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留守儿童更多关爱
2019-08-23张海燕
张海燕
今年夏天,浙江淳安9岁女童章子欣的命运触动了很多人。这位从小缺少父爱母爱的留守儿童,从5岁开始大部分时间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好不容易遇到两位送她零食、陪她游玩、给她关爱的一对租客,谁知却是温柔的陷阱。章子欣是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缩影,我们绝不能一声叹息之后,就对这个群体漠然置之。
“春节过后,爸爸妈妈带走了——二月的不舍,三月的思念,四月的春风……”留守儿童对缺席的陪伴、对亲情的呼唤,总是能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弦。这不是一个模糊群体,而是无数鲜活的个体。
改革开放40多年,城镇化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从农村到城市,农民获得了更高的收入,也推动了经济发展,与之相伴的是“留守儿童”“空心村”等问题的出现。对于每一位农民工父母来讲,一边要肩负起家庭的责任,一边要面对孩子期盼的眼神,现实中很难兼顾;对于国家来讲,一边是高效率的城镇化,一边是城乡协调发展,向前走也时常面临两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关心留守儿童,“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客观地说,隔代养育的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乏情感寄托,很容易沉溺于手机游戏,沾染上不良爱好。据统计,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他们有的亟待物质救助,有的呼唤心理疏导;有安全教育的需要,也有权益维护的诉求。尤其每到暑假,留守儿童的安全问题更是令人担忧,不少地区发生的留守儿童溺水、交通、触电等事故就是明证。
关爱留守儿童,体现着一種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是一项良心工程、社会工程。前一阶段,民政部联合教育部等10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意见》,要求村(居)民委员会一级设立“儿童主任”,乡镇(街道)一级设立“儿童督导员”,并分别明确了两类岗位职责。“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有了制度的呵护与关爱,留守儿童将不再是“被遗忘的花朵”,会在乡村振兴沃土上健康成长,迎接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