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2019-08-23徐娇
徐 娇
一、课改背景与理论探究
在上海、浙江课改之后,天津在2017 年秋季加入了新一轮课改行列。在此轮课改中,天津地区将执行新的课程方案、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高考方案,但教材仍使用旧教材。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中英语课程力求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教育部2018)。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构成。思维品质是指思维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它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学生通过阅读能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备初步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教育部2018)。
二、发展思维品质的重要性
阅读理解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文本加工和解码的过程,是分析、综合、概括、判断、推理的过程。只有具备深刻、灵活、广阔等思维品质,才能更好地完成思维过程。因此,要想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思维品质是重要途径之一。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效率并不高,除了受语言水平、文化知识、动机、兴趣等因素影响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的阅读思维没有被充分激活,或者激活程度不高(刘慧君2008)。
在阅读教学中,语篇是教学的基础资源,它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景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本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的表达。语篇是落实核心素养的载体。发展思维、启迪智慧是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从多个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部2018)。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以语篇为载体,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核心素养指导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亦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带来积极影响。下面以2017 年高考英语天津卷阅读语篇为例,分析所考查的核心素养。
从上页表格中不难看出,20 道阅读题中有4道细节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表层含义的理解;11 道推断题,其中段内推断8 道,跨段推断3 道,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 道段内归纳和跨段概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大约70%的阅读理解题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概括的能力,很明显,这是对学科核心素养“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既要读懂弦内之意,又要读出弦外之音。当然,也可以看出天津卷阅读理解考查的趋势——重在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可以说,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学好英语的前提。
三、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教学实践
在研究高考真题的基础上,笔者对教材中部分阅读语篇(Reading)进行深入研读,反思之前的阅读教学方法,深入解读现有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特点、篇章结构、语言特点、作者观点等,力求以语篇为载体,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为此,在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改变和尝试:
(一)巧妙设问,提升思维的逻辑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在学生理解语篇基本内容的基础(Read the lines)上,通过设计思索性问题(包括综合分析类、概括类、推理类等),训练学生善于深入地、逻辑清晰地思考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内涵。具体而言,可以设计词义猜测、作者意图等推理性任务,或者设计分析文本结构、概括文本主题等分析、概括类任务,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从而提升其逻辑思维能力。
例1: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7 Module 4 Reading Practice:Music born in Hong Kong
Para. 3:Their fans expect regular makeovers.You can’t budget for looking good,you just need a blank cheque and a fashion consultant. Singer Kelly Chen changes her image once every three months.But she claims she isn’t vain.
针对这一段,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
What can you infer about Hong Kong stars from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Why does the writer refer to Kelly Chen in this paragraph?
学生通过can’t budget,a blank cheque 等信息推断出:“Hong Kong stars have to spend a lot of money on their makeovers.”而陈慧琳的例子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观点。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既锻炼了学生的推理判断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强化了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例2: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3 Module 3 The violence of Nature
An Extraordinary Event Eight years later,the coffin was found by fishermen in the sea near his home on Prince Edward Island in the east of Canada. The Gulf Stream had carried it 3 000 kilometers up the eastern US coast to Prince Edward Island. Coghlan travelled back to Canada after he had been buried in Texas.
Question:
以 前:What’s the meaning of this word“extraordinary”?
现在:Why does the author describe this event extraordinary?
对学生而言,extraordinary 是个难词。之前的问题设置侧重语言知识的讲解,只需要学生理解这个词的汉语意思即可,且教学过程中只有英汉互译,没有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而现在设置的问题的目的在于启发学生寻找文章相关信息,如“Eight years later,carried it 3 000 kilometers up,travelled back to Canada after he had been buried in Texas.”等,判断the violence of nature 的非凡力量,从而推断出extraordinary 的意义为“非凡的,不一般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表层含义的理解,提升了分析和判断信息的能力,同时其思维经历了一个深加工的过程,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
例3: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 6 Saving the antelopes 第一段讲述了杰桑(Jie Sang)为拯救藏羚羊而被杀的故事。学生根据细节信息复述了故事梗概后,笔者提出问题:“Why does the writer write a 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启发学生对语篇结构和作者意图进行深入思考。
例4:外研版高中《英语》选修6 Module 5 Cloning 中Cloning and DNA 分析了Cloning 给农业和医学带来的好处,笔者设置了如下问题及活动:“Are you for or against cloning? Give us your reasons.”将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让他们小组讨论之后进行辩论。设置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讨论分享、相互借鉴、相互启发、拓展思维,从而更全面地认识问题。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围绕论点各抒己见,发展了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绘制思维导图,提升思维的逻辑能力
思维导图创始人托尼·博赞(Tony Buzan)是世界著名的心理学、教育学家。他因发明“心智图(MindMap)”闻名全球。相对于传统线性笔记,思维导图利用本身所具备的逻辑归纳特点,可以帮助学生减少无用信息对思维的干扰,让思维更集中、头脑更敏捷。
例5:在讲授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3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时,笔者设计以下任务:
任务1:Fast-reading:Summarize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and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引导学生绘制文章结构思维导图。
任务2:回答下列问题,细化、丰富思维导图
1.What are sandstorms?
2. Find three adjectives and three verbs to describe Renjianbo’s experience of a sandstorm.
3.Why do sandstorms increase?
4.Why do more lands become deserts?
5. What do experts advise people to do when a sandstorm happens?
6. What should the government do to prevent sandstorms?
任务3:找出每一部分的重点词汇,完善思维导图。
任务4:根据思维导图复述文章。
除了根据整篇文章绘制思维导图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就语篇的某一段落或某一部分绘制思维导图。
例6: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 6 Reading 部分Saving the antelopes 第三段讲到藏羚羊贸易的trade process。在这一段,笔者要求学生绘制藏羚羊贸易路线图,以便能直观地看出这场罪恶贸易的根源,然后引出“No trade,no murder.”公益广告语,使其有更深刻的体会,形成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判断。
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从语篇中找出重点,选择并提炼关键词,不仅对语篇结构有了条理清晰的认识,还梳理了逻辑思维,激发了联想力、想象力,提升了思维的创造力。
(三)利用阅读中的图片及留白,提升思维的逻辑能力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提出发展学生听、说、读、看、写等五方面的技能。看(viewing)作为一项重要的理解性技能,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教材中的很多图片、相关视频都可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例7:外研版高中《英语》必修5 Module 3 The Steamboat 中在赫克(Huck)与汤姆(Tom)离开小船之后故事戛然而止。the steamboat 是否沉没?船上的人是否安全?针对这样一个开放性的故事结尾,笔者布置了读后续写任务:Make an ending to the story。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去写,从而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图片及留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创新,并从多角度、多方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束语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设置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其阅读能力。
当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在提升思维品质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升。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语法、词汇,还要多角度深入分析和挖掘语篇,使学生形成阅读视角和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