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摩擦,美国着急
2019-08-23温宪
温宪
用“剪不断,理还乱”来形容当下的日韩关系,最为恰如其分。
韩媒7月18日援引青瓦台国家安保室室长郑义溶的话说,韩国将视情评估是否会继续与日本续签《军事情报保护协定》。
最怕听到这话的竟是美国。郑义溶作出上述表态时,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史迪威就在韩国。他与韩国外长康京和等举行会谈,表示“没有韩日合作,任何重要的问题都无法解决”。此前,美国官员在华盛顿当面警告韩国外交部代表团,不要因经济矛盾而动摇该协定,“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允许经济领域的矛盾和安全领域出现交叉感染。”
那么,美国到底怕什么呢?
2016年11月,韩日签署《军事情报保护协定》,允许共享朝鲜核导项目等军事情报。协定每年自动续签,除非双方在到期前90天(今年为8月24日)发出终止公告。签这份协定的背景是当时朝鲜核试验愈发频密,而幕后推手就是美国。2016年至2018年,韩日据此共享了22份有关朝鲜核导的情报。毋庸讳言,美国当然也“分享”了这些情报。
2016年东北亚安全形势变化的一大焦点便是“萨德”反导系统入韩和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的出笼。这两件安全“凶器”是美日、美韩两大军事同盟对接,且有着东北亚版“小北约”试水的意味。韩日经济摩擦若果真危及《军事情报保护协定》,无异于拔除了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精心打造的军事战略安全“暗桩”。
韩日恩怨甚深,其盘根错节的矛盾积累本来就非常容易“交叉感染”。日本对韩国的殖民、侵略历史恰如一处动辄感染的痈疽。去年10月至11月,韩国最高法院两度判决日本企业赔偿殖民朝鲜半岛期间强征的韩国劳工,涉事日本企业的在韩资产还被扣押。日本政府则坚称,依据日韩两国1965年恢复邦交时签署的《日韩请求权协定》,韩国劳工的请求权问题已经解决,韩国民众不能再向日方索赔。
以此为导火线,日本政府7月1日突然变脸,宣布从7月4日起加强对韩国出口电视机、智能手机所需三種核心材料的限制,把韩国从简化战略物资出口程序的“白色国家”名单中删除。韩日矛盾随即进入又一个白热化周期。
韩日经济摩擦有着近年来两国综合实力消长的大背景。凭借着“身土不二”的精神,韩国近年来在家电、电子、半导体、造船等许多产业领域不断追赶并试图反超日本。刚经历参议院选举的安倍7月22日称,对韩加强出口管控是基于国际准则下的国家安全考虑,并非针对韩国的报复措施,“日本已经失去了对韩国的信任。”韩国总统文在寅同日表示,政府将加倍努力推动韩国制造业的创新增长,以就日本对韩出口管制等贸易举措作出长远应对。
日韩此轮矛盾全面升温的背后既有着各自的算计,也都有着“底线思维”。日韩两国都不示弱之时,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正在日韩进行访问。这位鹰派人物此行却竭力扮演鸽派角色:在日韩两国间劝和。他的目的之一便是挽救那份协定。从韩国方面来看,拿协定说事儿确实可以成为一个谈判筹码,但真要令其失效,韩、日、美之间的很多事就不是“交叉感染”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