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寓教于乐的好相声

2019-08-22李翔

卷宗 2019年19期
关键词:文艺工作者文艺责任

李翔

摘 要:说寓教于乐的好相声是新时代相声作者和相声演员所肩负的责任,也是净化社会主义文艺市场的根本需要。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要走进百姓的生活,与人民同呼吸,潜心创作出立得住、叫得响、传的开、留得下的相声原创作品,来回馈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关键词:曲艺;相声

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是通过演员在舞台上表演,能给观众达到愉悦和快乐,这是相声的本质属性。然而,相声不仅仅是引人发笑,逗人一乐,她还有帮助观(听)众了解社会生活和开阔眼界、丰富知识的功能。可是,当下相声从业者始终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以为相声只要把大家说笑了就达到目的了,其实这是对相声功能的狭隘的理解,也是降低了相声的主体价值和文化定位。

纵观现在的有些相声尤其是相声作者在创作表演过程中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所表现的作品空洞乏味,他们忘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这个源泉,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必将成为无根的浮萍、无魂的躯壳。相声创作和表演都是同样道理,离开了人民,离开了生活,离开了她本有的讽刺功能,那也就等同于与观众渐行渐远,最终将彻底没有观众。

一个好的完整的相声作品,必须是反映作者或表演者一种世界观,一种思想境界和对生活对社会的态度。那种轻描淡写,隔靴搔痒,脱离现实生活,淡化了相声讽刺作用的作品,一味地为了博人一笑的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来加强和发挥相声本应该有的社会认知功能。文艺作品要对社会发挥教育作用。相声作为文艺的一部分,同样发挥着教育启迪人的作用。文艺作品无论有意无意,都应该反映出创作者和表演者的思想境界,也就是说,艺术创作者本身来说,他总有一种世界观,世界观必然出现一种倾向,是爱是憎,是理性还是感性,是冲突矛盾出现不可调和,还是理性与和谐的统一。

相声是一种表演的艺术形式,演员在台上所表演的内容,无论是健康的还是庸俗的,是时尚的还是通俗的,是真善美还是假丑恶,观众都要被动的接受。而作为演员必须要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文化修养,要常怀感恩之心,要常有自省自律之意,因为你所向观众表达的思想理念、你所发出的信息,是不是正面的,健康向上的,正确有益的,这是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以及所有创作者以及表演者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它同时也是约束我们作为传播文化艺术的从业者的一个道德底线。在我们创作和表演的作品里,作为受众不管他接受与否,都将会对其影响深远,这种影响是悄无声息的,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更有甚者将会影响受众的一生,也就是在他们的脑海里深深烙上印记的,是他们的所闻所见,因此他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会将随之而改变。

因为相声是人们比较喜欢欣赏的一种艺术,尤其是一些年轻人更是痴迷这种能给人带来愉悦快乐的表演形式,这些年轻人,正处于身心的成长期,也是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行的成形期,此时他们接受的是健康的、有益向上的艺术,他们所汲取的就是营养,反之,他们接受的是低俗庸俗的甚至腐蚀人灵魂的东西,那就是毒瘤,严重者将一辈子受害。故人们把“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常常赠与文艺工作者,这是美誉更是一种寄托。

德艺双馨是对文艺工作者的根本要求,相声演员也是一样,未曾学艺先学会做人,要担负起社会的责任,要学会自尊、自爱和自律 。相声大师张寿臣在国家危难时刻,面对日本侵略者残暴罪行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他嫉恶如仇,创作出极具讽刺意味的相声,让当时的民众听后大快人心,深受鼓舞,充分展现了一个艺人的爱国情怀。常宝堃、常宝霖在日军占领天津时期,面对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冒着生命危险,创作演出的相声充满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嘲讽,抒发着自己的爱国热情,这些被称为大师的艺术家,在他们身上不光看到他们高超的艺术水平,更能体现出他们对国家的爱和放大的高贵的品格。

在新中国成立后,同样有许多曲艺工作者在创作上紧跟时代步伐,他们的作品针砭时弊、讽刺社会的不良现象,他们的作品一经问世,深深地与当时的老百姓产生了共鸣,像何迟的相声《买猴儿》、《统一病》、《开会迷》,还有后期的王鸣录的相声《不正之风》、《难念的经》等,正因为他们的作品与大众同频共振,说出了人们的心声,才会博得观众的喝彩,深受欢迎。

这些作者和演员,他们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历史时期,让大家喜欢的相声作品所反映出的内容是与时俱进的,他们既是艺术作品,也是人民群众的传声筒、代言人,他们所说的故事和人物往往仿佛就发生在人们的左邻右舍,既摸得着也看得见。这就是好相声,这相声才有生命力。反之,那些一味逗人发笑,逗人一乐的纯娱乐,有的甚至拿生理缺陷和脏话来博得观众的一时生理需求,它只能的短命的,也可能的没有生命的。

在旧中国那些有血性的相声艺人都懂得艺术的警醒与“教化”功能,许多作品里面都把明喻、暗讽发挥到极致,他们深知自己职业的社会责任。现如今的文艺工作者,他们有些人,不是没有觉悟就是流连于纷繁复杂的社会之中,以利益当先,利欲熏心,只求短平快,而不顾作品的现实意义,脱离大众,脱离生活,有是更是不愿提到文艺的教育作用。这就是与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大相径庭。我们赞赏那些有着较高声誉的艺术大家,他们之所以受到众人的推崇,他们受到众人的尊重,那是因为他们把做人和作艺紧紧的联系在一起了,他们始终把观众当做衣食父母,他们担负起社会的责任,把创作最优秀的好作品呈现给大家,这就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相声是文艺中的一种,她带给观众的是愉悦和幽默风趣,它有娱乐的功能,但她是寓教于乐,乐在其中。相声的作者和表演者是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担当,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她是通过抒发情感和对社会的认知,对社会的某些现象的正确剖析,这些由衷的表达,有赞美的、有歌颂的、有讽刺的、有鞭挞的。他们将这些原本社會上、生活中的现象和矛盾,用艺术的手法,更以相声的独有方式,或调侃或以“帅、卖、怪、坏”,这统称是说、学、逗、唱的方式来跟观众表达出来。这是一种感情的交流,它是理性的,而使用的手段是感性的,

这种与观众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流是真诚的,可信奈的,这样它才会与观众产生共鸣,观众又会在欣赏的过程中得到愉悦和满足,从而才有发自肺腑的爽朗笑声,在作品里品味到了对与错,真与假,什么是要摒弃的,什么是要高扬的,到此,这个作品这个表演的演员就是成功的。但是要想做到这些,不是一蹴而就更不是一晚上功夫就能完成的。每一个相声从业者都应该做反对低俗、媚俗和庸俗的积极倡导者,提倡创作、演出有血有肉有味道、有主题、有故事、有情节、有人物,鲜活的相声作品。寓教于乐,绝不是说教,更不是所谓的政治,她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传播器,是引导大众文明欣赏、快乐生活的兴奋剂,时代需要这样的相声,人民离不开这样的相声。相声大师侯宝林曾经说过:“我们是文艺工作者,也教员,更是宣传员。”

相声到今天,一代代从业者为之努力、奋斗,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要得到观众的认可。观众认可与观众一乐不可同日而语,那些东拼西凑的“包袱”,那些“你爸爸、我儿子”的“伦理哏”可能会博得一时的笑声,但绝不可能让观众认可,这些作品的出现,一定与作者和演员的无知和错误的认知有关,他们认为只要观众笑了这个目的就达到了,这是没有社会责任的表现,更谈不上是位合格人民文艺工作者。

说寓教于乐的好相声是新时代相声作者和相声演员所肩负的责任,也是净化社会主义文艺市场的根本需要。要戒浮躁,淡名利,怀着满腔的热情,带着深厚的感情,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激情,创作出立得住、叫得响、传的开、留得下的相声原创作品,来回馈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猜你喜欢

文艺工作者文艺责任
1942,文艺之春
使命在心 责任在肩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习近平给文艺工作者提出4 点希望
广东省作协主席蒋述卓为湛江文艺工作者“开课”
文艺工作者要做灵魂工程师
期望嘱托责任
忠诚 责任 关爱 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