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交叉连接的硬件设计和应用
2019-08-23张佩然
文/张佩然
1 系统总体架构
光交叉控制系统由5个部分组成,包括系统总控板、背板、光交叉连接板1、光交叉连接板2、Compact PCI接口。如图1所示为系统总体架构图。
在图1中,利用Compact PCI接口建立各个控板之间的通信连接,从而实现光交叉控制。关于网络通信控制,是通过网络和串口连接访问端口,选取TCP/IP协议作为通信协议,数据信息在此协议的控制下得以传输。
2 光交叉连接的硬件设计
本系统采用空间交换型连接方式,在电信号层和光信号层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利用MEMS光开关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驱动光检测器,采集光信号。如图2所示为光交叉连接硬件设计图。
按照如图2所示的硬件线路连接方案布设现场,当系统端口检测到光信号时,此端口将直接传输90%光信号能量,经过光电装换模块处理,最终传输到控制中心。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通过分析光信号功率与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识别线路光电变化情况。本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中含有放大电路,可以将采集到的信号放大,便于用户查看。另外,本系统还支持门限处理,对放大后的信号加以限制,对其采取转换处理,形成离散数字电平信号。通过观察显示器输出电压数值,可以准确判断通过信号。如果输出数值为“3.3V”,则判断有光信号通过。以上为模拟电路输出判断方式,如果使用数字电路加以判断,设置“1”为无光信号通过,“0”为有光信号通过。
实际上,整个系统硬件电路的核心控制器为FPGA芯片,利用此芯片对OXC板进行有效控制,通过编写Verilog语言编写与之功能相匹配的程序,实现光交叉信号采集与传输,为信号分析提供数据支撑。本系统的开发主要支持以下两项功能操控:
2.1 凌镜位置操控
在计算机操控终端输入64比特数据,通过PCI传输至现场控制终端,利用FPGA芯片驱动光开关控制电路,下达凌镜控制命令。“0”代表凌镜下降操控命令;“1”代表凌镜上升操控命令。
2.2 光检测
利用8进8出操控电路,对信号输入与输出加以操控,从而实现光检测。在输入端输入信号,经过放大电路和光检测链路处理,对采集到的光信号加以放大处理,经过PCI芯片传送到总控板,在计算机显示器上得以显示。“1”代表无光;“0”代表有光。
3 系统应用分析
为了探究本系统知否可以准确采集光信号,在信号采集传输过程中是否会发生延迟,导致信号失真,本文将系统硬件电路投入到实际应用当中,选取光交叉信号交换时间为测试指标展开应用分析。
3.1 测试1
在编号为1的输入端口与光源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在编号为1的端口处放置光源,测试结果显示,编号为1的端口有光源,编号为2的端口无光源。此时为电路配置OXC,并创建端口1与端口2之间的通信连接,观察测试结果,编号为2的端口从无光转换到有光状态。
另外,为了测试信号跳变情况,本次测试在OXC板上设置两个开关配置时间,即t1和t2。其中,t1代表端口1接收光开关信号引脚变化时间,t2代表端口2接收光开关信号引脚变化时间,则光开关配置时间为△t=t1-t2。测试结果显示,△t=2.2ms,在可控范围之内,并且两个信号均发生跳变。由此可以判断,本系统可以实现光交叉。
3.2 测试2
通过测试1实验内容的开展,已经验证了系统支持光交叉处理,在其基础上,布设5个凌镜,利用此硬件装置分别控制凌镜状态,通过观察凌镜状态变化时间,从而判断系统硬件电路是否存在延迟情况。
按照图2所示方案图搭建硬件平台,建立端口2与端口4、端口3与端口5、端口6与端口8、端口7与端口9之间的通信连接,下达驱动命令,测试配置时间为△t=2.28ms,观察各个凌镜从静止到下降状态变化的时间几乎相同。因此,本文设计的系统硬件电路不存在延迟情况,满足光交叉配置需求。
图1:系统总体架构图
图2:光交叉连接硬件设计图
4 总结
本文主要对光交叉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连接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系统总体框架结构,利用MEMS光开关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驱动光检测器,实现光信号采集,利用空间交换型连接方式建立电信号层和光信号层之间通信连接,形成光交叉系统硬件电路。应用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不存在延迟情况,可以有效控制光交叉信号,有助于网络交换集成器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