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漫看高校人才培养
2019-08-21邹晓帆
邹晓帆
【摘 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动画是十分具有中国特点的,辨识度很高。但是体现中国风的并非是水墨、皮影、剪纸,而是人物的眼睛形状具有“丹凤眼”,颜色设置多有中国国画式的配色,人物设置让人一眼感觉的出“中国制造”。动画中体现了不仅仅是文化特色,还有国人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国漫;高校;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168-01
中国动画产业在当代已经开始回暖,涌现出了许多的优秀动画,让动画学子看到了行业的闪光点,但是在动画播放过程中,风格过于偏向日漫,比如“十万个冷笑话”甚至于有的去掉配音会被误认为是日本作品,这个是一个国漫需要为之努力改变的地方。部分原因跟动画人才培养模式有一定的关系。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动画是十分具有中国特点的,辨识度很高。但是体现中国风的并非是水墨、皮影、剪纸,而是人物的眼睛形状具有“丹凤眼”,颜色设置多有中国国画式的配色,人物设置让人一眼感觉的出“中国制造”。从《三个和尚》到《九色鹿》,再到《舒克和贝塔》,动画中体现了不仅仅是文化特色,还有国人的文化底蕴。然而在后来的十几年里,出现的大部分是《喜洋洋》《熊出没》《汽车人总动员》这种风格并不强,情节设定简单,画面单调趣味性较差的动画影片。
一、动画人才对国风展现较少的原因
我国高校仍沿用早期的课程教学模式,大多数市面上能看到的教材还是采用迪士尼和宫崎骏的手稿作为指导,并让学生进行临摹,从一定程度上,会束缚住学生对动画的创造和理解。课堂中临摹类课程相对于创造类课程比较设置更多,也一定程度的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动画作为一种艺术,想要呈现中国风格,必须以强大的民族文化为知识背景。只有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观众文化心理,才能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与形象,使角色生动化、民族化、立体化、才能使观众感受到民族特色,所以现在动画学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较少也是至关重要的原因。中国动画并不缺乏技术,我们缺乏的是对中华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民生活的情感表达。学生在生活中缺少对生活、对周边人与事物的观察与感悟。
二、当代动画学生培养特色
各高校对动画的培养仍采用临摹迪士尼和日本手稿的方式,无论是分镜头的绘制,人物造型设计,还是场景设计,都没有针对我国文化特色进行研究,客观上讲,学生对本国文化的了解也较少,并没有相关课程可以让学生深入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虽然老师在教学上有意想让学生往中国风发展绘画,但是因为相关知识的匮乏,对文化的本质缺少理解,所以最终呈现的作品效果也是差强人意。仅用几个中国元素想要讨巧,用汉服、旗袍、中国红就想表达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我们应创作更具创造性、民族化的表现手法吸引观众的注意,并以深层次主题,凸显传统文化内核,润物无声地传递当代主流价值观。
三、如何解决动画中国风的延续问题
(一)什么才叫中国国风。其实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十分常见的,比如《草原英雄小姐妹》等,无论是从人物侧面还是眉眼,还是神态表情与手部动作都极具中国特色,并非是特意强调的中国元素这个概念。《功夫熊猫》是一部非常具有中国元素的动画片,但并非是中国风,首先我们要把概念搞清楚。日本动画具有日本风格,美国动画具有美国风格,虽然大量运用了其他国家的元素,但还是可以一眼看出这部动画来自哪个地区。逻辑思维、深套动作以及文化才是我们真正要去体现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地方。
(二)如何解决国风动漫人才培养问题。在动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启发学生思考,共选题、构图人物造型设计都应该更具有我国文化特色,多引导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进行思考、学习,真正让思想中融入中国宽厚、踏实的理念。多引导学生观看传统文化相关演绎,从内容中感受中国文化,多听,多看、多总结。培养好的创意思维。做动画的人往往对文化的研究较少,应该在这方面增设课程。
好的教育模式和体系决定了人才培养,在這个应用型人才紧缺的年代,我们应该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国产动画的思考和方向,观众对国产动画有情怀,比如动画《秦时明月》,受到了很多漫画粉丝的好评。首先是秦时明月的世界格局,秦时讲的是天下的故事,文化涉及到诸子百家。再一个是人物,大多数都是完整的而非片面化。每个人物设定有自己坚持的义理。场景设定的确美,并且中国风浓郁。第二部结尾群山变成水墨画的让观众着实眼前一亮。虽然技术一直在进步,但是情节设定一直不忘初心。
我们应学习优秀国漫的培养方式,对优秀国漫的思维方式,设计模式进行研究,通过改变学生对中国风的理解,来为优秀的创作做一个很好的铺垫,我相信,高校正在为优秀动画人才培养做着自己的努力,我们国家的动画会越来越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动画"中国风"亟须我们从民族动画原点出发,从选题、构写、创意、设计、制作等方面展现出我们中国民族内在的艺术面貌与品质,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方天云.国产动画的中国风[J].大众文艺,2013,(2):124-125.
[2]崔可.浅析当今国产动画的“中国风”[J].美术大观, 2013,(12):124.