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部编本教材中杜甫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

2019-08-22文世业

卷宗 2019年21期
关键词:部编本爱国主义教育杜甫

文世业

摘 要:爱国主义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杜甫现存诗歌1400多首,诗歌体裁广泛,其中表现其爱国情怀的诗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诗歌的选文分析,探索杜甫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并针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杜甫诗歌的特点给出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杜甫;部编本;初中语文

从古至今,爱国都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它是我们拥有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团结的凝固剂,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在我国中小学乃至大学的各个阶段。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新的教材和教学理念的出现,传统文化选文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也有所增加。杜甫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一生的遭遇是曲折的,经历了仕途上的坎坷后又遇上改变国家命运的安史之乱。然而国家不幸诗家幸,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有一半以上的内容都渗透着爱国情怀。本文就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杜甫的诗歌为例,探究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并给出部编本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策略。

1 部编本教材中杜甫诗歌的选文编排

部编本自2016年推广使用到2019年,七年级到九年级整个初等教育学段已全面使用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纵观部编本初中语文的六本教材,不难发现古代诗歌占重要组成部分,杜甫诗歌更是灿若繁星。在六本教材的选文中,共有五首杜甫的诗歌,其中分七年级、八年级的上下册和九年级上册课文中各选入一首。《江南逢李龟年》和《月夜忆舍弟》分别被编排在七年级上册和九年级上册中第三单元的“课外古诗词诵读”部分,这一部分主要要求学生自己诵读诗歌,通过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能自己把握诗歌语言、主题和思想。而《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作为主体课文,分别被编排在七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和八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部编本教材中選入的这五首杜诗,从时间上看,除了《望岳》作于作者青年时期,其余四首都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大多也体现在安史之乱以后所作的诗歌中。

2 爱国主义精神在杜甫诗歌中的反映

1)入仕报国的抱负。杜甫出生于官宦世家,在其早期的诗歌创作(安史之乱未爆发前),其诗歌的创作风格,同样也较多的关注在山水田园、拜访送别以及歌舞宴乐等题材上,表达了对盛世太平的歌颂与赞美,诗风充满激情与浪漫。《望岳》就以慷慨激昂的笔调描写了泰山的雄伟壮丽,这首诗虽用大量篇幅写景,但杜甫并诗的最后写下的豪言壮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方面表达了自己勇攀高峰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抒发自己的伟大抱负。杜甫从小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便是他的抱负和追求。即使后来仕途不顺,也想为国分忧。

2)忧国忧民的意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杜甫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创作的。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取的两篇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和《月夜忆舍弟》就是创作于安史之乱下。这两首诗歌都反映出安史之乱给杜甫带来的不良心境,也从侧面反映出杜甫对国家动乱深深的无奈与忧愁。在动乱发生后期,杜甫的诗风发生了巨大改变,诗歌的创作更加关注战乱,直击时弊。杜甫用诗歌记录了战乱中叛军的蛮横掠夺抢杀行为,又无奈的痛恨统治阶层的无能,他用充满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表达了对人们遭遇战乱饱受摧残的深感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危急存亡的深深忧虑。部编本语文教材中的《春望》就是此时杜甫爱国主义精神作直接的反应。《春望》的开头“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高度概括了被叛乱摧残后长安城一片凋敝的景象,都城被占领,昔日的山河如往常般存在,但江山易主,国家破碎,春天的到来,城中本是一派生机的景象,而看到的却是满目凄怆。全篇围绕“望”字展开,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以景衬情,表达了杜甫对国家破裂的极度忧思。在《春望》中,杜甫描绘了政局动乱、国家凋敝、烽火连连、书信不达等生动的场景,从侧面衬托出了由于时事动乱,人们背井离乡,离别亲人,团聚不得的复杂情感,诗歌中无不显露着杜甫的忧国忧民的情感,这更是他爱国主义精神的显露。即便杜甫没有能力改变国家和百姓的命运,到了晚年,他依然心系国家,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由自己的遭遇联想到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多方灾难,在诗歌的最后杜甫直抒胸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人民的美好祝愿。从这首诗中不难发现杜甫即使身处惨境,也并没有失去对国家和对人民的担忧,这也他能成为我国爱国主义诗人杰出代表的重要原因。

3 杜甫诗歌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策略

语文是一门集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的综合性学习课程,语文教材中所选作品对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价值观是影响深远的。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1]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杜甫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就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部编本中的显现,那么如何利用部编本教材中的杜甫诗歌更好地进行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

1)反复吟咏,把握主题。从古至今就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学习方法,可以看出吟咏是诗歌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杜甫的诗歌大都韵律整齐,读来朗朗上口,在学习杜诗时,学生可以自由诵读,通过反复的吟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杜诗中深沉厚重的爱国情怀。部编本中选取的五首杜诗在文本理解上难度适中,普遍初中生在吟咏多遍后,都能读出杜甫诗歌的主旋律,感受诗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2)知人论世,体味情感。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大多基于所见所闻。早年,杜甫满怀抱负到长安城谋求官职,尽管仕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只求得了京兆府的一个八品官衔,但起码也能参与政场,述怀抱负。在长安拜官后,获皇上批假恩准,杜甫便动身返家看望妻儿,不幸的是,在省亲的路上,安史之乱爆发了。杜甫谋求官职之路本是艰辛,好不容易等拜官成功,却迎来了使唐朝走向没落的安史之乱,尽管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身心俱疲,日夜思忧,但也正因为是安史之乱带来的灾害,使杜甫的乱离诗永垂不朽,奠定了其“诗圣”的地位。[3]后来,杜甫就开始了琉璃漂泊的生活,其反映爱国精神的诗歌也大多在此期间创作。在学习杜甫诗歌时必定要结合杜甫的生平才能真真切切的体会到他的爱国情怀的伟大。

3)课外活动,拓展阅读。初中生的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有许多课余时间,除了可以推荐学生有关杜甫的书籍外,还可以在校园里举办以杜甫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的主题班会或课外活动。让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通过多方面的积累和拓展,对杜甫诗歌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有更为有效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是书本的阅读还是课外活动的拓展,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方式中感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这些活动中中学生不断受到熏陶和感染,爱国主义在学生心中也越发深刻。

爱国主义精神是杜甫诗歌的灵魂,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藏。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杜甫诗歌是进行中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题材。我们要利用好课文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具备爱国主义精神,才能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为祖国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

[3]胡可先.杜甫与安史之乱[J].杜甫研究学刊,2003(02):2-3.

猜你喜欢

部编本爱国主义教育杜甫
妙笔生花,写出传统节日的味道来——“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下习作3作文指导
杜甫改诗
杜甫与五柳鱼
“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处理初探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杜甫的维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