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奈唑胺联合常规化疗对广泛耐药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2019-08-23程驰

医药前沿 2019年21期
关键词:抗结核状况肺结核

程驰

(阆中市人民医院感染科 四川 阆中 637400)

广泛耐药肺结核是肺结核中的特殊类型,该病治疗难度大,患者对任意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和至少三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耐药的肺结核[1]。目前临床关于广泛耐药肺结核的报道逐渐增多,与耐多药肺结核相比,广泛耐药肺结核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致死率较高,如何提升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是社会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急需广泛耐药肺结核治疗的新抗结核药物和新型治疗方案。利奈唑胺为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该药在耐万古霉素革兰阳性菌感染中运用较多,当前研究发现利奈唑胺为对结核分枝杆菌也具有抑制效果[2]。为明确利奈唑胺在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对传染科30例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实施了利奈唑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间进行病例筛选,选传染科60例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根据实际治疗方案分为两组(n=30),化疗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4.6岁;初治者3例,复治者27例;病史3个月~22年,平均病史10.5年;联合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44.5岁;初治者2例,复治者28例;病史3个月~23年,平均病史10.6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病例:实施痰结核分枝杆菌培养结果阳性,配合胸CT检查确诊存在肺结核,实施药敏试验检查患者对任意一种氟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和至少存在三种二线抗结核药物(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耐药,确诊为广泛耐药肺结核者;意识清晰者;自愿配合治疗,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病例:其他肺部疾病者;其他系统及组织严重病变者;对利奈唑胺适宜过敏或禁忌者;孕期及哺乳者;中途退出研究、失访者;存在其他感染性疾病、严重免疫缺陷、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等相关影响疗效疾病者;治疗配合度较差者。

1.2 方法

化疗组实施常规化疗,给患者异烟肼、吡嗪酰胺、卷曲霉素、左氧氟沙星或莫西沙星方案治疗,根据患者实际状况调整用药剂量,持续治疗6-8月后,实施巩固治疗。

联合组实施利奈唑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常规化疗方案与化疗组相同,另给患者静脉滴注利奈唑胺注射液(Fresenius Kabi Norge AS,Norway,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10312,规格:300ml:600mg),600mg/次,2次/d,持续治疗6个月再改为口服利奈唑胺片(Pfizer Pharmaceuticals LLC,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30609,规格:600mg),600mg/次,1次/d。持续治疗6个月。若患者治疗期间出现严重并发症症状,可将用药剂量减半后维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状况、病灶吸收状况、空洞缩小状况。以痰菌培养结核分枝杆菌持续转阴2个月及以上为痰菌转阴;以胸部CT检查显示肺部病灶变小表示吸收;以空洞闭合或空洞缩小量达原病灶50%以上为空洞缩小。

②患者用药不良反应(低血压、头痛、肝功能异常、皮肤瘙痒、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状况。

③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分析患者疾病复发状况,以患者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胸痛、低热等)加重,胸部CT检查病灶扩大,且痰菌阳性[3]。

1.4 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治疗后痰菌转阴状况、病灶吸收状况、空洞缩小状况分析

联合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缩小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痰菌转阴状况、病灶吸收状况、空洞缩小状况分析[n(%)]

2.2 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状况分析

不良反应症状患者实施对症处理或药物减量后症状均获得控制。联合组患者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化疗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分析[n(%)]

2.3 患者疾病复发率分析

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联合组患者中复发3例,化疗组中复发10例。联合组复发率10.0%显著低于化疗组33.3%(χ2=4.812,P=0.028)。

3.讨论

目前肺结核治疗药物较多,抗结核药物类型较多,随着抗结核药物使用逐渐广泛,多重耐药结核病发生率逐渐升高,而多重耐药肺结核患者无标准性用药方案,在化疗方案不合理、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管理不当等因素影响下,多重耐药结核病患者治疗失败率较高,部分患者将发展为广泛耐药肺结核,治疗难度进一步加大,严重时将导致患者肺严重损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在广泛耐药肺结核治疗中主要采取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联合模式,在强化治疗期间实施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用抗结核药物+口服用抗结核药物+强化治疗药物方案治疗,在维持治疗期停止使用静脉用抗结核药物,其余药物维持治疗。

利奈唑胺属于恶唑烷酮类抗生素,该药为细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可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抑制mRNA、核糖体的连接,从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效果。利奈唑胺作用部位和方式较为特殊,因此对于耐药的细菌也可达到抑制效果,其对耐万古霉素的革兰阳性菌感染、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5]。目前利奈唑胺逐渐应用到多重耐药及广泛耐药的结核病治疗,其用药效果和安全性也是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用药时间较长,多需治疗1-2年。本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后痰菌转阴、病灶吸收、空洞缩小发生率93.3%、90.0%、83.3% 均显著高于化疗组70.0%、60.0%、56.7%,说明实施利奈唑胺辅助治疗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也证实了利奈唑胺对于耐药结核杆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且联合组治疗结束后随访12个月复发率10.0%显著低于化疗组33.3%,说明利奈唑胺对于耐药结核杆菌的增殖期和静止期均具有良好的杀伤效果,可有效控制患者病情,减少疾病复发,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治疗经济损失。但利奈唑胺用药时间较长,患者药物累积剂量较大,用药安全性问题也是直接影响患者的依从性及效果的重要因素。根据本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种类较多,且联合组患者贫血或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化疗组,说明患者长期采取大剂量用药时不良反应风险较高,但患者总体症状较轻,通过对症处理或药物减量后症状均获得控制,未出现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的患者。

综上,广泛耐药肺结核实施利奈唑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疗效良好,复发率低,患者不良反应较多,但通过对症处理或药物减量后症状可控,值得运用。

猜你喜欢

抗结核状况肺结核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贵州夏枯草的抗结核化学成分研究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链霉菌CPCC 203702中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与鉴定
主要高危人群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