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再思考

2019-08-23沈丽平广东医科大学社科部

教书育人 2019年24期
关键词:互动式思政课思政

沈丽平 (广东医科大学社科部)

一 高校思政课互动教学需要再思考

在中国大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传播先进理论、启迪思想觉悟、明确理想目标、引领价值取向、提升人生境界’的重要使命”。[1]但“毋庸讳言,当前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学生厌学、逃学,部分教师敷衍塞责的现象”。[2]

不少研究者认为,今天思政课课堂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推行“互动教学模式”。在学界以“高校思政课互动”为主题的文章非常多,但问题是“文章的重点都在运用的意义和具体操作层面上,对于互动式教学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特别是互动式教学法的定义,大多点到为止,没有进行任何的论证和说明,更重要的是概念的定义不仅没有说明和论证,而且这种界定将导致行文内部的自相矛盾,还有不能够鲜明地突出互动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区别的问题”。[3]关于互动教学的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

首先,学界关于“互动教学”这一概念的内涵至今未达成普遍共识,这就使得“互动教学”“互动式教学”“互动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方法”这几种说法长期并存,交互使用,导致有关互动教学的讨论经常陷入自说自话的境地。

其次,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互动教学模式”对立起来并不合逻辑,“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立面应该是“非传统教学模式”或者“现代教学模式”,“互动教学模式”也只能与“非互动教学模式”对立。

第三,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互动教学”并未受到学生的普遍认可。一位研究者“在(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相关调查中发现有17.92%的学生不喜欢教师开展的互动,认为没有效果;只有35.85%的学生认为互动的效果好,57.55%的学生却认为互动效果一般。”[4]

因此,对于思政课互动教学问题,我们还需要重新去梳理去认识去思考,而这首先就需要弄清楚“互动教学”究竟是什么。

二 “互动教学”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从语词角度去分析——这是现代哲学常用的分析方法,或许我们能够从中窥探出些许“互动”最原初、最本真,乃至常常被忽略或者不为人知的含义。

1 从语词角度入手分析互动教学

“互动”一词中,“互”是“互相”或“相互”的意思,这表明互动的主语为两方或两方以上;“动”是物体存在的一种状态(与“静”相对),在这里承接“互”,“使……动起来”的意思,其宾语是“互”涵盖的主体,因此“互动”理解为“相互使对方或者他方动起来”,即其中一方(或几方)的行为引发或触发另一方(或另几方)的“动”,而另一方(或另几方)的行为也会引发或触发这一方(或几方)的“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互动:演唱会上明星应观众要求而唱歌,然后观众自发跟随明星一起唱,这是互动;讲座上主讲者的发言激发了听众的兴趣,后者向前者提问,前者予以解答,这也是互动。可以说,“‘互动’通常指的是互为主体的双方借助一定媒介(通常是言语方式)而发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它的内容包括信息、情感、态度等”[5]。《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这样解释“互动”:“动词,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对于互动教学,这里用下图来说明。

平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提问,然后学生回答,教师再予以评价……师生在教学中就这样互相推动、互相影响了。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当然同时也促使教师在课前做更充分的准备。这是最常见的互动教学,它依托于师生间言语上的互动。

其实,课堂上也有非言语的互动:教师的授课很精彩,学生全神贯注,有时通过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方式对教师的观点表示认同或质疑,学生的专注激发了教师更投入的讲解。这里没有师生言语上的问答,也没有学生讨论,这算不算互动教学呢?从前面我们对“互动”的分析来看,这是互动教学,因为双方“互相作用”也“互相影响”了。但这样的教学一般会被归于“传统教学模式”。事实上,不少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如易中天、阎崇年、葛剑雄等人在百家讲坛上,把课讲的风生水起,酣畅淋漓,学生如沐春风,醍醐灌顶。我们当然也需要这样的课堂。

所以,我们不能将传统教学模式与互动教学模式对立起来。“当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实际上起源于社会性互动,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互动,课堂教学其实就是师生主体间的社会性互动过程”。[6]

当然,如果一定要用“互动”这个词来对教学活动进行规定,我们可否采用“言语互动”和“非言语互动”进行区分?毕竟“教师的非言语行为在课堂上是一种极为微妙的沟通师生感情、加强师生联系的工具,从而影响着师生互动。”[7]

综上所述,我们不能因为课堂上有无言语互动而将“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立起来,二者的对立是约定俗成的。鉴于此,在相当范围内,互动教学、互动式教学、互动教学模式这些说法我们还将继续沿用。

2 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渐发现自己培养的学生在创造力、表达与沟通能力等方面都有所欠缺,所以要改进中国的课堂,就要推行“互动教学模式”;于是,以往的教学手段被笼统地归于“传统教学模式”。现在学界有这样的倾向:互动教学模式好,传统教学模式不好;凡是不好的教学手段都归为传统教学模式,好的教学手段都归为互动教学模式。但问题是,互动教学模式如何能与传统教学模式对立?

如果说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立,那么二者“最本质性的区别是教育指导思想……传统教学指导思想的根本问题在于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互动式教学法的指导思想内核就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两者的本质性区别就是是否强调‘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8]相对于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自主性、课堂的开放性,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任务就是要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能够体现教学效果的就是学生考试的“分数”。因此,“法国教育家在评价中国留学生时说道:中国留学生在考试方面没有问题,但社会交往能力很差”。[9]

而互动教学模式则不同,它在理念上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教学内容上的开放性。欧美国家的课堂普遍采用互动教学模式,课堂比较开放,学生对课堂参与度高,他们大多乐于且善于表达,相对而言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较有利。

不过,单就教学的针对性、知识传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知识传授的效率而言,传统教学模式也有其独到之处,比如培养的学生善于考试——而这恰恰是今天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最主要形式。

3 互动教学并不适合今天大陆高校的思政课

在互动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在互动的平台上,自主能动地互换交流、衍生创造出新的知识、信息。”[10]因此“互动式教学并不适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原因很简单:‘思政’课的‘知识’是刚性的,其基本观点已经通过专家学者与高层领导深思熟虑,层层把关,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在课堂互动中重新‘建构’”[11]。搞互动教学,会让思政课课堂面临难以应对的不确定性。

所以,在当前思政课教育理念和教育体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想要通过改变思政课的授课模式来让思政课受欢迎,这是不大可能实现的。

三 高校大学生普遍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

今天高校思政课普遍受到冷遇,更多是课程本身的问题,而非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失去生命力。

1 自媒体时代大陆高校思政课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世界的认知要求

“‘思政’课所有课程的唯一目的,即是通过教学增强青年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道路与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信心。”[12]这就容易导致大陆高校思政课理论建设的滞后,使其很难获得大学生的认同。

一是今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难点,主要在于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的差距较大”,[13]“共产主义”“帝国主义”“剥削阶级”这样一些概念离现实太过遥远。

二是思政课内容取舍不够客观,比如有美化苏联、丑化西方的倾向。

三是思政课很多内容逻辑上不够清晰,比如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加深了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那我们该如何解释今天世界各国努力吸引外资,中国对外大量投资呢?

与以往不同,在当今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新闻传播的主体,思想自由度大大增加;而且大学生这个群体富有激情,善于思考,他们当中不少人对思政课采取“以脚投票”的方式也就不足为奇了。

2 当前思政课教师改善教学效果的难度很大

首先,思政课需要做意识形态的宣讲,这就影响了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态度。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学术无禁区,课堂有纪律”,这就表明了课堂与学术是有距离的。于是,思政课教师普遍更愿意搞科研。

其次,在大陆高校,教学督导组掌握着思政课课堂评价的话语权,学生的看法并不重要。笔者所在的学校就出现了医科背景的督导员质疑“蒋介石怎么可能到苏联访问”的笑话。在这种情况下,思政课教师第一要务当然要保持政治上的正确,于是学生的诉求被忽略。

第三,一些思政课教师知识储备不足影响到思政课的授课质量。高校思政课教学队伍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来源于行政人员,并非思政相关专业出身,这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第四,部分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不足。高超的授课技巧能够极大地增强课堂的魅力。然而,不少思政课教师并非师范出身,而且相当多的思政课教师过于关注科研而忽视教学能力的提高,思政课教授讲不好一堂思政课的情况时有出现。

3 当前大陆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学习上压力较小

在中国当下市场经济体制下,多数用人单位更看重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思政课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重要(对大多数人而言及格就好)。

另外,思政课教师一般不会难为学生,开卷考试,或者不搞考试搞考查,乃至放宽考核标准的情况很常见,这就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学习思政课的压力。反观考研学生,他们就必须埋头苦学思政课。

四 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路径

首先,思政课需要及时补充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满足大学生对历史对现实对社会对政治的认知需求。在大的方向把控好的情况下,对于一些思政课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上的探讨,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给予一定的空间。

其次,思政课教师队伍需要逐步走向专业化和专职化。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并非思政相关专业出身;一些高校习惯安排非思政专业背景的行政干部给学生讲思政课,还有部分高校领导开学初要上“思政第一课”,这其实是在否定思政课的专业性、专职性和严肃性。

第三,要改变当前思政课教师不太注重教学的现状。大陆高校一方面应该将思政课教学评价的一部分权力赋予学生,另一方面要将思政课教学质量与教师职称、收入及荣誉挂钩。

第四,真正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要求。比如参观市政职能部门、企业和博物馆,或者做社会调查,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思政课空洞,才更有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站出来履行自己的职责,而不是让思政课实践教学陷入纸上谈兵,甚至曲高和寡的境地。

第五,高校要想方设法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授课水平。一些思政课教师学富五车,科研能力非常强,但是课堂并不受学生欢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授课水平不够高。标准的普通话,风趣幽默的表达,流畅的讲课思路,制作精良的PPT,新奇漂亮的图片,用心剪辑的视频,这些都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

猜你喜欢

互动式思政课思政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初中美术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应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