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蝶变

2019-08-24文丨

遵义 2019年16期
关键词:红心石漠化花椒

文丨■ 遵义杂志社全媒体记者 龚 琴

道真自治县隆兴镇浣溪“菊芋花海・百草茅庐” (陈庆军/摄)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离开产业谈乡村振兴,那只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对于农业大市遵义来说,长期以来,遭遇着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农民很难直接从传统农业中获得较高收益等烦恼。

必须对传统农业来一场大变革。由此,一场关于农业产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了遵义乡村。

困局

在桐梓县官仓镇,流传着一个著名的故事。2013 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到官仓镇调研。车子一路行驶,目之所及,除了玉米,还是玉米。前来调研产业的书记纳闷了:到官仓看的是什么?未能看到产业的书记转头就走。

书记的这一转头就走让官仓上下更加认识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迫在眉睫。

官仓的产业之困由来已久。

1978 年,当中国大地春潮涌动时。张元兴出生了。对于童年,张元兴最深刻的印象就是穷。父母都是农民,张元兴一家的嚼用都来自于土地。水稻、玉米、烤烟、小麦、当季蔬菜,这些就是他们和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 数十年未有多大变化。

做农民,苦呀。不要当农民,这是父母对张元兴的期盼。

在离桐梓不到100 公里外的播州区(原遵义县)平正乡红心村,因为严重的石漠化,这里曾是出了名的“石头村”“空心村”“贫困村”,没有产业,村民只能外出务工。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数百年来,村里的农作物种植相当单一,主要种植玉米、辣椒、高粱。栽种方式也是传统的农业。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点米汤喝”。村民口口相传的顺口溜道出了红心村的难与穷。

1998 年,播州区进行坡改梯。乘着这股东风,红心村调整农业种植结构,购买了板栗让村民栽种。遗憾的是,由于村民的意识跟不上,缺乏管护,大多数板栗苗都死掉了。

不同的地方,相同的烦恼。凤冈县进化镇,2011年前,村里并未通路,村民之间为了争水修房,拌嘴吵架时有发生。东家吵、西家闹,村里总不得安宁。以前,进化镇也曾调整过产业,由玉米、水稻种植改为种植蚕桑,但遗憾的是失败了。由于产业匮乏,生活难以维继,不少村民选择外出打工。

破局

2000 年,22岁的张元兴从遵义农校毕业。在父母看来,儿子实现了他们的夙愿,终于跳出了龙门。然而,张元兴有着自己的考量,农校毕业后,张元兴并没有如父母所愿成为“公家人”,而是在积攒了一定资金后回到家乡,拾起锄头,做了农民。

不解、疑惑、明里暗里的闲言碎语,都没有动摇张元兴做农民的决心。他始终相信,农业也有出路,农民也可以闯出一片天地。

2003 年,张元兴回到了官仓,其后几年间,选苗、育苗、选种……张元兴和水果较上了劲儿,种下的一棵棵果苗,丈量了光阴,也洒下了希望。

经历了多次失败,转机出现在2013 年,由于种植的“官仓梨”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当年产值第一次突破了100万元。2014—2018年,官仓镇党委、政府调整思路,奋起直追,鼓励村民发展产业,免费发放果苗,协调村民流转土地,建设基础设施,为村民搭建创业服务平台。张元兴借政策红利,在楠木村流转土地300多亩种梨,现在年产值达到300多万元。

2006 年,平正乡高速开通。高速的开通不只带来了交通的便捷,更为乡里打开了一扇窗。

现在,红心村的村民们对2010 年的那场大旱仍然心有余悸。2010 年春夏,红心村已经连续40天未下一滴雨。这对石漠化严重的红心村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当年,村里的作物近乎绝收。栽种脆红李,缘起于一次偶然的买卖。

就在这一年的夏天,在红心村街头,一个驾驶员拉来了一车脆红李,价不低,8元一斤,居然被人们哄抢一空。脆红李的热卖就像黑夜中突然闪现了一道光,这让正困惑于村里产业结构如何调整的唐朝龙灵光一闪,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试试?在向镇里汇报后,红心村组织了10多个种植大户到了四川省古蔺县三道水村实地调研,在经过认真的调研及咨询专家后,大家认为红心村可以种植脆红李。

2012年春,在多次召开群众会及请村民到四川古蔺实地考察后。村里种下了第一株脆红李。当年的栽种面积为200亩。

不久后,时任遵义县委书记穆嵘坤到红心村考察。看着还是小树苗的脆红李,穆嵘坤指出,这200亩脆红李还形不成产业,要做大做强,必须要扩大栽种面积,做大规模。通过多方努力,红心村争取到石漠化治理与植被恢复的专项资金,将资金购买了2700亩的树苗分发给村民栽种。

在距官仓不远的桐梓县容光镇,也在为调结构而奔波。

2015年,容光镇党委、政府到重庆江津考察,发现江津的花椒种植如火如荼。花椒是耐旱植物,花椒树在2至3 年后,就能开始结果,在5年左右就能达到丰产。对石漠化严重的容光镇来说不失为一条好路子。为了慎重起见,他们前后去了6 次,最终决定种植花椒。

胡林还记得刚开始种植花椒时的非议与不解。为了动员村民们种植花椒,村里开了几十次的群众会,刚开始时,有人不理解,也提出了质疑,“你们要不了一年就要挖掉,就像以前种蚕桑一样。”“花椒种了卖给谁,别种了卖不出去哟!”胡林和村里的其他干部就耐心地讲解,讲容光的地形地貌、讲花椒种植的好处、也告诉大家收成之后会有保底收购……

有一段时间,胡林经常失眠。但他没有放弃,如果大家不信任,那就用实际行动证明。白天,胡林上山种花椒,夜里就开群众会。

2016 年年初,云龙村支书胡林在容光种下了第一棵花椒树,这也拉开了容光发展花椒产业的序幕。

2000 年,26岁的进化镇中心村村民陆勇背起了行囊,踏上了打工之路。10多年来,从制鞋工人到鞋厂老板,他实现了从农民到商人身份的转变。上海、浙江、广东……陆勇走遍了半个中国。人到中年,陆勇格外想念故乡的山水。2013 年,陆勇作了一个决定,回到进化种地去。

此时的进化已经通了路,出入较以往便捷。自2013 年开始,陆勇带领附近的村民陆续种植苗圃、中药材、精品水果、蜜蜂养殖。

涅槃

如浴火的凤凰,遵义农业也涅槃新生。

经商多年,陆勇有一个很大的收获,要以商人思维来做农业。陆勇深知,对政府,不能“等、靠、要”,必须要主动对接市场。经过多年的摸索,进化镇实行了“基地+合作社+农户+大户”的发展模式,这更便于对接市场,也增强了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

“一亩田”“惠农网”微信群、QQ 群等网上交易平台与网络沟通方式都成为了基地的合作方式与交易渠道。平台越来越多、销路越来越广,进化种植的蔬菜、水果、中药材等也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

进化镇村民周贤飞是一个贫困户,由于要照看家里,他一直不能外出打工。2016 年,周贤飞主动找到陆勇,希望种植中药材。当年,周贤飞种了10亩。两年过后,种植的中药材迎来了第一次收益,6 万多元。因为产业结构调整,周贤飞觉得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春去秋来,7年时光匆匆而过。最初栽下的脆红李开始挂果。

脆红李不只改变了种植结构,绿化了荒山,也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让人们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如果石漠化是大自然留给红心村的考题,红心村迎难而上,出题、破题、答题,交出了一张靓丽的答卷,也实现了从“石头村”到“红李村”的华丽转身。

在容光,与黄刚一样通过种植花椒脱贫的贫困户并不在少数。

在容光的布局中,花椒成为容光的重要产业,目前已种植了花椒近万亩。前年,容光的花椒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而今,花椒树变成了摇钱树,为村民打开了一扇致富之门。

黄刚是云龙村的建档贫困户,妻子离家出走,两个孩子仍在读书,全家的负担都在他一个人的肩上。在胡林的带动下,通过政府的特惠贷、产业贷,黄刚种植了100亩花椒。1亩花椒最少可收入6000 元,3 年后就可毛收入60万元。对于未来,黄刚充满了信心。

……

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以来,全市各地坚持把抓农村产业作为推动农村发展的基础工作,强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狠抓主导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现已形成茶叶、辣椒、中药材、竹、生态畜禽5大市级农业主导产业和食用菌、优质稻、果蔬等区域特色产业,茶叶、辣椒种植面积均位居全国首位。

全市农产品质量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761家,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000 余家,农产品转化率位居全省第一;先后培育了茶产业、辣椒产业国际博览会品牌;畜牧渔业肉类年总产量达72万吨,禽蛋年产量达8.4万吨,水产品年产量达到5万吨,畜牧渔业年产值达200 亿元。

2018 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265元,高于全省和西部平均水平。

而今,遵义的农业增速更稳、结构更优、活力迸发。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让更多人看到,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农业发展大有可为。

昔日的荒山变为了“金山银山”,回到遵义当农民,成为更多人的主动选择。

建成后的赤水天台凤凰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红心石漠化花椒
滇东北岩溶地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分析
鲁甸县石漠化发展趋势及综合治理对策
红心火龙果不神奇
云南省石漠化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心心相印数独
当前花椒价格走低 椒农如何积极应对
国内花椒产业进入低谷期
一颗“红心”,只为一个使命
广西南宁市岩溶土地石漠化状况及动态变化分析
花椒泡脚好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