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高职院校资源优势的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2019-08-21刘太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3期

刘太峰

摘要:以“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思想为指导,以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定点帮扶吉林省双辽市合心村为例,在精准分析区域致贫因素以及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优势资源的基础上,探索高职院校精准扶贫的途径,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贡献一己之力,并为其他高职院校顺利完成脱贫攻坚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推动脱贫攻坚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职院校;精准扶贫、途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3-0229-02

现阶段,落实好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各项决策部署,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目标顺利实现。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省属一级的高等学校按照各省的规划参加当地的对口扶贫工作。[1]

吉林省是我国贫困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之一,扶贫任务较重,2018年,全省将要推动4个国贫县摘帽、539个贫困村退出、10.2万贫困人口脱贫。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作为省属骨干高职院校,肩负着吉林省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责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精神,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实施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的方案》,方案中确定双辽市合心村为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于2016年1月,派出扶贫工作组进驻双辽市合心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在精准帮扶过程中,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因地制宜,深入分析区域经济特色,查找致贫原因等问题,坚持以“党建引领、党员带头、技术脱贫、项目兜底”为指导,在深入分析学院自身资源优势、专业特色的基础上,探索学院基于自身资源优势的精准扶贫新思路、新方法,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 扶贫点区域致贫原因及实际情况分析

(一)自然环境恶劣,贫困户贫困程度较深

合心村位于吉林省西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相邻,属于三省交界地带,地理位置偏僻,以沙土地、清碱地为主,草原面积较多,林地面积较少,耕地多以清碱地为主,土层较浅,保水、保肥能力差,多以种植玉米、杂粮为主。农业基础设施落后,没有配套抗旱机井,土地产量低且抵御行情等自然灾害能力弱。养殖业主要以养牛、养羊为主,但都没有达到规模化、科学化饲养,基本属于落后传统养殖,总体而言,贫困户贫困程度较深。[2]

(二)贫困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思想意识落后

在贫困户调查走访中发现,该地区贫困户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主要集中在小学程度;另外,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导致贫困户与外界交流渠道减少,生产经营理念严重落后,耕地单位产出率低下,传统养殖业不能和市场有效接轨,外出务工人员缺乏劳动技能,劳务输出人员逐年减少,贫困人群贫困程度有逐年加深的迹象。

(三)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产业结构严重失衡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在农业种植方面,几乎所有耕地都以种植玉米为主,其他经济类作物种植面积不足1%,加上土地沙化和清碱地的因素,玉米产量低,导致该地区种植收入严重减少。在产业结构方面,该地区除2个农机合作社以外,无其他产业运营,贫困户、村集体无其他额外收入来源。

此次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定点扶贫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传统农业,农业增加值主要来源于农牧业。[3]农业种植结构单一,产业化水平低,主要依靠近乎原始、粗放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生产经营方式落后,无法为贫困户提供稳定、较高的收入。其主要原因在于该地区资源环境比较恶劣,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当地群众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经济收入的能力不足[4]。

二、基于高职院校资源优势的精准扶贫路径探索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在精准分析区域致贫因素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结合自身特点,明确脱贫主体及任务,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推動该地区精准脱贫工作有效进行。

(一) 发挥教育优势,首先对村内党员队伍进行先进性教育活动,使之成为脱贫攻坚过程中的旗帜和战斗堡垒。

脱贫工作需要带头人和引路人,村党员应担当好带头人的角色。因此,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村党员队伍对全村精准脱贫工作尤为重要。首先,加强村党支部建设,2016年4月开始,我带领村支部成员每星期最少学习一次“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每月最少召开一次全村党员大会,开展学习,强化党员学习意识,思想上要跟上党中央步伐;其次,依托学院党委的组织能力,开展“抓党建、促扶贫”系列专题活动,2017年9月,组织全村党员到四平战役纪念馆参观,到四平烈士陵园重温入党誓词,开展红色教育主题活动,让广大村党员不忘初心,强化带头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开展支部对接活动,合心村党支部与学院“管理分院直属党支部、生物工程分院直属党支部”开展支部对接活动,加强村党支部对扶贫项目、贫困户的帮扶能力培养,以上主题活动不仅激发了村党员的思想,同时也提高了村党员精准扶贫的能力。

(二)发挥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优势,在村内开展科技培训

对全村贫困户逐户建立扶贫档案,逐户与包保干部共同量身制定脱贫方案。发挥学校专业技术优势,在冬春季节到村为广大贫困户开展专项技术培训,调整种植业结构,加强外出打工人员技术能力培养。

2016年11月中旬,吉林工程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到合心村开展外出务工职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务工地点简介、劳务合同等,培训16学时,合心村参加261人,其中贫困人口参加107人。2017年3月中旬,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专家到合心村开展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培训,培训内容:玉米、杂粮的耕种条件及注意事项,培训20学时,合心村参加372人,其中贫困人口参加137人。2017年9月中旬,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畜禽养殖专家到合心村开展畜禽养殖技术培训,培训内容:牛、羊常见病的防控、饲料配比,培训16学时,合心村参加95人,其中贫困人口参加56人。

(三)发挥高职院校专业优势,促进产业项目建设

发挥学院畜牧兽医专业特色,依托地方优势,毗邻东北最大的畜禽交易市场,解读相关政策,积极协调产业项目,落实资金,2016年10月开始建设新型环保畜禽养殖场“合心村众富养殖场”+“有机肥加工厂”,本单位出资69万元,2017年9月通过验收,2017年11月开始竞价招租,2017年12月对外营业,整体年收益10万元。

发挥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优势,在合心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广庭院杂粮的种植,建立“众富合心村”庭院杂粮种植品牌,发挥电子商务专业优势,从包装设计到市场运营,由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全程跟踪指导,可以稳定增加贫困户收益。

此外,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在扶贫工作中结合自身优势,在扶贫点增加图书资源,开设村级图书室;开展亮化、净化道路工程,协调资金完成村内水泥路面全部硬化;捐赠办公设备,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经过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不懈努力和精准帮扶,合心村2017年末已经实现整村脱贫“摘帽”。

三、结束语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下一步将全面落实精准脱贫方略,立足合心村实际,以脱贫攻坚战略为基础,以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为核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优化生态环境为目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集中攻坚,探索出一条特色的脱贫路径。

参考文献:

[1]曾赣斌.新形势下高校对口扶贫新模式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5.

[2]张亮.河北省贫困区域状况及扶贫开发战略分析—如何实现河北扶贫攻坚的突破[J].保定学院学报.2014.(1):37-40.

[3]晓阳.吉林省集中连片特困区农民困难研究.

[4]刘娟.我国农村贫困的新特征与扶贫机制创新[J].探索.2008,(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