在填报表”“夕阳无限好,还要写汇报”式的自我调侃中解放出来的同时,还要建立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加油鼓劲的正向激励体系,树立体现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聚合力的鲜明导向,充分发挥基层的聪明才智,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轻装上阵、加足马力,履职尽责、不辱使命,做努力奋斗的追梦人。

猜你喜欢

减负官僚主义基层干部
防范“网上官僚主义”——服务上网不是目的,上手才是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
毛泽东:“一定要克服官僚主义”
官僚主义的“遮羞布”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