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动物防疫队伍的现状与建议
2019-08-21赖红平
赖红平
摘 要 动物防疫工作因部分领导对政绩的追求而被基层政府有所忽视,但民以食为天,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动物防疫工作。文章从基层兽医体制不健全、基层防疫队伍不稳定、群众对动物防疫认识不全等几方面剖析防疫工作不扎实可能引发重大动物疫病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基层兽医;动物防疫;队伍建设
動物防疫工作是畜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保证广大市民吃上安全、放心食品的前提保障之一。但是近些年来基层政府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增长点,往往对动物防疫工作不太重视,造成现在农村动物防疫队伍不稳定,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将会造成防疫工作的措手不及和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
1 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兽医体制不健全
以前基层兽医站属于区级农业主管部门直管,兽医编制及人员相对独立,基层兽医工作人员可以专心致力于畜牧兽医工作。后来基层兽医站合并到基层政府,基层政府的官员对畜牧兽医事业不尽了解,对其工作也不太支持,还安排兽医工作人员从事其他与畜牧兽医无关的工作,造成兽医工作人员的流失。更有甚者将以前兽医编制人数减少到无法胜任工作量的程度,剩下的兽医工作人员就只有把有考核任务的工作做了,平时不考核的工作只有不做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做。
1.2 基层防疫人员队伍不稳定
1.2.1 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发展,现在留守农村的人员多为老弱病残,故从事最前沿的防疫工作人员大多也都是从事此项工作多年的老防疫员,年龄结构严重老化,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低。我地11名防疫员,有3名是70岁以上,且文化程度仅为小学;60岁以上的防疫员7名,高中文化仅2名,其余为初中文化;只有一名是50岁以下,但也只有初中文化。
1.2.2 防疫经费不足。我地基层的防疫员平时没有防疫工作时是没有防疫报酬的,只有到了春秋集中防疫或其他紧急防疫时才会得到误工补助。防疫员的工作积极性低,工作常常走过场,达不到有效的防疫密度和质量。
1.2.3 防疫员专业技术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前面已提到防疫员年龄老化,所有防疫人员也只是经过简单的培训就上岗,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参差不齐。部分防疫员因技术有限,从事防疫工作时操作失误,计量不准,消毒不彻底,漏防现象等时有发生。这些都会给动物疫病的发生留下严重的隐患。
1.3 部分群众对动物防疫认识不全。
国家对动物强制免疫的种类只有几种,而动物的疫病是多种多样的。群众不能分辩普通病和传染病的区别,一旦群众的动物注射过疫苗后还是要发病他就认为是打防疫针没有用,对强制免疫产生怀疑甚至抵触,而后加大了强制免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当然这也是基层政府宣传工作做得不扎实的表现。
2 鉴于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2.1 健全基层兽医体制
基层兽医站人事可由基层政府管理,但业务工作仍应该接受上级职能部门直接管理,明确业务职能部门和基层单位的权、责、利,有效监督和考核基层单位的工作。基层政府在编制上不应压缩兽医站的编制,有空编时应该招聘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人才,才能有效地保障畜牧兽医工作的顺利开展,杜绝外行领导内行,出现瞎指挥现象。
2.2 加大基层防疫经费投入
动物防疫工作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一旦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特别是人畜共患病,不但养殖农户会遭受巨大的损失,更会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建议从区县级政府开始加大对动物防疫工作的经费投入,有效保障基层动物防疫人员的利益,将他们的工作补贴纳入区级财政经费预算,调动年轻人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把防疫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来干。
2.3 加强基层防疫队伍的建设和管理
要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必须要提高防疫人员的业务水平。建议兽医主管的职能部门组织对防疫员进行每年1-2次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综合业务水平。既要让他们熟悉《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更要让他们熟练掌握疫苗的保管、使用,疫苗注射后应激反应的科学救治、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的程序和方法等。另外要做好基层防疫人员的选拔任用工作,要选用那些责任心强、有文化、有担当的相对年轻的乡村兽医担任防疫人员,并根据工作量配备专业防疫人员,这样可以使用有限的防疫经费来提高专业防疫人员的劳资待遇。
2.4 加大动物防疫知识的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要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举办科学养殖技术专题班,提高广大群众配合动物防疫的自觉性,让群众了解国家对动物的哪些疫病实行的强制免疫,使他们树立“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观念,以减小防疫工作中的阻力,有效降低防疫工作的难度,确保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娜,朱广民. 基层动物防疫现状剖析[N].北京: 中国畜牧兽医报.2015(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